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錦囊
過去10年裏用公積金投資的會員中,超過八成投資者獲得的回報,低于把存款留在公積金普通戶頭賺取的利息,更有45%的投資者蒙受虧損。副總理尚達曼日前指出,造成投資者虧損的一大因素,是個人行爲偏差(Behavioral bias)。
本期《理財錦囊》帶你了解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決定的常見行爲偏差到底有哪些?
研究表明,人類天生就有不少習慣性行爲偏差。安聯投資(AllianzGI)資本市場和研究全球主管馬涵義(Hans-Jorg Naumer)在《成功投資者的七個習慣》報告中指出,投資者要養成的第一個習慣,就是了解並克服自身的行爲缺陷。
近年來興起的行爲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就通過結合心理學與金融知識,闡述那些難以用純經濟理論解釋的“非理性”行爲,其中包括投資者的行爲偏差,如下所列:
■偏安傾向(Status quo bias)
偏安傾向指的是投資者安于現狀,不願改變,即便現狀未必是最好的情況。例如,許多投資者只願意把多余資金存入儲蓄戶頭,或是投資貨幣基金,而不願用來投資股票或債券,因爲這樣會改變現狀。
聯昌國際股票經紀林偉傑指出,偏安傾向不只發生在投資者身上,也可能影響證券分析師。當市場傳出新消息,必須重新分析形勢時,分析師可能要花很長時間來修改他們此前做出的預測和評估,因爲他們不願改變。
“每當所投資的公司發布重要信息時,投資者就應重新評估現有投資計劃,這樣才能不受偏安傾向幹擾。”
■框架偏差(Framing)
投資者沒有收集足夠資料,視野被少數信息構成的框架限制。這個框架不足以讓他們看到整體局面,也無法找到替代産品,或是了解另一面的資訊。
馬涵義說,投資者往往根據一個産品的短期表現來做決定,並沒有分析這種局面可以持續多久,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投資者中常見的“本地産品偏好“(Home bias)就是框架偏差的一種表現。“例如,德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德國股票所占的比重,往往高于這些公司的市值在全球市場的比重。這導致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程度偏低,也讓他們看不到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
■現成偏差(Availability bias)
人們更容易被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所影響,相信眼前看到和聽到的現成資訊,而不是用統計學知識去思考問題。比如說,如果看到新聞報道股市大跌,許多人都被套牢,投資者也不太敢在此時進場。現成偏差容易令投資者反應過度,無法客觀地分析情況。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就是在提醒投資者不要盲從大流,在任何時候都要理性、冷靜、有主見。
■印證偏差(Confirmation bias)
人們在分析資料時,往往只關注那些能夠印證他們看法的信息。假如將一份給予某只股票“中立”評級的分析報告交給兩個對該股持相反看法的人,看漲的投資者更容易記得報告中印證其看法的正面信息,而看跌的投資者更容易記得報告中的負面觀點。
林偉傑指出,這種思維偏差除了會讓投資者選擇性地搜集資料,還會影響人們如何解讀資料。
比方說,如果投資者認爲經濟將在接下來兩年保持強勁,可能會將“庫存過剩”的情況解讀成前景向好、生産商囤貨以應付未來需求。而認爲經濟將繼續低迷的人,則會認爲庫存過剩顯示目前的需求量低,可能導致公司進行削價並影響其毛利。
“要正確地解讀庫存過剩,人們必須將各類數據納入考量,並謹記不要被個人偏見影響。”
■沉沒成本錯誤(Sunk cost error)
當一只股票總是在虧錢時,投資者可能會因爲過去在這只股上傾注的金錢或精力,不願正視現實,轉換投資對象。馬涵義說,印第安人有句諺語“如果馬死了,就下馬”,投資者應該學習這種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不要被已經沉沒的成本影響。
他說:“我現在還會碰到一些在千禧年後以60或80歐元高價購入股票的投資者,他們仍在等待股價回到那時的高位。如果他們早點抛售手頭股票,轉而購買更多元化的德國或歐洲市場股票,賺取的回報已足夠彌補損失。但十幾年來,他們一直錯失了這筆收入。”
上述偏差其實都是普通人常見的思考和行動方式。馬涵義認爲,行爲偏差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了解自身思維定式,在做投資決策時避免陷入這些行爲偏差的圈套,努力做出理性選擇。
設“自查清單”審視投資行爲缺陷
馬涵義提出設立“投資者自查清單”,幫助投資者審視自身投資行爲缺陷,作出更理智的投資決定。以下是清單中的部分建議:
■收集和你看法相左的資訊,並與能夠“唱反調”的人對話。這會避免你陷入自我印證。
■你審視投資世界的“窗口”,是否足夠讓你在不同投資選項中做決定?你是否受某些特定事件形成的小框架影響,而無法看到更大的局面?
■在作出重要決定前,先冷靜一個晚上,並問自己:通常會在情緒影響下做出什麽行動?是否高估自己的能力?現在是否受某個特定市場趨勢或收益影響?有沒有考慮過與自己意見相反的資訊?
■是什麽讓你在股票賠錢時選擇繼續持有?是因爲當初購買時的價格?還是你重新計算過這只股在未來的收益?問問你自己,我現在還會再買這只股嗎?
■自律很重要。定期檢討個人財務資産,有助于避免在蒙受損失時出現“鴕鳥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