還記得紅螞蟻之前提到的昭南神社遺址嗎?兩名少年爲尋找這個傳說中的秘境而在麥裏芝蓄水池森林內“神隱”數小時。
你可曾想過,新加坡的另一隅也有一片茂密綠林,而且還是本地面積第二大的“次森林”。
(爲大家科普一下,“次生林”是原始森林植被遭到山火、蟲災、或人爲破壞後,經過若幹年後再度自然複育而成的新森林植被與生態系統,具備未被破壞前的森林規模。)
清晨,一縷陽光灑在綠意郁蔥的植被上,配上袅袅白霧,散發著清涼剔透的空氣,宛如置身在仙境中。
這座未開發的自然雨林,就是位于新加坡西部的金文泰森林(Clementi Forest)。
本地網民日前(10月25日)透過鏡頭,捕捉到金文泰森林的絕美盛景:
這座穿越漫長的曆史,靜靜矗立在獅城一處的樹林,以枝繁葉茂、層層相疊的姿態,見證著城市的繁榮。鳥叫聲清脆如水音,似乎訴說著一個個不爲人知的故事。
你是否也被此情此景吸引了呢?
不少民衆躍躍一試,趁著休息日親入森林一探究竟,朝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森林探險過程並不簡單。兩位探險者花了一小時,徒步三公裏才完成整個路程,但這也僅是森林內的部分路段。
由于金文泰森林許久未受人爲侵擾,因此沒有留下任何路標。大部分的小徑也充滿泥濘,非常濕滑,行走時須時刻留意,稍有不慎就會掉入一旁的河中。探險者只能憑直覺,行走在野外。
倒下的樹木也不時擋著行走的去路,探險者必須爬高走低,才能透過一道又一道的障礙。但這就是探險的樂趣之一吧?
走著走著,竟然發現了曆史足迹:隱藏在深林之中的裕廊鐵路(Jurong railway)。
這條全長約19.3公裏的鐵路,啓用于1966年,由武吉知馬分支延伸到西部的裕廊碼頭及工廠等。早期是運輸原料的支線,主要從馬來西亞進口的貨物,爲建國時代的重要的經濟動脈之一。
90年代末,隨著陸路交通逐漸完善,這條鐵路漸漸失去光環,並于1992年停駛。
昔日的繁華已不複存在,森林覆蓋著的鐵道,替後人保留了曆史記憶。
沿著生鏽斑駁的鐵道,探險者終于來到一處隧道。但當時天色漸暗,他們決定就此作罷,按定原路折返,結束這段既新奇又冒險的旅程。
對于在都市成長的新加坡人來說,能有多少機會能親近野生自然呢?
探險者事後也分享心得:
“令我難忘的時刻是,我們走到兩處死胡同,而不得不折回一條狹窄的小溪。有時,我們還需要從一米高的牆上滑下,才能通過小溪。所以,如果你計劃探索金文泰森林,請與夥伴一同去,穿上手套,以及准備讓自己的鞋子沾滿泥土!”
“小紅點”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
金文泰森林擁有極爲豐富的自然生態,占地約85公頃,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具備生物多樣性。
翻開地圖一看,這座森林占地相當大,包攬了阿爾柏王園(King Albert Park)、金文泰路(Clementi Road)、舊荷蘭烏魯班丹路(Old Holland-Ulu Pandan Road)和鐵道走廊,最靠近的地鐵站是阿爾柏王園(King Albert Park)。
據新加坡自然學會(Nature Society Singapore)出版的《綠色鐵路走廊》(Green Rail Corridor)介紹,這座森林是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面積最大的次生林,裏頭的野生動植物繁複多樣,還可發現廢棄的橡膠園及果園。整片森林被兩條從南到北的河流所區隔,有長滿雜草的河岸和泥床,森林外圍還有一些淡水小溪流淌。
新加坡國立大學植物學家于201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記錄了新加坡“生機勃勃”的一面:
- 記錄98種維管植物,更發現了早前被認爲在新加坡已滅絕的陸生蘭花(Dienia ophrydis)。
- 記錄90種常駐和遷徙的鳥類,約爲新加坡有記載的鳥類種類的五分之一。其中,有13種瀕危或稀有物種,包括犀鳥、貓頭鷹、老鷹以及黃冠鹎(Straw-headed bulbuls)等。
- 記錄61種蝴蝶,其中包括20種不常見的物種和10種依賴森林的物種。
- 2008年在老荷蘭路(Old Holland Road)發現一只極度瀕危的大型印度麝貓(Large Indian Civet)。
仍爲“未保護森林” 將來或作爲住宅發展用途
盡管金文泰森林具備了生物多樣性,也對防風固沙與調節氣候極爲重要,但目前仍屬于“未保護森林”,命運充滿多種不確定性。
根據市區重建局(URA)2019年的發展藍圖,由于金文泰森林占地面積不小,因此將計劃作爲住宅發展項目。這意味著這道美麗的風景,日後很可能會轉變爲一座座鋼骨水泥森林。
希望有朝一日,金文泰森林也能像武吉知馬和雙溪布洛(Sungei Buloh),成爲國家自然保護區,永遠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