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變成創意農業村
文/章繼剛
以村民爲主角,在鄉村重新建立起一種與他們原來的曆史有深刻聯系的生活方式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讓破落、閑置的院子重新煥發活力,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打造生産美、生態美、生活美的生活方式,讓鄉村煥發原有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回歸鄉村,打造一種全新的鄉村旅遊模式,是“空心村”變成創意農業村的實現方式。朱家林村和茶園村就是典型代表。
山東臨沂沂南縣岸堤鎮朱家林村幾年前還是個房屋年久失修的窮鄉僻壤,以留守老人和兒童爲主的“空心村”。
現如今卻吸引了大批遊客,小院和村落成了大家的尋找的詩和遠方。
如今的朱家林村,已是煥然一新,泥濘鄉道變身成爲由石子和石板鋪成的步行街,朱家林村以村民爲主角,以生活方式打動遊客,而不是單單把景點展現給遊客。
走進朱家林村,是鄉土氛圍濃郁的幹插牆、茅草屋,是數棟老屋改建而成的充滿藝術氣息的精致民宿,有孩童遊樂的場所。沿路可以看到道路兩旁是形態各異的民宿小院、茶館、書吧等建築。破落、閑置的院子通過多種方式重新煥發活力,打造成主題民宿、鄉村生活美學館、創客公寓、田園客廳、田園市集、中西餐廳等衆多設施。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創新、三美、共享”爲發展理念和總體定位,遵循“保護生態、培植産業、因勢利導、共建共享”的原則,打造成一處集創意農業、文創旅遊、民宿體驗、田園生態社區于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朱家林村黨支部書記田立軍表示,“自從2016年7月,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前身朱家林生態藝術社區開始建設,發展鄉村旅遊,我們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環境變好了,整個村子的基礎設施也全部建立起來,民宿小院、茶館、書吧一樣不少。同時,在最大程度保護原有民居的基礎上,深入發掘老村文化內涵,在這個基礎上融入現代化的設計,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主題民宿、鄉村生活美學館、創客公寓、田園客廳、田園市集、中西餐廳。”“在這裏以村民爲主角,村民就是民宿的管家,民宿經營的主人就是這個民宿的靈魂所在。所有的院子裏都有一個廚房,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到田地裏去采摘自己需要的蔬菜,廚房裏面備有最基本的竈具和佐料,遊客可以自己烹饪,體驗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鄉村生活美學館裏面陳列的物品是沂蒙山區生活器用和文創産品,展示了朱家林所提倡的衣、食、住、行、賞用生活美學和綠色可持續的理念,意在挖掘鄉村生態資源和民俗資源與創意結合,引導鄉村美學經濟。牆上的老照片向我們展示著老一輩人的生活情景,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田立軍說。
山東溪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文博士表示,我是做農業科研的,想把科研帶到鄉村來,做成一個有真正實用性的科研。我家就是沂南縣的,想把自己所學的東西用到家鄉的建設中去,讓朱家林變得更美好。
朱家林項目創始人、山東省燕築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娜表示,2015年,想用旅遊帶動鄉村脫貧的想法讓我結緣朱家林。憑借著要帶老百姓一起發展鄉村的初心,打動了當地政府並獲得支持。2016年清明節我再次來到朱家林時發現,整個村子荒遠偏僻、落後閉塞、房屋破敗、毫無生機。青壯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田園將無,人歸何處,如何讓鄉村煥發原有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回歸鄉村?我們就立志通過創意設計,吸引青年返鄉、資本下鄉帶動鄉村複興,打造山溝裏的“烏托邦”。朱家林由原來一個村莊現在輻射到28.7平方公裏、23個自然村,本著“創新、三美、共享”理念,讓鄉村振興的初心像種子一樣,在整個山莊裏生根發芽。其中,“創新”指的是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三美”指的是生産美、生態美、生活美;“共享”指的是共建共享。
宋娜認爲,在朱家村田園綜合體建設中,共建共享機制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負責整個平台的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所有的零散資金,助建農業、林業、旅遊、扶貧,同時將零散資金彙總在一個平台上,利用這些資金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非營利性設施。其次,“選商引智”,選擇與朱家村産業方向相吻合的一些企業、品牌或者是年輕人入駐到平台。例如創意農業板塊實現農業從一産二産到三産的融合,該平台建成之後,2017年流轉一萬畝土地,已吸引20多家農業創客企業來發展。最後,要注重鄉村人才培訓。在鄉村振興當中,人才振興是重要的一環,雖然資本可以下鄉、産業可以彙聚,但支撐鄉村運轉還要靠有智慧的年輕人。朱家林不僅重建黨校教育基地,與高校、文旅集團、專家等合作開展業務培訓,還加強鄉村文明建設,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養。
浙西南山區遂昌縣最偏遠的龍洋鄉有一個茶園村,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一個半山腰凸出的平台上,已自然生存400余年,戶籍人口147人,茶園村常住人口不到40人。2009年,茶園傳統武術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根據《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周宇 吳晖 黃哲賓報道,村民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野菜,穿的是手工布鞋,雖有年齡在70歲以下的都算是年輕人了,離空心村只有一步之遙。
雖然茶園村偏僻,但禮樹活動獨樹一幟。2011年10月29日上午,“遂昌茶園——生態文化村禮樹活動”這樣寫道:“維吾龍洋,浙閩接壤。峰巒疊翠,森林之鄉。茶園古村,源自蓮城”“遂昌縣龍洋鄉龔水偉率衆鄉民,謹以三牲五谷之薦,鮮花雅樂之儀,至誠至敬,恭禮古樹之神靈。……”一段祭樹文,更使人們用虔誠的心來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大家共同祝福今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盼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隨後,村民、遊客在村中長者的帶領下繞神樹三圈,許下了自己美好的心願。 村民以木號、竹夾、木棒奏樂,列隊歡迎遠道而來的來賓。沿途彩旗隨風飄揚,張張笑臉在陽光下盡情綻放,整個小山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共同見證了古樸莊重的禮樹儀式。高聳的“茶園武術”大旗幡,映襯出該村濃厚的習武氛圍。禮樹活動結束後,還進行了木蘭系列、排舞、羅漢拳、太極功夫扇、龍洋武術、雜技絕活等節目表演,伴隨著精彩節目的輪番上演,也把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讓人們在充滿龍氣、靈氣、福氣的武術部落裏盡情享受文化大餐。本次活動以禮樹爲載體,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內容,大力弘揚了生態文化,敬畏自然,保護古樹名木和森林資源,倡導綠色生活,讓更多的人領略這裏的原始森林風貌。在這裏,你可以體驗到茶園村幽靜、深邃、原始、古樸的魅力。
2017年,遂昌引進了深圳樂領公司,實施了旗山俠隱活化茶園村項目,在“活化”茶園村的過程中,木土石建造的房屋、古樸的黃泥牆、煙火重重的土地廟……這些印記是被“有意地”一一保留,成爲村落獨特的文化符號。
有更多精英人士把茶園村當作了他們治愈心靈的休憩地。香港知名媒體人楊錦麟在茶園村開設了鄉野圖書館並出任第一任“旗山鄉賢”大使。
偏僻山村爲何能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實現舊舍翻新、荒地重耘、産業重整、村民回流?“求是《小康》雜志社副社長賴惠能抛出了空心村如何活化的五個問題。
一問:美麗鄉村怎麽建?
“取之有道、取予有度是我們樂領的發展理念。”樂領總裁孫武英說起了他們開發茶園村的故事。
爲了打造鄉村活化主題項目,樂領公司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找尋原生態村落。巧合的是,有個叫李建榮的遂昌人,在樂領公司上班,得知公司的發展計劃後,熱情地邀請公司高層到遂昌走訪考察。
短短幾天考察中,樂領公司高層被茶園村優越的生態環境、地道的民俗特色文化、原生態的傳統村落、熱心的本土文化人士所深深吸引,很快便與遂昌縣簽約。當年9月,茶園村整體活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進駐茶園村後,我們並沒有馬上著手改建施工,而是聘請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于長江老師仔細考察村民戶籍、族譜、文化等,進一步了解村民需求和周邊資源配置,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茶園村活化的路線圖。”孫武英接著說, 茶園村的改造采用的是租用模式,第一期項目總共租用了30戶農民房,總面積7400.37平方米,租期20年。
在對村居進行重建、修繕、裝修、改造的過程中,所有房屋的外貌和基本構造都被保留了下來,但內裝飾以簡奢風格爲主,充分滿足都市精英簡約、高端、舒適的需求。令人欣喜的是,房前屋後的菜地、瓜棚、魚塘都按原樣被保留了下來。
“茶園村擁有‘活著的’鄉愁。”國際慢食協會大中華區主席喬淩感慨說,很多村子在改造後已經沒有原住民的生活形態,而樂領在茶園村采用的新老混居和原生態改造的理念讓思念鄉村生活、尋求鄉愁的客人感到很“解渴”。
就地取材、按景開窗。茶園村的改造背後可是有大咖操刀的:美籍華裔建築設計師柯衛擔綱項目的規劃設計,以“俠”爲靈魂、以“野”爲舞台對茶園村進行改造規劃,打造以“還珠樓”“神雕俠侶”“三俠五義”等爲名特色民宿以及自然農耕、瑜伽禅修、鄉野國際酒吧、多功能會議室等功能空間。
2018年,樂領·旗山俠隱(茶園村)項目獲邀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茶園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出了一條中間道路。”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徐志宏說。
這裏要特別介紹樂領的藝術鄉建“旗山計劃”: “旗山計劃”是國內首個由企業發起的藝術鄉建行動計劃,包括旗山藝術計劃、藝術家駐留計劃、旗山展覽計劃、旗山寫作計劃、旗山出版計劃等,將由藝術家、建築師、策劃人、音樂人以及寫作者等一同參與,用藝術和文化激活鄉村傳統,帶動鄉村發展。與一般性藝術鄉建不同的是,“旗山計劃”將盡可能拉動社會多層面的文化和藝術力量介入到鄉村建設,同時結合在地文化以及所在村莊的村民情況進行實施。從方案初期到實施,將始終貫徹在地性特點來展開,力圖讓藝術和旗山自然人文背景相映成輝,並且讓村民真正參與到藝術行動中。
“旗山計劃”落地的浙江省遂昌縣茶園村,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龍山南麓,背倚九龍山千尺絕壁而名“旗山”。在樂領進入之前,茶園村是一個只剩下幾十戶人的半空心村。2017年6月,樂領與遂昌縣政府攜手,啓動茶園村鄉村活化項目,通過閑置農宅改造,産業競技重塑,促進村民就地就業,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實現了樂領會員與在地村民的融合互動。
樂領創始人、董事長羅雷認爲,在鄉村建設物理化的空間是簡單的,困難的在于我們是否能夠在鄉村重新建立起一種與他們原來的曆史有深刻聯系的生活方式,並且這種生活方式不會讓當地的人覺得是一個羞于啓齒的生活方式,要他們對自己的這種生活方式是熱愛的、是自豪的,這是我們今天去做鄉村建設或者鄉村振興的一個真正最重要的事情。羅雷表示,藝術和文化有望成爲未來鄉村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支點,正是通過這種內容的介入、藝術的介入,使得一個鄉村的生活變成是有血有肉的,是能夠産生強大情感聯系的,並且在這種關系中的每一個人能爲擁有這樣的生活方式而感到自豪。
北京市平谷區委副書記沈潔表示,我就一個字吧,“小”,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鄉創包括建設“小而美”的原生態景區,挖掘生態、文化、民俗、旅遊等方面的優勢; 打造“小而精”的旅遊文創商品;集聚“小而優”的創新企業、機構,人才三個路徑。茶園村只是一個示範村,我希望羅總帶領樂領做一個平台,把更多的設計人才,更多的生活方式與城市消費結合起來。
二問:農民收入怎麽增?
“我們把城市的精英人士帶向了鄉村,又讓他們通過消費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甚至我們會和會員一起參與到當地産業的發展中去,讓鄉村的各種資源發揮價值,讓當地更多的村民受益。” 從昔日光鮮的地産圈風雲人物,轉身成爲今天起早貪黑、摸爬滾打的“樂領生活”創始人,樂領董事長羅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樂領鄉村活化的定位是,必須要讓當地村民富起來。
“以前村裏基本沒有農業生産,除了售賣自身種植的茶葉和蔬果賺點微薄的收入外,就是靠一些政策性補貼來維持生活。”在樂領公司到來之前,年近50歲的村民羅根榮是村裏最年輕的人之一,他告訴記者,如今自家200多平米的房子被公司租賃,一個月的租金有近1500元,同時他還被公司聘爲管農業和保安的員工,每月工資3500元,“一個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真是做夢都想不到”。
仔細一算,茶園村活化項目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四筆收入。第一筆是農房租賃收入,每平米的年租金是72元,樂領公司將五年的租金112萬元一次性付給了村民,此後每三年租金上浮10%。在接下來的20年時間裏,全村黃泥房將收到超過1000萬元的租金。
第二筆是閑置田地流轉收入,每畝的年租金約爲600元,下一步還將按照每畝1200元來進行茶園流轉。
第三筆是有勞動力的村民成爲樂領員工後的工資性收入,目前已有16名村民在樂領工作,其中有6人是返鄉村民,每月的工資有3000元左右。
第四筆是特色農産品銷售所産生的收入,村裏的竹筒酒、冬筍、山茶、毛花猕猴桃、野蜂蜜等成了香饽饽,正作爲“樂領好物”向外推廣。
“空心村活化的精神內核是要實現‘人的活化’。”在羅雷看來,判斷項目是不是成功要實現人的四個活化:本村外出務工人員積極返鄉、社會精英人群反哺鄉村、年輕人積極參與鄉村建設、本村大學畢業生回村就業創業。
令人欣喜的是,以上四個方面“人的活化”已在茶園村旗山俠隱項目得以實現。兩年來,茶園村吸引了不少本村和周邊村鎮人員回鄉工作:在杭州一家公司做酒店工程、雲峰街道社後村的周石磊,2018年12月加入樂領團隊做運營管理;在縣城做教育培訓的藍佳麗,2019年1月加入樂領團隊做運營管理。2016年以前,茶園村人均收入約9000元,樂領改造後,具有勞動力的村民人均收入已達3萬元,村裏原本近60畝的荒地如今成了中草藥種植基地、猕猴桃種植基地、果樹林。
“茶園村的美麗村莊就是在樂領公司和村民們共同出錢出力下共建共有共享建設起來的,這種模式非常好。” 北京市平谷區委副書記沈潔評價說。
三問:傳統文化怎麽傳承?
每天清晨,茶園村都在“嚯嚯哼哈”的練武聲中醒來。新老村民會集合練武,把刀槍棍棒耍得有模有樣;目前開放的14棟民宿、35間客房也均以金庸小說爲名,體現武俠文化。
“很多人知道茶園村是因爲武術。”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武術協會會長李期華說。
茶園武術已經傳承270年,被列入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走進茶園村依舊是路遇行者皆高手。正因如此,樂領在對茶園村進行活化時將武術所代表的“俠隱”作爲項目的靈魂。
在傳承武術、黑陶、湯顯祖文化的同時,樂領把更多有識之士吸引進來,新文化的植入讓茶園村打開了國際視野。旗山俠隱國際鄉村酒吧特邀香港90後明星調酒師李加祥傾力加盟,他認爲:每一款雞尾酒都有它的靈魂、有它獨特的文化內涵。而其中遂昌本地人也是他創造調酒的靈感來源之一,他與本地小夥葛鷹艦共同研發出了有本地文化屬性的 “牡丹亭系列雞尾酒”“俠隱之旅系列雞尾酒”。
“讓城鄉之間互動起來是一個需要社會各界關注的課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區首席代表馬晉紅說,如今的茶園竟然能有香港帥小夥在村裏開酒吧,有鄉野美術館、露天電影院,有不定期進行的文化藝術、農業經濟講座培訓,“鄉下人開始和城裏人互享對方的生活方式,十分難得” 。
四問:新老村民怎麽融合?
新老文化交融所碰撞出的火花讓茶園村得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群。
已經飛了185萬公裏、渴望慢生活的國際慢食協會秘書長孫群,一直在研究未來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聯合之路中國首席代表袁家凱,每年有100天以上都在出差、希望自己慢下來的韓國京畿道(省)駐渝辦事處首席代表樸耘本,這些樂領的會員們都希望每年至少有一個星期可以待在茶園村,歸隱田園。
不同于“空村式”的旅遊度假開發,樂領爲村民保留了居住空間並提倡“與當地村民共同生活”,而當“新茶園人”源源不斷地被“桃花源”般的生活吸引而來,期待享受田園惬意休閑時光時,有時卻因爲與當地村民傳統生活習慣不同而倍感困擾,新老村民如何融合成爲難題。
樂領發現,目前鄉村管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已經無法滿足鄉村發展的需要,真正能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精英人才都在城市。深圳市德鄰社區治理研究所聯席所長、區域經濟研究學者金心異認爲,如何將這些人才引入到鄉村,需要建立合適的平台和渠道。
“在茶園村鄉村治理結構上,我們嘗試以‘茶園村鄉村振興發展中心’的社區協會形式,將城市精英人群與茶園村發展所需的人才結構,進行有效的鏈接。”孫武英介紹說,下一步將把城市精英人群導入到協會平台,共同探討新的村規民約,完善鄉村治理結構,做到大小事有溝通,新老村民共同打造茶園村。
五問:鄉村生活怎麽活化?
“物理化的空間建設是簡單的,難的是如何建立一種與當地的曆史人文有深刻聯系的生活方式,同時村民的主體性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與體現,讓他們自己對新的生活方式是熱愛的、是自豪的。”在羅雷看來,建立城鄉之間平等的心態關系,重拾農耕文明的自信,這是樂領做茶園村建設時真正重要的事情。
爲了重拾農耕文明的自信,樂領成立了“生活內容開發部”,將茶園村項目與當地文化、民俗元素結合,開發鄉村生活內容産品,如打麻糍、磨豆腐、做青團等山野農耕體驗,並結合村內場景呈現琴藝書畫、瑜伽武術、品茶插花等特色活動或竹編木藝、黑陶青瓷等傳統技藝。在民俗節慶日,客人還能親身體驗參與禮樹、打醮、端午放排、班春勸農等民俗活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曾深入參與茶園村的鄉村活化,他發現,原來的鄉建一直有個問題,就是建設者作爲了主體,鄉村似乎變成了一個客體,變成了對象。而事實上,鄉村的核心是人,是生活在那裏的人,而那些人是主體的,是自由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觀念、有自己的堅持,又有自己無限的創造力的。所以這方面茶園村的項目在立意上就與一般性的鄉建有所不同,他們在將當地村民作爲主體的理念上,有著非常頑強的堅持。和農戶一起燒大鍋竈、包青團,聽農戶唱山歌,品嘗農戶自家釀造的野蜂酒……我們打造的鄉村生活方式,就是放棄原先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享受種田、打麻糍、瑜伽、竹編等休閑活動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于長江說。
這些強度較小、節奏較慢的休閑項目,既不會很累,同時又能收獲心靈的甯靜和身體的健康。“這恰好與‘慢運動’理念不謀而合。”作爲慢運動研究專家,賴惠能十分提倡茶園村營造的鄉村慢運動生活方式,“慢運動不僅帶來了健康,更帶來了和諧”。
爲了反哺當地百姓,樂領在項目中建立了茶園村公益平台。針對茶園村老人和兒童,建立了相關的公益保障系統。如爲老人成立了茶園村健康監護中心,定期對老人身體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和監測;如爲茶園村及周邊村落的留守兒童以冬令營、夏令營等多種方式提供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及學習條件。
以茶園村爲基地,樂領的鄉村活化其實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面向全遂昌的其他村落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交往。如今,樂領·旗山俠隱已經和周邊的王村口、焦灘、石練等鄉鎮共同開發推介包括木槿花、獨山古寨等當地資源。
徐志宏表示,空心村的活化無疑是鄉村振興中的一個重要任務,那我們茶園村的這個實踐,我覺得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範,那麽怎麽樣去活化空心村?第一個,我們活化空心村,不可能去活化全國的空心村只能是有重點的活化有人文價值村落。第二個不是建設一個物質形態的村落,而要重塑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是産業要興旺、生態要文明、生活要富裕、鄉風要文明、治理要有效,是一個生態圈,一個整體的均衡。那我很高興的看到,羅總對于茶園村的介紹,基本上是圍繞著完整的生態環境在做。第三個,空心村的建造不僅僅是要建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景觀,而是要建設一個引人入住的社群。既要環境生態景致的圍觀,又要生活舒適,人們願意到這裏小住一段時間,現在政府也在搞未來社區建設,那麽我們茶園村的古村落的活化就可以做未來社區建設的典範,希望茶園村的建設更上一個層次。
遂昌縣委常委孫培蓮表示,這幾年,我們遂昌依托優質的資源禀賦,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特別是在鄉村振興戰略上以制度爲先,生態爲基,發展爲本,保障爲要,特色爲徑,加快打通“兩山”轉化通道,進行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遂昌203個行政村,千余個自然村星羅棋布,就像滿天繁星,又像許多珍珠靜靜散落在浙西南的大地上,靜待花開。我們希望,通過樂領公司的實踐探索,專家學者的理論指導,活化的不僅僅是一個茶園村,而是爲遂昌高質量綠色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開辟出一個新天地!
遂昌縣委書記張壯雄在考察茶園村後評價說:“要把茶園村項目做成我們鄉村振興的標杆,把遂昌的村落打造成長三角企業家們的精神家園,讓遂昌成爲來自全國各地新鄉賢體味鄉愁的‘新故鄉’。” 張壯雄表示,要創新思維模式,用社會學角度看待問題,用第三方視角思考問題,通過藝術化改造推動鄉村曆史、文化、民俗等與現代項目實現深度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聚落。要注重人才引留,鼓勵鄉賢回歸,建立外來人與本地人的對話機制,解決好鄉賢如何反哺家鄉、城市人如何介入鄉村以及如何留住人等問題。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其中,不斷激活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要聚焦産業振興,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努力讓茶園村鄉村活化項目成爲鄉村振興的一支新力量、一種新模式,高質量建設遂昌鄉村振興特色發展示範區。
作爲茶園村的重塑者——深圳樂領生活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融合了度假、旅遊、互聯網、公益等多種形態的企業,一直秉承“取之有道,取予有度”的發展理念,將具有現代文明活力的價值理念、各界精英及多種資源導入鄉村,以尊重當地曆史人文、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扶持當地産業發展的謙卑之心,爲鄉村的未來注入發展動力。龍洋鄉鄉長王耀介紹, 龍洋鄉農旅融合産業圍繞“一核三區”設計,“一核”即休閑養生産業爲核心;“三區”即茶園村俠隱文化養生區,龍洋環庫休閑嬉水區,九龍口農旅融合體驗區。茶園村位于浙閩兩省交界處,由于山林面積大,上世紀80年代當地村民以砍伐樹木爲營生。2004年全體村民摁下手印、立下村規:“在村莊視線範圍內的任何樹木,一棵不准砍伐!”14年來的守護,喚來了好投資。深圳樂領生活發展有限公司在該村投資建設,將打造一個特色山莊,總投資將超過1億元。一幢100平方米的泥土房一年的租金就有1.5萬元,首批簽約出租房屋的13戶村民已經收到5年租金,合計112萬元。在接下來20年內,全村27幢房屋收到的租金將超過1000萬元。
“茶園村這種主客共居的模式不但給所有鄉村發展提供了樣板,對新形勢下鄉村治理的探索也有著示範意義;同時項目本身對生活內容産品的開發和設計,把村莊自然資源轉化爲實實在在可供客體驗的內容産品,這正是對兩山理論很好的實踐。”《小康》雜志社副社長賴惠能,對旗山俠隱項目給予了非常大的期待。
在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區首席代表馬晉紅看來,鄉村振興不能單純依靠政策輸血,應要加強制度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著力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只有真正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生態系統所帶來的服務功能和經濟價值,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爲進一步振興茶園經濟,2019年6月1日,“茶園村鄉村振興發展中心”、茶園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茶園武術傳承基地”、“茶園村健康監護中心”、“湯公文化傳承基地”和“一個鄉野美術館”等項目在茶園村舉行了啓動揭牌儀式。
“這是一個以人爲本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探索,這是一場‘兩山’重要思想轉化的生動實踐,這是一個‘城市反哺鄉村’發展路徑的社會課題。樂領和茶園村,在這個最美的地方,遇到一群最有趣的人,在做著最喜歡的事,一個美麗而動人的故事,在錢瓯之源的遂昌悄悄上演。”說起茶園村鄉村活化項目的意義,遂昌縣農業局局長王朝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