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編者按】衆所周知,古都南京的曆史漫長而宏偉,作爲帝王生活之所,是六朝古都也是十代都會,是悲情城市也是和諧之都,它承載了輝煌與磨難,其前世與今生、內涵與外延也是說不盡、道不完。
而著名學者、作家薛冰新作《南京城市史》,首次全面、系統、完整、清晰地闡述了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以上、下兩編記錄下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古到今的曆程 ,收入曆代地圖50幅、文物圖20幅、古畫45幅、老照片60幅、現當代攝影家新作40幅,從遠古時期的北陰陽營文化到21世紀的“和諧南京”,打通時間的脈絡,全景展現南京城市成長史圖卷。該套作品也是爲中國首部城市史。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錄書中有關清代南京在城市現代化的最初實踐的精彩部分:回到晚清最後五十年,南京城在經曆太平天國浩劫後,是如何順應時勢,涅槃重生,迎來現代城市建設新開端的?
《南京城市史》,薛冰 著,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2年2月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五,清軍收複南京城。此後,清政府陸續開始城建恢複工作。官方在原址重建各級官署、學府,而且當年即在鐵作坊原太平天國慕王府設金陵書局,開始刊行經史典籍,後遷至朝天宮冶山飛霞閣。同治四年(1865年)江甯府署建成,重築駐防城,恢複鍾山書院、鳳池書院,建金陵織造局于珠寶廊。五年朝天宮新江甯府學落成,龍蟠裏惜陰書院恢複。六年布政使司署建成。七年楊仁山與友人在北極閣創立金陵刻經處,以刻印、流通經典爲基礎,進而兼及佛教義理研究和人才培養。八年江安督糧道署建成,上元、江甯兩縣學在舊址重建,尊經書院恢複,武廟竣工。九年江南鹽法道署、上元縣署、江甯縣署建成。九年起重建兩江總督署,至十一年(1872年)建成,同年江甯將軍署、江甯織造署建成。十二年(1873年)修葺明孝陵。
與此同時,政府采取種種積極措施,促進民間經濟活動的恢複和社會生活的正常化。
首先是搶修貢院,收複南京當年的冬天即恢複江南鄉試,約兩萬士子來南京應考,不但安定天下人心,使讀書人看到前途與希望,也爲南京的服務行業帶來了大好商機。曾國藩親自主持重開上新河木市,以保證供應城市重建所需木料。次年設江甯府屬七縣招墾局,招墾無主荒田,恢複農業生産,以保證城市的糧食供給。又填平太平軍在城內外所挖壕溝,修補城牆,連年多次疏浚秦淮河及城內各水道,重建要道橋梁,修築南北道路,疏通各街道水溝。光緒三年(1877年)並以工代赈,疏浚玄武湖,修築沿湖堤壩。光緒十五年(1889年) 在鼓樓東北建大鍾亭。光緒十六年(1890年)鋪水西門大街石路,並設下水道。光緒十七年(1891年),爲倉巷大街鋪磚,南京首家客運馬車修造行賢泰公司在成賢街與保泰街之間成立,後在糖坊橋、浮橋、延齡巷、丹鳳街和豐富巷等處也出現了新修造行。到清末南京已有馬車行十八家,有四十余輛馬車可爲乘客提供服務。光緒十八年(1892年),南京重修城牆,並爲十三城門重建城樓。
戰亂期間的逃亡人口陸續回歸故裏,重建家園。據統計,戰亂前南京人口曾達到九十萬,戰亂平息安定後,也僅有二十七萬人。城內民居建築雖然多遭兵火之劫,所幸空間格局未變,街巷尺度都還有迹可尋。居民沿街或沿河重建居宅,數年之間,就大致恢複了戰前的城市肌理和街區面貌,道路也多沿用過去的名稱。但此前的坊、廂編制已無法查考,遂改編爲保甲制,以十戶爲一牌,十牌爲一甲,十甲爲一保。據《同治上江兩縣志》卷五,太平天國亂後,“圖牒散佚,鄉制僅存,坊廂諸名,浸就湮沒。今之甲,古之坊也”。城內依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劃爲四區,可視爲現代城市分區的濫觞。區內分片列甲,東北十八甲,西北二十九甲,東南二十六甲,西南四十九甲。但居民區北界實際只到今廣州路、珠江路一線,再往北人煙明顯稀少,東界只到竺橋至大 中橋即今龍蟠中路一線,不進入駐防城。駐防城內不列甲,城外通濟門廂不列甲,聚寶門廂九甲,三山門廂七甲,石城門廂不列甲,儀鳳門廂八甲。由此大略可知城市居民的分布,仍然保持了戰前南密北疏、西密東疏的格局。
記述晚清南京城市面貌的文獻,《同治上江兩縣志》以外,最重要的當數方志學家陳作霖所著《運渎橋道小志》《鳳麓小志》《東城志略》 及其子陳诒绂所著《鍾南淮北區域志》《石城山志》,不但文字記載較爲准確,而且配有地圖。這五種書所記述的範圍拼合起來,幾乎就是南京老城區的全境。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法國人蓋拉蒂繪制出了南京最早的坐標地圖《江甯府城圖》,准確地標示出南京城郭、山川、道路和建築位置,爲今人了解清末南京城市面貌,提供了一種可靠的依據。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城市建築與人口分布,主要仍集中在南唐宮城以南的範疇內。鼓樓以西、以北人煙稀少。而城內建築依河、依路而建的格局,也相當明顯。更爲重要的是,因爲同治、光緒年間,先後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桢、左宗棠、曾國荃、張之洞、 端方等,都是洋務運動的骨幹,使南京在引進新興工業、實施新式教育、建設新型城市等方面,都能得風氣之先,所以這一次大劫難後的大恢複,不再是簡單的老城重建,而是一種浴火重生。同時,西方列強迫使江甯開埠,中國官方民間積極應對,使城北下關江邊迅速形成新的交通、實業與商貿中心,成爲南京最早的現代化城區,也大大拉開了城市發展的框架,已顯現出現代南京的雛形。
蓋拉蒂繪制的江甯府城圖
在城市建設恢複之初,新興工業就已經進入南京。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李鴻章主持創辦了南京第一座現代化工廠——金陵機器制造局,次年八月竣工。廠址位于聚寶門外西天寺舊址附近,今正學街一號,現南京晨光1865科技創意産業園內。該廠每年經費爲白銀十萬兩,“購機器于外洋,募洋匠爲師,督諸匠制造炮位、門火、車輪盤架、藥彈箱具、開花炮彈、洋槍擡槍、銅帽等項”。投産之際, 有員工、役夫、匠目、親兵約四百人。後幾經擴充,成爲全國四大兵工廠之一,規模僅次于上海的江南機器制造局。
1872年南京金陵制造局外景與內景 約翰·湯姆遜 攝,牛婕 供圖
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加授兩江總督李鴻章爲南洋通商大臣,除負責外交、通商外,還主辦練兵、防務、工業、交通、教育等新政,統稱洋務,被視爲當時國家最重要的事務。同年設兩江洋務局于江甯土街口(今中山東路洪武路口),並于下關設洋務分局。洋務局負責與通商各國往來及交涉事件,江甯開埠後又設金陵關。十年在龍蟠裏惜陰書院設勸學官書局,爲南京最早的學生圖書館。十二年,輪船招商局在下關設立棚廠(簡易碼頭),開辦客運業務。 十三年(1874年)設江甯洋務局于碑亭巷。
清末下關惠民橋
光緒七年(1881年)設江南官電局于金陵機器制造局內,下轄有兩江總督署分局、下關分局等。八年(1882年),津滬電報總局設江甯電報局供民用。同年,南京第一座輪船碼頭在下關江邊建成,輪船能夠直接停泊到江岸碼頭邊,使乘客避免了乘小木劃上下輪船的風險。十年(1884年),金陵制造洋火藥局竣工,位于通濟門外七裏街近五龍橋處,次年又擴建,並疏浚附近河道,以便于運輸。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爲發展海軍,設立海軍衙門。十六年(1890年),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曾國荃經海軍衙門批准,在南京創立江南水師學堂,設駕駛、管輪兩科。這所學校最有名的學生是魯迅先生,他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考入管輪科就讀。校址近挹江門,即今南京中山北路三四六號。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洞提出了修築滬甯鐵路的設想,以爲鐵路是國家的“氣脈”,對農、工、商業的發展都有利。這一主張次年得到清廷批准,因資金困難,采取分段籌築的辦法,清廷撥款白銀五十萬兩,向德國借款二百五十萬兩,先築吳淞至上海的一段。同在這一年,下關江邊又修建了一座公用輪船碼頭,稱接官廳碼頭,俗稱官碼頭,供過往官船及外國輪船停泊,同時也用以抵制英國在下關自建碼頭的要求。
清末下關火車站 據1910年日本出版的《金陵勝觀》,樂淘樂書店 供圖
甲午戰敗,資産階級改良派思想家認識到“風氣未開,人才未備,一切新政自無以實行”,主張變法要從“振興教育、培養人才、啓迪民智”入手,于是積極設學會、辦學校、開報館,開辦面向社會的公共圖書館。
南洋勸業會農業館
金陵大學堂正門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原金陵同文館改爲江南儲才學堂,以培養實政人才爲目的,校址設儀鳳門三牌樓。次年開學,後改爲江南高等學堂,爲南京第一所高等學堂。同年,設立江南陸師學堂,以培養軍事將領人才,校址也在三牌樓。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聯 手創設江楚編譯局,聘著名學者劉世珩、缪荃孫、陳作霖、柳诒徵及羅振玉、王國維等翻譯、編纂新學教科書,局設江甯白下路祁門會館。 二十八年(1902年)底,張之洞再署兩江總督,時僅四個半月,仍以造就人才爲當務之急,籌設三江師範學堂,以培養江蘇、安徽、江西三 省的中小學教師。校址經張之洞選定,在北極閣前原明代國子監遺址上。建築設計參考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藍圖而定,校內建有洋樓五座,有五百四十室的大校舍。三十年(1904年)七月,三江師範學堂正式在進香河畔校舍招生開學,成爲華東地區培養師資的重鎮。三十二年 (1906年)六月,三江師範學堂改稱兩江優級師範學堂,以培養中學師資爲目標。
稍後,南京文化人在兩江總督端方支持下,由著名學者、藏書家缪荃孫主持,在龍蟠裏惜陰書院的基礎上籌建江南圖書館,以七萬余元購下號稱晚清四大藏書家之一的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全部藏書,又用三萬多兩白銀建造起四十四間具有民族風格的藏書樓,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奏朝廷獲准定名,宣統二年(1910年)八月十八日正式開館接待讀者。江南圖書館是我國最早建館的現代公共圖書館之一,而規模和影響則是當時最大的。該館後又購得武昌範氏木樨香館藏書及宋教仁先生遺書等,到民國初年藏書已超過十萬冊。
江南圖書館舊影 南京圖書館官網圖
清朝末年,出使外洋官員,已經接觸到西方的博覽會,中國也曾挑選商品參加世界博覽會並獲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兩江總督端方、南洋新兵督練陳琪赴歐洲考察,返國後奏請在南京開辦南洋勸業會。第二年清廷委員籌辦,並通令各省大商埠成立出品協會事務所,南洋大臣所屬各府州成立物産出品所,南洋群島的泗水、三寶垅、爪哇、巴達維亞、新加坡等地,也紛紛成立出品協會征集展覽品。上海、 南京、兩湖、直隸、廣東等地並成立協贊會進行贊助。宣統二年(1910年)夏,南洋勸業會在南京開幕,堪稱中國舉辦的第一次世界博覽會。
清末鼓樓街及勸業會場 據1910年日本出版的《金陵勝觀》,樂淘樂書店 供圖
南洋勸業會主會場在丁家橋、三牌樓一帶,面積四十多公頃,二十多座館舍分門別類,有中式,有西式,有如園林,有如殿宇,異彩紛呈。會場內外附設有馬戲場、動物園、植物園、劇場等遊藝場所。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這也是南京第一個經過詳細規劃設計的大型現代建築群。南京城內的小火車也因此新增勸業會站(後改稱丁家橋站),以運輸物品,便利交通。會場外並鋪設輕便軌道,每小時發小火車繞場一周。各地送來的展品達一百萬件。展覽持續六個月,吸引中外商旅遊客數十萬人。 勸業會設立五等獎項,評出五千多件獲獎品,出展商品總成交額達數千萬銀元。爲給觀衆提供一個環境優美的遊覽休憩場所,同時又在附近城牆開辟豐潤門(今玄武門)以通玄武湖。這也是玄武湖成爲現代公園的肇端。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