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養血氣
絕大多數女性要經曆月經、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過程,即經、孕、産、乳。這四個階段中會耗損大量氣血,因此,調養氣血對女性來說尤爲重要。中醫認爲:女性要維系經、孕、産、乳的正常,血是必不可少的物質。
現代女性大多承擔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負擔,如果不注意調養,很容易出現氣虛、血虛,甚至氣血兩虛。
如何看一個人是否血氣足?
氣虛:自汗,頭暈耳鳴,疲倦無力,氣短懶言,舌淡脈弱。
血虛: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皮膚幹燥,毛發枯萎,指甲幹裂,手足麻木,心悸多夢,健忘,唇甲色淡,舌淡脈弱。
若氣血不足,則以上兩種症候都會出現。有些氣血兩虛的女性還可能出現月經量少、月經延期或閉經等月經失調的症狀。
但值得注意的是,氣血兩虛跟貧血不是一回事。貧血是西醫概念,只要我們做一個全血分析,報告結果就可以明確是否貧血。
而氣血兩虛是一個中醫證候,只要參考上述症狀基本可以診斷了。氣血兩虛的人去做全血分析,結果可能是完全正常的,但也可能異常,即氣血兩虛合並貧血。
四大穴位揉一揉
1
月經前
合谷穴、太沖穴
合谷穴別名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桡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即是穴。
太沖屬足厥陰肝經,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合谷、太沖四穴合稱爲四關穴,是人體經脈氣血運轉的關鍵通道。把合谷和太沖四個穴位合在一起用,我們稱爲“開四關”。關是指身體氣血運轉的關口,也就是說,當氣血運行到特定關口的時候我們要把它打開,就像打開電燈開關一樣。這四個部位就是打開開關的部位,所以具有調節全身的功能。經前按摩這4個穴位有利于經血疏泄。
2 月經後
三陰交穴、血海穴
三陰交,穴位名意指足部的肝、脾、腎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故名三陰交穴。三陰交在內踝尖上直上3寸,約4橫指處,按壓有一骨頭爲胫骨,此穴就位于胫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血海屬足太陰脾經,爲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處。屈膝,在大腿內側,髌底內側端上兩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即是穴。
經後按摩三陰交、血海可以起到健脾益血,調肝補腎的作用。
上述穴位,可以指腹輕輕按揉,每個穴位5分鍾,或用艾條懸灸10分鍾。
男性要排濕
很多男性吸煙、飲酒多,喜食肥甘厚味、燒烤冷飲之品,加上工作繁忙、缺乏運動等,容易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停聚,聚濕生痰,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所以,調查發現,男性患者多見濕熱質和痰濕質。
有痰濕證或者濕熱證的人有哪些表現?
常有頭暈、神倦乏力、肢體沉重、食欲不振、胸悶、有痰、腹脹,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或排泄不暢,或大便黏滯不爽,舌苔白膩。
若有熱,可見黃膩苔等症狀,濕多或熱多表現還有差異。
要改變這些狀態,我們平日裏需注重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調整,飲食上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健運脾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蓮藕等。
五大穴位摁一摁
1
內關穴
此穴具有甯心安神的作用。
位置:位于手腕橫紋上兩寸,在手腕上兩筋之間,即在桡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使用拇指或食指按揉內關穴,每次兩分鍾,注意手法輕柔,可兩手交替進行,有刺激感即可。
2 中脘穴
此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
位置:位于上腹部,肚臍向上4寸,即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可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並攏,在中脘穴做推揉加輕微的按揉,每次操作2分鍾~3分鍾。
3 足三裏穴
此穴可調養後天之本,補中益氣。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胫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按壓時使足三裏處産生酸脹感爲宜,每次按壓5分鍾,每分鍾可按壓20次左右。
4 陰陵泉穴
此穴具有排濕健脾的功效。
位置:位于小腿內側,胫骨內側下緣與胫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在此穴做按揉操作,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操作兩分鍾,以有酸脹感爲宜。
5 條口穴
此穴具有調理胃腸,清熱利氣的功效。
位置:位于犢鼻下8寸,小腿前外側當距胫骨前緣一橫指處。用拇指按揉條口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操作2分鍾~3分鍾,以産生酸脹感爲宜。
來源:健康報醫生頻道微信公衆號
文: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婦科主任 黎小斌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臨床部 任雪松
編輯制作:夏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