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家知道嗎?被蜱蟲叮咬有可能導致喪命!部分蜱蟲體內攜帶新型布尼亞病毒,會通過叮咬傳染給人,引起發熱症狀和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感染後起初症狀跟流感差不多,但之後病毒會擴散至全身,致死率高達15%。
《新加坡眼》網友“我就是Danni”分享了她發現蜱蟲的驚險經曆,也希望大家不要小看這種小蟲子。
籌劃了很久,終于下定決心在2021年11月底回國。 我老公昨天說耳朵背後有點疼,讓我看看。當時我看到一個小灰塊,以爲是被什麽咬傷後的硬皮,就用棉簽碰一碰,發現是松動的。 然後我用眉夾鉗,費了點勁,居然扯出來傳說中的蜱蟲。 新聞有報道過,在中國有人被蜱蟲咬傷進ICU,甚至喪命。 蜱蟲可以鑽進皮膚。回想了一下,可能是前天坐草坪時爬上去的。 我用紙巾捏了一下蟲子然後丟了。過一會去看蜱蟲居然還是活的。果斷用力再捏了一次,結果它爆開了,一肚子的血。(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我就是Danni) 蜱蟲小科普 蜱蟲全年都可能遇到,而4月至9月是蜱蟲的活躍期。它們尤其喜歡叮咬人類皮膚較薄又容易被忽視的部位,如頭皮、耳後、腳趾。(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我就是Danni)蜱蟲口器複雜長著“倒刺”,吸血時間可長達數天。當它埋在人體皮膚中吸血,難以直接取下。不吸血時,蜱蟲個頭如芝麻粒大小,附著在人體或動物皮膚表面,宛如一個“小黑痣”。吸血後,蟲體可增大數十倍甚至百倍。蜱蟲的長時間叮咬(通常認爲大于24小時的叮咬)可能會傳播多種嚴重疾病,如鼠疫、出血熱、腦炎、斑疹傷寒、萊姆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多數人會表現爲急性發熱,體溫一般在38℃以上,伴有畏寒、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早期以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爲主,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等,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看到這兒,想必大家都在擔心,要是真的被咬了,該怎麽辦?叮咬後處理方式
-
不要強行拔出蟲體!若拔出,可能會撕傷皮膚或將其口器(蟲子的身體部位)折斷在皮膚內,也不要用手捏碎蟲體
-
可用凡士林、甘油等軟膏厚塗,使蜱蟲窒息死亡,然後用鑷子輕輕取下
-
處理後用酒精、肥皂水清洗傷口及雙手,檢查叮咬部位。口器若斷于皮膚內,需求醫,通過手術取出
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就診:
- 認爲蜱蟲附著已超過24小時
- 蜱蟲未被完整拔除
- 被蜱蟲叮咬後30天內出現如皮疹、發熱、關節腫痛等症狀
如何預防叮咬?
- 避免在蜱蟲棲息地停留坐臥:如森林、草叢、灌木叢等
- 去郊外草地和森林穿淺色的長褲長袖、佩戴帽子等,減少裸露部位
- 在暴露的皮膚上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驅蟲噴霧劑
- 及時檢查衣服和裸露皮膚是否有蜱蟲附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