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方專家證人分析,梁實軒的面簿貼文估計出現在1萬1749名面簿用戶的“新聞流”上。加上所轉載的文章把李顯龍總理的名字與一馬公司案扯在一起,這樣具“新鮮感”的假新聞,料比真實新聞傳播得更廣、更快。
專研社交媒體與數碼經濟的潘光俊(Tuan Quang Phan)博士也在他的專家報告中指出,把一馬課題所引起的關注等因素考慮在內,他估計第一手讀到,或因別人轉發後讀到面簿貼文的新加坡面簿用戶,多達數千人。
訴方昨早傳召第二名證人潘光俊,人在香港的他通過視訊供證。他是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市場營銷,以及創新與信息管理副教授,研究社交媒體與數碼經濟課題超過15年。
經訴方委托,潘光俊分析和估算有多少新加坡面簿用戶,讀到梁實軒涉及誹謗李總理的面簿貼文。他在今年6月完成相關專家報告,訴方也將報告呈堂。
在梁實軒拿下面簿貼文之前,貼文吸引了22名用戶做出反應、五人留言,以及18人分享。不過,潘光俊在報告中指出,這些數字無法准確反映接觸到貼文的整體人數。
梁實軒面簿是公開賬號 接觸貼文人數可倍增
首先,梁實軒的個人面簿是公開賬號,每當有用戶回應他的貼文,這名用戶的朋友也會讀到,促成接觸到貼文的人數出現指數式增長。
潘光俊也說,假新聞比真實新聞傳播得更廣更快,因爲更多人選擇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轉發假新聞。研究結果顯示,假消息可在1000分鍾或約17個小時內,轉發到用戶的所有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
他昨早接受辯方盤問時進一步解釋,加上梁實軒的面簿貼文和所轉發的文章有“新鮮感”,傳播速度估計更快。他說:“之所以有新鮮感,是因爲把李總理與一馬公司案扯在一起……而正因爲有新鮮感,更多人就注意到貼文。”
結合各方面的考量,潘光俊分析,梁實軒的面簿貼文估計出現在1萬1749名面簿用戶的“新聞流”(newsfeed)上;而第一手讀到或因別人轉發後讀到貼文的新加坡面簿用戶,估計多達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