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會壓制對我國政府的批評,但也不會允許我國司法在言論自由的幌子下遭诋毀。新加坡駐英國最高專員符祺霞,以此駁斥《經濟學人》有關新加坡缺乏言論自由的指控。
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不久前刊登一則題爲“Grumble and be damned”(“抱怨並受譴責”)的文章,文章以三人針對公積金示威,結果被控公共滋擾罪行而且罪名成立爲例,說明新加坡政府容不下異議分子的批評。
文章也指出,罪成的其中一人韓慧慧,曾以無黨籍人士身份在2015年參加大選,但她因被法庭罰款超過2000元,五年內不可成爲國會議員。
三人不是批評政府而被控是硬闖特需兒童表演區擾民
符祺霞撰文反駁,說明三人不是因爲批評政府被控,而是因爲他們硬闖一群特殊需要兒童的表演區,導致孩子們受驚嚇。
2014年9月27日,韓慧慧與同樣曾參加2015年大選的博客鄞義林主辦“還我公積金”集會,在芳林公園遊行、大喊標語及揮舞旗幟等,幹擾基督教青年會的活動。
符祺霞在刊登于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回應中說,新加坡人能自由地接觸到各種信息和使用互聯網,包括能接觸《經濟學人》和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的內容。“我們不會壓制對政府的批評,但也不會允許司法在言論自由的幌子下遭诋毀,我們不會保護充滿仇恨或具誹謗意味的言論。人們可以到法庭去捍衛其誠信,並糾正不實的指控。參政的反對黨員曾成功這麽做。”
符祺霞也以英國脫歐、美國與歐洲的選舉說明,民衆對領導人,包括記者和媒體在內的體制以及民主制度的信任已受損。相反的,國際調查顯示新加坡人相信他們的政府、司法、警察乃至媒體。
她說:“在任何一個國家,言論自由都不是絕對的。當這方面的權利延伸到假新聞、誹謗或仇恨言論時,社會必然付出代價……新加坡不能自稱是其他地方的榜樣,但我們希望能夠制定對我們自身最有益的制度。”
警方上周也回應了國際通訊社路透社一則有關抗議水費上漲示威的報道。針對該報道稱,有六人在2014年因爲針對強制性儲蓄計劃示威,被控公共滋擾罪行,警方解釋六人是因爲在毗鄰演說角落的草地滋擾公衆而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