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十一日,在國人錯愕不己中,一批為數約150人左右的菲律賓蘇祿蘇丹(Sultanate of Sulu)後裔,帶備火力強大的M16槍械及手榴彈等,入侵沙巴東海岸拿篤(Lahad Datu)縣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沙哈拔17處甘榜丹道(Kampong Tanduo)。該地區距離拿篤市區約2小時車程。這批武裝分子聲言,此行純粹乃係從外地「返鄉」(Balik Kampung)之舉,因此,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開始時,大馬當局頗為懷疑這批入侵者,因他們極有可能是菲南地區阿布沙耶(Abu Sayyap)穆斯林的反叛組織。但菲律賓方面卻表示,彼等全是普通平民百姓,並且還得到當地居民的許可才進入該地。
過後,經過調查和進一步確認後,這批人自稱是菲南蘇祿蘇丹的「王室」的成員和「衛隊」,在蘇祿蘇丹三名繼承人之一的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蘭(Raja Muda Azzimudie Kiram)率領下,從菲律賓南部達威達威(Tawi-Tawi)分乘數條船隻前來沙巴,一群人中尚包括有兒童及婦女在內。
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蘭強調,沙巴是蘇祿蘇丹王國的領土,馬來西亞政府每年只是支付五千三百令吉向他們租地,因此彼等此行乃係「回家」而已。故此,馬來西亞政府沒有理由阻止他們。何況他與馬來西亞政府高級官員接觸時,對方還口口聲聲以「殿下」來稱呼他。
事發之後不久,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蘭的身份獲得菲律賓軍方的證實,他的確是蘇祿蘇丹王室三位繼承人之一,而且還經常往返菲律賓和沙巴之間,進行商業貿易,他也非常熟悉當地的情況。
目前這批人己遭大馬軍警所包圍,雙方對峙近兩周,由於他們自稱是蘇祿蘇丹的後裔,因此使到亊件平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雖經雙方多次談判,事件並未有解決的跡象。馬來西亞方面的立場是希望亊件能夠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如此,這些人可儘快離開沙巴,而雙方又可以避免擦槍走火,釀成無辜的人命傷亡。
何謂蘇祿蘇丹王國?
根據相關歷史記載:蘇祿蘇丹王國,全名稱為「蘇祿和平之家伊斯蘭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Sulu Daral-Islam),是蘇祿人在公元1457年所建立的伊斯蘭蘇丹國,其國境位於今日菲律賓南部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簡稱ARMM)西端的蘇祿群島(Sulu Archipelago),還有巴西蘭省(Basilan Province)、達威達威省(Tawi-Tawi) 、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婆羅洲北部及其他環繞蘇祿海周圍的群島等,現時分別屬於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巴西蘭省及民馬羅巴區(Mimaropa)巴拉望省(Palawan Province)。
蘇祿蘇丹王國與當時的明朝、清朝、馬來西亞及印尼有貿易關係。首都位於和樂(Jolo)。明朝初年,蘇祿國王曾經親自遠赴中國晉見明朝皇帝明成祖朱棣,但不幸在歸國途中染疾病故,安葬於中國德州。除了其長子返回蘇祿繼承蘇丹王位外,其後人如次子、三子及隨行者大多數留在中國生活至今,現在山東德州的回民中很多便是他們的後裔。
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入侵菲律賓,他們把當地一帶的人稱為「摩洛」(Moro),並把當地叫作「摩洛蘭」(The Moroland),意思是「摩洛人的地方」。後來由於西班牙傳教士的活動,當地的穆斯林被加以殺害,而摩洛蘭勢力也縮小至今日菲律賓南部的地方。
公元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爆發戰爭,結果西班牙戰敗。根據西、美雙方在巴黎所簽訂的停戰條約,西班牙從南美洲和太平洋的島嶼退出。在菲律賓問題上,西班牙人雖未曾占領摩洛蘭一帶,但在停戰條約上卻把該地區歸劃給美國管轄。
美國人接手後,經過多次戰爭,仍未能占領該地區。美國逐與南部的穆斯林進行政治談判,先後與摩洛蘇丹及馬京達瑙(Maguindanao)的蘇丹簽訂吉蘭姆-白茨條約。按照該條約規定,美國人不進入菲律賓的南部地方,區內事務也全由摩洛人自治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於1946年宣布廢除海外殖民政策,菲律賓宣布獨立。儘管當時南部摩洛穆斯林呼籲國際社會給予保護,反對強權者將他們出賣與吞併,但美國政府在與菲律賓馬尼拉當局簽訂條約時,也將摩洛蘭一併劃歸菲律賓政府。
蘇祿蘇丹王國與沙巴的淵源
蘇祿蘇丹王國是一個建立於15世紀的古國,那是400百多年前的事了,目前己不存在。可是,在歷史上,它的確曾經存在於今日的菲律賓南部一帶。領土從菲南棉蘭佬島西部橫跨蘇祿群島,直到北婆羅州(North Borneo,現改名為沙巴)。蘇祿蘇丹就是該王國的君主。史載,當年汶萊蘇丹為感謝蘇祿蘇丹協助平息叛亂,把沙巴州的東北部土地作為禮物割讓給蘇祿蘇丹。
大約200多年前,英國殖民勢力來到東南亞,向蘇祿蘇丹租借沙巴,作為商業貿易的據奌,但條件是要提供武器給蘇丹,以便應付西班牙的侵略。不過,後來蘇祿蘇丹還是被西班牙所滅,成為西班牙統治下菲律賓殖民地的一部份。不久之後,英國與西班牙兩大殖民者達致協議,將沙巴劃歸給英國在北婆羅洲的殖民地所管轄。公元1878年,蘇祿蘇丹將沙巴租給英屬北婆羅洲公司。
公元1658年,汶萊蘇丹將婆羅洲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割讓給蘇祿蘇丹,以答謝協助弭平汶萊蘇丹國的一場叛亂。
公元176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官員亞歷山大•達爾林普爾(Alexander Dalrymple)與蘇祿蘇丹締結協議,允許他在Pulau Balambangan島設立貿易站,但這個計劃於1805年11月失敗,這個島嶼被他們放棄。
公元1846年,汶萊蘇丹將沙巴西海岸納閩島割讓給英國,納閩遂於1848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經過一連串的轉移,及後北婆羅洲被轉手給阿爾弗雷德•登特(Alfred Dent),他在1881年成立了英國北婆羅洲臨時協會有限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Provisional Association Ltd)。在1882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ompany)成立,以古達為公司總部。公元1883年總部遷往山打根。
沙巴於公元1881年開始被英國正式統治,直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脫離英國統治, 並結合馬來亞及新加坡組成馬來西亞聯邦。馬來西亞政府每年向蘇祿蘇丹繼承人支付五千三百令吉(約合1,600美元)作為租金。蘇祿蘇丹王國以此為據,聲稱仍然擁有沙巴主權。
再說,從1962年起,菲律賓開始索討沙巴的主權,當時蘇祿蘇丹的繼承者授權菲政府代表其談判。亊實上,經過二百多年的變化,蘇祿蘇丹早已名存而實亡,其後裔宗室,也出現不同支脈,互爭正統地位。目前入侵沙巴的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蘭,便是其中之一支脈也。他是蘇祿蘇丹賈馬魯基蘭三世的弟弟(The brother of Sulu Sultan Jamalul Kiram III)。
事件的導因
這次事件的導因,據說與菲律賓政府去年與盤踞在菲律賓南部的反政府武裝,即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簽署和平框架協議有關。在該協議下,雙方同意在菲律賓南部建立一個名為「邦薩摩洛」(Bangsamoro)的政治實體。而自稱蘇祿蘇丹後裔的賈馬魯基蘭三世認為,菲律賓南部地區包含了原來蘇祿王朝的土地,而菲政府與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簽署的和約,把他們排除在外,乃採取行動要索回土地,其中也包括沙巴在內,因此才有了武裝分子登陸沙巴這件事。
菲律賓 「每日詢問者報」引述蘇祿蘇丹王國的發言人的聲明,指蘇祿蘇丹王國擁有一支十萬五千人的衛隊,菲國前總統艾斯特拉達(Joseph Ejercito Estrada)和阿羅約(Maria Gloria Macapagal-Arroyo)都承認他們的存在。闖境菲人當中,有一部份已是沙巴的永久居民,菲律賓外交部要求馬來西亞當局確保這些人的權益。另一方面,菲國也呼籲其他相關人士「折返自己的家園」。
菲律賓要求馬來西亞當局延後4天,驅逐支持蘇祿蘇丹王室的菲籍武裝份子,讓雙方都能有更充裕的時間促成此一事件的和平落幕。
眾所周知,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蘭於2月11日率領百名隨員,包括持高火力槍械的王室親衛隊,從菲國南部跨海登陸沙巴索討「祖公地」,結果在沿海村莊被大馬保安部隊所包圍,雙方僵持已近2周,大馬當局日前斷絕了村莊的糧食和食水供應,並限他們在48小時內自動離境。
但蘇祿蘇丹王國蘇丹賈馬魯基蘭三世在菲律賓說,他們並未接到馬來西亞的最後通牒。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也堅稱,「爭議未解決之前誓不離開」,令外界擔心事件最終會否以流血收場。菲國媒體報導,菲總統府希望蘇丹賈馬魯基蘭三親赴沙巴,勸服他的弟弟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率員返菲,但遭到蘇丹賈馬魯基蘭三世所拒絕。
菲國外交部長羅沙里歐(Albert del Rosario)表示,菲國外交部仍在努力勸服拉惹莫達阿茲慕迪基等人 「迅速、和平」地撤離沙巴,但雙方還有一些歧見尚待化解,因此希望大馬當局能延長驅逐期限。政治觀察家認為,沙巴索地事件只是蘇祿蘇丹向菲律賓中央政府交涉政治利益的一種手段。
上述事件,也使到道地沙巴人回憶起28年前海盜登陸拿篤的事件,但比起當年的「腥風血雨」,此次亊件,並未引發恐慌,人民生活如常。28年前,即公元1985年9月23日下午,一批身穿軍裝的持械海盜在拿篤市區開鎗掃射,造成12人死及多人受傷事件,海盜於搶劫當地的標準渣打銀行後,乘快艇逃之夭夭。如今,拿篤市面的情況則很平靜。
據說,在談判中蘇祿蘇丹的後裔,僅提出兩項要求,即要求我國政府承認其為蘇祿蘇丹皇家軍隊,並且要求我國不要把蘇祿蘇丹後裔的沙巴人遣送返國。顯然此舉不被我方接受,要求對方立刻離開沙巴。
據警方透露,這批人相信是在拿篤海域的丹道海邊(Pantai Tanduo)偷渡入境沙巴。入境後就居住在當地附近甘榜的小回教堂里,有時也在附近的住家寄宿。被侵入的地方有大約五十個民宅,但大多數居民己走避,情況受到控制,沒有大馬人民成為人質,也沒有不好的事件發生,但無論如何,警方還是採取很謹慎的措施直至這班人馬離開為止。
有沙巴本地記者前往距蘇祿蘇丹後裔登陸地奌甘邦丹道(沙哈撥17)40公里處之一小鎮訪問,該小鎮名稱 「珍德瓦希」,發現居民生活如常,商店、金鋪、銀行照常營業,銀行內擠滿排隊領取一馬援助金的民眾。鎮上雖有軍警人員出現,但民眾並不因有武裝份子登陸事件而顯得緊張。他們深信入侵武裝份子不會濫殺無辜,因為當地居民中,也有很多蘇祿族群在內,彼等早與本地人禍患與共生活在一起。再者,距甘邦丹道約13公里沙哈撥16休閒渡假村的情況也是一樣平靜如常,風平浪靜,人民作息絲毫不受影響。
據說,對蘇祿人而言,他們並不承認蘇丹賈瑪魯基蘭的地位,但後者卻獲得了菲政府的承認。蘇祿人本身承認的蘇丹為蘇丹依斯邁基蘭(Sultan Ismail Kieran),而後者也已被他們加冕。據悉,「蘇祿蘇丹王朝皇家軍隊"已經同意離境及返回菲律賓,只是離開前要求會見一些「人物」。有關的人物被指就是蘇丹依斯邁基蘭。
據介紹,目前大馬警方的特別行動組和狙擊手已進入戰略性地點布防,同時各層次談判還在進行中。警察、軍隊和海事執法機構人員,目前仍遵循高層指示,以不希望發生任何流血事件為前提,高度戒備。
嚴正看待沙巴東海岸邊防問題
此次蘇祿蘇丹軍入侵亊件,在在暴露了沙巴海防上之缺失與弱奌。是時候了,當局應該嚴正看待沙巴東海岸的邊防問題。過去,凡是有人指責沙巴東海岸邊防鬆弛時,官員們總是說,沙巴海岸線太長,防不勝防。但是在首次非法移民「皇委會」 的聽証會上,就有非法移民供証說,他們從菲印乘搭船隻來沙巴,在沙巴水域完全沒有發現關卡及巡邏人員的檢查,簡直有如進入無人之境。而此次亊件,也正好印證了「皇委會」 上的供證。
尤有進者,沙巴加入馬來西亞半個世紀,迄今東海岸四大城市之山打根、斗湖、拿篤、和仙本那,以及西海岸亞庇和古達等沿海城市。連一個像樣的關卡設備都沒有,50年來就這樣讓數百萬不速之客,自由來去,甚至不必出示旅行證件。門戶大開的結果,沙巴終於嘗試到了苦果。國防部耗資數十億購買的潛水艇和國防武器,為何不在防守海防及邊防方面派上用場?這是每個大馬公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