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患者尋求診斷時,時常面對醫生對病症認識不足、專科醫生不易找,以及無法從醫藥檢測得出結論等挑戰。有人甚至過了30年後才知道自己患什麽病。
許翔宇 報道
本地首個探討罕見疾病對患者和看護者沖擊和影響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病人曾面對病情難診斷的狀況;有病人須多次檢測才確診,有人甚至過了30年後才知道自己患什麽病。
剛成立的亞細安罕見疾病網絡(ASEAN Rare Disease Network)前天召開記者會,公布在新加坡進行的罕見疾病對患者及看護者影響的調查,分享上述數據。組織接下來會在其他國家和區域進行類似調查。
亞細安罕見疾病網絡是由東南亞及香港等區域的病人支援小組構成。加入組織的本地病人支援小組包括健康無國界聯盟(Rainbow Across Borders)、新加坡肌肉萎縮症協會(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 Singapore)及新加坡罕見疾病協會(Rare Disorders Society Singapore)。
去年7月至12月,健康無國界聯盟與罕見疾病協會合作,對152人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受訪對象中,49%是病人親自作答,其余是看護者代病人回答。其中75人受邀參與小組討論分享看法。調查涵蓋的罕見疾病達41種,病人的年齡介于1歲至42歲。
全球有7000多種罕見疾病
健康無國界聯盟執行總監拉惹柯南(Rajakanth,42歲)受訪時說,調查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本地罕見疾病患者和看護者的需求,推動各利益相關者和決策者探討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的研究,爲病人和看護者提供更好的支援。
調查發現,患者尋求診斷時,時常面對醫生對病症認識不足、專科醫生不易找,以及無法從醫藥檢測得出結論等挑戰。
拉惹柯南指出,全球共有7000多種罕見疾病,約80%是遺傳因素導致,而僅5%有受批准的藥物治療。“不少罕見疾病須通過基因檢測等方式來確診,但由于許多患者的症狀相似,因此增加診斷的挑戰性,有時甚至會導致誤診的情況。”
據本地病人支援小組估計,我國罕見疾病患者約有2000人,仍有一小部分患者仍未獲診斷。
拉惹柯南說,調查對象當中,有兩人是過了30年後才確診,其中一人患晚發型肌肉萎縮症;另一人則患有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其症狀包括慢性呼吸管及肺部發炎等。
盧文琪(42歲)的11歲女兒吳芯方,是一名病情還未確診的罕見疾病患者。她的女兒出生時一切正常,但到了1歲時,開始長時間哭鬧,扯頭發。
她說:“掃描結果顯示,她的腦部發育不正常,但醫生診斷不出病況。她兩歲時開始出現退化,肌肉變得軟弱,無法坐直,也無法說話,或正常吞咽。4歲時,因無法進食,唯有讓她動手術把管子植入胃部進食。”
盧文琪說,女兒8歲時進行基因檢測後,醫生說相信是細胞線粒體(mitochondrial)疾病,卻無法確定是哪一種類型。“但上個月,醫生又告訴我,這個診斷並不正確,令我很震驚。我必須知道女兒確切的病症,才能更好地規劃她未來的治療和生活安排。這種懸而未決的情況,令我們很擔憂,也擔心我們錯失改善她病情的機會。”
另一方面,調查指出,患者及看護者希望社會能更接納他們,他們也期待獲得更多經濟資助,同時希望本地設立罕見疾病資料庫,提供更及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