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研究語言的融合和演變,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新加坡就融合出兩種頗有特色的方言,一種叫 Singlish(新式英語) ,一種叫新加坡華語。
很多英美人到了新加坡,發現完全聽不懂新加坡人講的英文。即使是在大學任職的教授,也經常聽不懂一些新加坡口音的學生課堂提問。因爲新加坡的英語除了官方使用的標准英語,還有民間使用的 Singlish。
有一個段子,說某新加坡女人介紹自己的家庭:“ I am dirty, my husband is dirty too”, 意思是我30歲,我丈夫32歲。一些中國人剛到新加坡,會不習慣新加坡人把three說成tree,thin說成tin,但是聽幾天以後就習慣了。新加坡英語其實是很規範的,雖然並不符合英美標准。
Yesterday got so many people! — 昨天人真多!這種表達在英文裏不常用,但是在新加坡是常用的。 新加坡人給英文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你可以說 This can not lah,你也可以說 You go where? 問別人吃飯沒有你可以說 Have you eaten your lunch?
你要說一個房子好看,你可以省掉謂語: This house very nice.
你要罵一個人笨,你也可以省掉謂語: You so stupid! 但是要說出地道的新加坡味,stupid的標准發音必須是“死肚幣”,絕對不能讀成“死丟皮德”。
與英美人的啰嗦習慣相比,一些新加坡人說英語非常簡潔。比如說,目前沒有庫存:no stock。再三確認:double confirm。
有些單詞是英美人不可能認識的。比如說 kopidiam。這個單詞是馬來語的“咖啡”加上閩南話的“店”,中文直譯是“咖啡店”,但是如果你以爲這是個類似于星巴克的地方,或者賣咖啡豆的地方,或者以爲對應著英文 coffee shop,那就大錯特錯了。“咖啡店”是一種多個攤位的開放式餐廳,往往老板自己賣各種飲料,而其他攤位租給不同的小販。 Kopidiam 的標准英文名字叫 food center,但是中文名字卻叫“小販中心”,因爲在官方欽定名字爲 food center以前,人們叫它hawker center。——這夠複雜吧。
要了解地道的新加坡英語,可以到這個網站:http://www.talkingcock.com/,如果你願意,聽懂新加坡英語並不難。但是學一口地道的新加坡口音卻並不容易。
新加坡人也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新加坡華語。不僅跟馬坡、馬六甲的華文口音大不一樣,也和只隔著一座橋的新山不一樣。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剛融合出來的一種新華文口音。
如果你聽一些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新加坡錄音資料,看老電影,會發現當年的新加坡人口音和今天新加坡流行的華語完全不同。那時代的電影配音聽起來有舊上海電影的風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鄉音。而今天的新加坡年輕一代,說的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非常統一的新加坡口音,無論他們父母的方言是什麽,孩子們的口音已經變得很一致。
以前的新加坡人和馬來西亞大多數會說很多種語言,我的一位老同事可以非常精熟地說7種語言:馬來語,英語,中文,潮州話,廣府話,客家話,福建話。新加坡人指的的福建話,專指閩南的福建話,並不包括福州話。後來新加坡政府禁止孩子們在學校用方言,也禁止了電視台播出方言節目,于是新一代年輕人基本上不會講方言。這大概也是新加坡華文口音得以統一的原因。
我曾遇到一個新加坡的浙江人,從小在新加坡出生,她父母來自永嘉瓯北龍橋。她會說方言,她的口音隨便一個永嘉人都能聽出她是永嘉瓯北人,而絕不會說她有永嘉上塘或者永嘉岩頭的口音。但是,她的幾個子女沒有一個說方言。
新加坡民間華語是沒有輕音的,沒有卷舌音的,大部分人分不清前鼻韻和後鼻韻,也絕對不會有兒化音。重音和說話節奏和大陸北方普通話完全不同。因此北方普通話在新加坡會遇到比福建廣東普通話更大的交流障礙。
新加坡華語有很多習慣用語跟大陸不一樣,比如說:敢敢說,大大力。有很多福建方言,比如說自稱老子的時候會說“林北”。
新加坡人說時間不跟你說九點十五分,而是說“九點三個字”,因爲時鍾一圈有12個字,一個字就是五分鍾。跟你說房價,會告訴你這房子花了“四百五十千”,而不會跟你說“四十五萬”。中國人可能聽不懂“價格貴了五巴仙”,這個巴仙,是英文percent的音譯。五巴仙就是百分之五。新加坡人不大說周三或星期三,一般說拜三,就是禮拜三的簡稱。
有時候新加坡人會給你講聽起來很文言的詞彙,比如:幾時,而已,農夫,首個。如果你以爲這人跟你掉書袋,那就錯了,因爲即使文盲也會這麽說。
有些詞是現代古代漢語都沒有的,比如說“固本”是停車用的coupon,“財路”是一種新加坡當地銀行的直接轉賬方式,簡稱GIRO。還有“多多”是一種彩票,新加坡人說中多多了,就是中彩票的意思。
有些華語會讓中國人産生誤解。你去問路,別人告訴你“我不懂”,這不是聽不懂你的話,而是說他不知道路怎麽走。你要用 I don’t know去理解。“等他吃飽才說”不是指那個人憋著話吃飯,而是“等他吃飽再說”的意思。新加坡人對你說:“你等著,我去還錢,”不是債主來逼債,而是去買單、付款或者繳費。
新加坡的孩子都能講熟練的英文,但是不同學校的學生華文水平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南華中學之類的傳統華校的學生一般去中國和台灣都習慣說華文,去香港玩也講華文,因爲香港英語和 Singlish交流稍有困難。但是英華初院之類的學校,有很多華文很差的學生。一個英華初院學生去中國玩的時候,不知道華文該怎麽說,硬著頭皮用英語問路,那些中國人看著他們直發愣——誰讓你們長得跟中國人一模一樣卻不會說華文呢。
有些人可以說非常標准的英文和中文。我的朋友盧先生就是一個中文英文都非常好的人。他有一個特點,見到洋人,就能說一口標准的英式英語。跟中國人說中文也能說得很流利絕對不摻雜一個英文單詞。但是,他見到新加坡華人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不習慣說標准英文的,因爲總覺得很裝逼,渾身不自在。
聯合早報有一些記者編輯會說很標准的中國式的普通話。因爲他們的普通話太標准,經常被誤認爲是中國人,甚至因此受到一些排外的新加坡人的歧視。
感謝作者@飽醉豚在簡書 授權新加坡眼平台分享本文。如果您覺得本文寫得不錯,歡迎點擊本文底部的閱讀原文,給作者打賞。
關鍵詞:新加坡話,新式英語,Singlish、新式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