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民)
吳立民字頑石、頑翁,別署耕月齋主。老人家看上去肚圓、臉圓、眼圓,講話風趣默,精神很好,笑起來有點像彌勒佛。當人們問及貴庚,他總是笑答自己只有37.5公歲,至少可以活到300公歲。1939年吳立民出生于浙江台州臨海,很難想象,眼前的這位大師從沒進過美術學院接受過正規的學習訓練,也沒有師承名家,是完全民間和純草根的一位畫家,年過耳順之年的他,卻硬生生憑自己單槍匹馬在山水畫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
“我行我法”
中國書畫源遠流長,前人創造了大量技法,什麽披麻皴、斧劈皴,但就是一千種皴、一萬種皴,都不足以表現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要根據自己心底裏流出來的“皴”,來表現自己心裏的晨昏雨露。意境不同,筆墨也應不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必須吃進古人的法,創造自己的法。畫畫要有法度,但從根本上講,又沒有法度。如果要講法,只有我的法,我行我法,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表現出來。這就是法!
筆墨是用來表現意境的,意境不能爲筆墨所局限。吳冠中生前說,“如果你們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畫。”這句話說得好!因爲他的畫表達了他的內心世界。他說筆墨等于零,有一定道理,比如黑瓦白牆原來在中國畫裏是很難表現的,但他用刷子給表現出來了,這就很偉大。但是也不能走極端。因爲中國畫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書入畫。如果吳冠中有深厚的筆墨功夫,有豐富的筆墨內涵,那就會有更完美的意境表現。
吳老師認爲藝術本質是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中國畫也不例外。要實現這一自由,必須不斷加強中國傳統技法的訓練,同時又要敢于對抗權威、反叛傳統,喚醒藝術家個體的獨有的生命體驗。只有在此之中,才能實現畫家個體的精神自由,也同時促進中國畫這一古老的傳統藝術向現代藝術轉型。
(吳珉權)
吳珉權先生,1937年出生于印尼蘇門答臘棉蘭市,曾在陳文希和鍾泗濱兩位先驅畫家門下學畫。1962年,爲了進一步追求他的藝術夢想,他來到大都會美國紐約,在藝術學生聯盟會進修了兩年。向抽象表現主義畫家西德尼格羅斯學習油畫,由于受到這位畫家的影響,吳珉權先生的畫作也開始偏向抽象表現主義。盡管當時他已獲取艾倫塔克獎學金和基礎獎學金,他還是一樣勤工儉學。之後他開始創造抽象油畫拼貼作品,結合中國藝術原理和中國書法元素。1965年,他的首次個展在美國紐約Ruth Sherman畫廊舉行,隨後又在聖地亞哥舉辦個展。他憑借其獨特的抽象和拼貼手法聞名。
他在返回新加坡後,意圖在他的創作中發展東方觀點。那段學貫中西的日子促成吳氏以中國媒介表現色彩變化多端的抽象繪畫主義,造就了他日後的獨特風格。在1960至2000年代間,他堅持沿用油彩、塑膠彩、水墨和拼貼媒介創作,毫不間斷地實驗不同媒介的可能性以增強其作品的抽象繪畫主義。然而,這位藝術大師對中國水墨畫的熱情從未退減。他建基於中國價值觀、文化和傳統,創作既富饒東方優雅韻味,又不乏當代藝術風格的畫作。
新加坡許多組織和機構都有收藏吳珉權老師的作品;如德意志銀行,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樟宜機場,大華銀行和威斯汀酒店也都收集了他的藝術作品。1989年吳老師還被授予新加坡文化獎。
(劉文潔)
無論西畫、國畫首先要面對的是它的表現對象。繪畫是視覺的藝術,是以人的視覺經驗爲基礎的藝術。眼睛面對的是除了它自己以外的世界,我們的觀察往往經意的是觀察者自身以外的可視世界。將面對的視覺物象與觀察者區別開來,追求其所謂的真實性,這是西方古典時期的基本思維,因此而出現了以透視、光影及色彩理論爲保障的西畫方法和傳統。這種以理性思維爲基礎的悟對顯示了人高度的知性,這樣的繪畫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中值得自豪的明證。然而,在中國繪畫中,卻是另外一種情形,嚴格的透視、光影和色彩理論並未能夠産生,在古人的腦海裏壓根兒就沒有閃現過這樣的念頭,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劉文潔,山東濟南人,1987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獲中國美術學院理論與實踐類博士學位,山水《雲棲之地》第九屆全國美展浙江省金獎,《物華》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國畫組金獎。現爲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文潔老師會在展覽期間親臨現場與書畫愛好者面對面交流。
劉文潔老師說在現代漢語的詞彙中“自然”的基本含義是作爲實體的“自然界”,當然“自然而然”的含義也是極爲重要的。畫家必須直面這個自然界,是用視覺的感受去面對,而不是作知識性的深入探究,這是藝術與科學不同的職責。畫家首要的一點是對物理的悟對,這個“物理”並非是“物理學”的含義,是所對物象的存在形質之理。只有把握了所見物的內在之理,我們才有可能將其作爲芸芸之中的“一”個來表現,表現它該是的形態,才能確定它在我們畫面中可能的角色和意義。當我們如此思考的時候,顯然已經不是西方的思維方式了,我們開始進入中國畫的應有狀態了。此時不可能會去斤斤于透視、光影與色彩的外在表現了。視覺的意
義更在物象的認知之外,這才是其從日常生活中超越出來,上升爲藝術的根本。
(楊昔銀)
楊昔銀(Yeo Siak Goon),1957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是一位忠于生活的藝術家, 他的創作來自個人生命的體驗和生活, 確然是與自然息息相關。作品中所呈現出重要的和關鍵性的理念, 竟是被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忽略了的。現實生活中所見的與其作品中所呈現的,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他對于周遭世界秩序與結構的理解。因此, 在他的作品中, 無論是裸體、靜物、風景等, 無不帶給我們重新觀察和認識世界新的視角和方法。
在1989年紐約之行的機緣下, 他接受了東西文化的震蕩, 得到了藝術反思的條件; 因此意識到,必須找尋屬于自己的獨特藝術語言, 並且也了解必須是從本身所處的區域環境中深度挖掘與探討于是, 他刻意而執著于自己所在的東南亞熱帶風情與環境。在他筆下的熱帶風情成爲明麗迷人的色彩,加上炎熱天氣下慵懶的時光, 形成了重新被建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這一切的一 切在他的筆下給我們帶來新的生活體驗、文化意識、審美觀念和人與物的關系。
他就是從身邊物件尋求曆史的痕迹和演化, 加上對人物的觀察與在作品裏不明確的布置, 作爲他 的藝術創作動向, 即作品不做任何結論性陳述, 相反的是未修飾、非完整、多義意、可辨證, 甚至存有一些暧昧與隱晦的味道, 從而給讀者和觀衆提供更大的自由思考與聯想空間, 更讓我們不再對世界做簡單而武斷的結論, 而有更多的思考和感知。
(布少華)
布少華,1948年出生于新加坡,本地著名畫家、美術講師及郵票設計師,作品曾在新加坡及世界各地展出,並且于德國舉辦個展。作爲一位多産畫家,其抽象派畫作以‘平衡’及宇宙和諧爲主題。
布少華作品橫貫中西,包含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創作風格與技法,此獨特風格源自于後現代主義,並且受到東西方文化交融及影響。浪漫主義中對大自然宏偉的表現、《道德經》及源自《易經》的東方思想,都是布少華的作品想要突顯的內涵。他追求將無形的概念以抽象形體轉化爲有形的視覺藝術。其創作處處散發出畫家身在科技及商業發達的現代,如何在藝術世界中進行對靈性的追求。
布少華的作品獲得各地博物館、美術機構、銀行、企業及私人收藏家收藏。收藏機構包括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畫廊、德國佛倫斯堡市裏博物館、韓國全北道立美術館、泰國安達曼藝術博物館、中國常州美術館、泰國拉差丹農現代藝術中心、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瑞士銀行、發展銀行、華僑銀行、新航及騰飛集團。
(李桐)
李桐籍貫福建永春。1967年生于杭州,1990年畢業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專業,2000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2011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畫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博士。現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李桐的畫很安靜,我們能夠通過人物的神情感受到靜中的閑適,他是一個以繪畫娛情悅性、抒寫懷抱的人。能藉繪畫做一些人生體驗的真實記錄,追求一份善意和美,並從中反觀自己,以使自己不斷變得純淨清朗。著名畫家吳山明先生曾經這樣評論李桐,“他一位個性化很強的優秀青年畫家。他在藝術思維上追求甯靜的畫境,這使他的作品常帶有‘禅’意”。他試圖以一種很傳統的畫法來表現一種現代的意識,在他的觀念中,古意與現代感似乎一直是可以很自然溝通的,他好像很少爲追求這方面的和諧而苦惱,這在當代青年畫家中並不多見。這與他對古代壁畫與造像的研究、借鑒以及對西方構成的喜好有關,使作品很不同于傳統繪畫,以致無論其如何在用線上追求傳統韻味,都不會使他的作品産生陳舊感。造型上的某些與現代審美相似之處,使李桐很容易與傳統拉開距離;同時,在敷彩上,也很有自己的個性,這種極道地的中國顔料,使濃厚的東方韻味與新的美感成爲李桐作品頗具魅力的特色。
(賴瑞龍)
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1968年畢業于南洋美專西畫研究班,師從範昌乾先生與趙少昂先生,先後在國內外舉行12次個人書畫展,並參加曆年之墨瀾社,嘯濤篆刻書畫會,中華美術研究會年展,藝術協會年展,義安潮人書畫展等。國外聯展無數次。現爲墨瀾社顧問,獅城墨韻顧問。嘯濤理事,中國杭州西冷印社社員,台灣國際彩墨畫聯盟會員,日本墨畫會成員, 亞洲新藝成員等。
賴瑞龍先生除了盡得範老師的真傳,掌握海派用筆用墨之道外,亦收嶺南畫派渲染潤澤畫法,且融會貫通。賴氏擅長以傳統的梅蘭竹石、花鳥蟲草、飛禽走獸等。其畫作用筆灑脫、水墨淋漓、形神兼具,因應古人所說的‘有氣韻而無形似,則質勝于文;有形似而無氣韻,則華而不實。”故形神兼備,乃上乘之作。
(趙躍鵬)
趙躍鵬,1966年生于福州,號藥朋,齋號甘棠館。1990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000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研究生班。現爲浙江畫院專職畫家、浙江畫院花鳥畫工作室主任、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趙躍鵬一直致力于花鳥畫探索與創作實踐,早期學習青藤、石濤等。受禅畫意識的影響,他的寫意畫多表現自然界中時令的轉換和稍縱即逝的瞬間場景,如冷崖秋樹、浮雲流水、草蟲溪魚的靈動、獸走禽飛的迅捷。趙躍鵬對物象有高度的觀察提煉能力,善于准確把握對象的特征,用筆精簡,寥寥數筆就能傳神地勾畫出物象的精神面貌,營造出細膩含蓄的意境。他的運筆形式亦不拘一格,皆視其所欲得內容而定式,筆隨意動,因感而爲,一氣勢成。
恩誠晶藝“中新八大家”展覽將從10月29日開始一直會持續到11月底,屆時會有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的八大畫家聯合展覽,其中包括新加坡畫家:布少華、賴瑞龍、楊昔銀、吳珉權,和中國畫家:李桐、劉文潔、趙躍鵬、吳立民。
恩誠晶藝:
感恩藝術,精誠爲開!新加坡中華文化藝術的交流平台。
繼承、推廣、傳播和開拓華族文化藝術!
所有展覽作品會在展出期間優惠售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