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會做出許多金錢決定。有些決定的財務目標與方法都極爲明確;有些則事後才發現,
是被“冒充”理性的“合理”情緒給牽著走。兩者之間的比率,將決定我們最終能否獲得真正的財務自由。
本期《崇尚理財》介紹兩本關于理財個性的書籍,一探書中所教的究竟,從根源解決問題,找到答案。
人總會憧憬著與當下不同的人生,尤其是關乎財務方面,期望自己獲得更多金錢和物質,或在面對金錢時能感受更多的平靜與自在。
《與金錢無關》(It’s Not About the Money)的作者布倫特·凱塞爾(Brent Kessel)指出, 多數人的生活與財務現狀已經回應了自己的“要求”,但這些要求並非來自清醒時的意識, 而是無時無刻都藏在暗處的潛意識。
凱塞爾指出,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個核心故事。我們仿佛是木偶,被潛意識這個木偶師傅牽制,重複地演繹著那個核心故事。而每個金錢決定,便是故事情感浮上台面的具體表現。
八種理財個性
無論是木偶劇或電影,都極力展現人物的個性,包括處理財務的時候。凱塞爾在書中,描述八種理財個性。每種個性的講解都引用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借助旁觀故事情境的角度,讓讀者能夠目睹並深切感受左右我們平日用錢的“幕後黑手”。個性往往會左右我們的投資行爲,進而影響最終的理財績效,以及從理財中可能獲得的快樂感受。
這八種理財個性分別是守衛者(Guardian)、尋樂者(Pleasure Seeker)、理想者(Idealist)、儲蓄者(Saver)、星光者(Star)、無邪者(Innocent)、看護者(Caretaker)和創建者(Empire Builder)。
尋樂者是守財奴的敵對者
以守衛者爲例,不論從事哪種職業,不論財富多寡,他們面對金錢的時候,總容易擔憂,總會被自己的情感牽制。在過度情緒化的情況下,他們很容易做出過于保守或不當的金錢決定,而他們的財務判斷便難免出現誤差。
守衛者往往在15歲之前就承受過一些與金錢有關的創傷,以致他們老覺得這次事情“會更糟糕”,而且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擔憂是多余、扭曲或不健康的。他們並非完全不會理財,有些守衛者的財富積累還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他們往往得先折磨自己一番才做出財務決定,甚至還可能認爲經曆慘痛教訓的決定,才是最好的決定。
若要走出自己設定的陷阱,守衛者得首先承認:所有的擔憂不能換取自己所渴望的效益。
再以尋樂者爲例。錢對他們而言,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賺錢就是爲了活得更自在,對爲了工作或金錢,而活的想法嗤之以鼻。他們堅信,錢越多越能換取更多享受,即更多的幸福。所以他們有錢就花,而且往往花在實體的衣食住行上;對抽象的事物,如儲蓄、保險等,則絲毫不感任何興趣。他們“購物治療”的作風,堪稱是守財奴的敵對陣營。
然而,有些尋樂者自小物質貧乏,于是便立志要在長大後好好補償自己。之所以追求物質享受,因爲那是最直接、最具體的痛快感覺。即便童年家境不錯,但由于父母極度節儉或把錢看得太重,導致孩子萌生極度厭惡匮乏的心理,才發誓絕不重犯父母親那種一毛不拔的“錯誤”。
尋樂者的優點在于重視生命與生活,不把錢視爲一切人、事、物的核心。他們的缺點是失去了金錢處理上的平衡,容易走入極端,欠下債務。他們渴望自由,但他們的消費卻遮蔽了真正能讓自己獲得自由的長遠財務目標。
不同理財個性中的“弱點”曾是它們的強點,只是過猶不及,反倒變成了個別理財個性的枷鎖。無論自己屬于哪個或擁有哪些理財個性,化解問題的要點離不開一個核心概念,即放下執著。
財務分離是“金錢出軌”的第一步
除了個人的理財個性所可能造成的財務問題,配偶或伴侶之間也經常出現金錢上的矛盾與沖突,甚至導致兩人之間主動地或不自覺地犯下財務上的“出軌”。
邦妮·艾克·威爾(Bonnie Eaker Weil)著作的《財務不忠》(Financial Infidelity)在前言指出,財務不忠是當伴侶看不到對方的真心時,所隱藏起來的金錢。
這意味著,伴侶試圖通過金錢來取代情感的饑餓,取代關系中應有的安全感,甚至不惜把金錢當做利器,用來制衡或報複對方。這麽做或許可以視爲一種生存之道,但絕對不會換來幸福。
應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犯下財務不忠?只要在金錢上對枕邊人有所保留或蓄意藏起秘密,都算是一種財務不忠。
金錢出軌五範疇
下列是金錢出軌的範疇:
一、財務分離。換言之,兩人在金錢上各自爲政,並確保財務獨立,不知道對方的賬目與存款。
二、過度消費與負債。尤其是發現自己的財務出現危機,害怕被對方斥責,想方設法地隱瞞。
三、缺乏共識的計劃。因爲沒進行財務規劃,或沒有遵循兩人擬定的計劃,以致消費不分輕重主次,讓兩人不時陷入焦慮、緊張的關系。
四、控制。因缺乏相互信任的親密關系,選擇以金錢威迫,企圖淩駕于對方之上。
五、秘密。任何背著對方進行的,且任何時候都不願透露的金錢活動(如私房錢)和財務決定。
財務不忠是關系的隱形殺手
具體的財務不忠表現,可以從小謊言到嚴重的欺詐行爲。例如,聲稱獲得優惠但其實付了全額;四處藏匿購買的東西與收據;未經商量便私自從共同賬戶提款;隱藏信用卡賬單;不告訴對方自己獲得加薪或獎金;偷把錢塞給孩子們;賭博及其他不良消費等。
或許有些人會辯解,表示很多時候的金錢出軌是不自覺的,或直接認爲那是無關痛癢的小事。
但財務問題無法坦誠相待,已然是一種欺瞞,而任何類型的欺瞞關系,都很難走向幸福的大團圓結局。爲了錢而爭吵,甚至鬧到分手離婚的例子甚多。
事實上,真正扼殺關系的不是貧困,也不是匮乏,而是不良的溝通和誤解,特別是涉及金錢關系的時候。 財務不忠便是一段關系的隱形殺手。
若想勇于面對上述的問題,決定恢複財務忠誠及兩人的關系,威爾在書中提供了相關的具體步驟。
“理財萬事通”播客 分享實用理財知識
zaobao.sg推出“理財萬事通”播客(podcast),由財經新聞記者爲公衆講解日常實用的理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