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而小寒節氣養生其實是有些原則的。
【小寒養生: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爲“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出現。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飲食保養,滋補防寒】
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髒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爲宜。
雪節氣雖已數九寒天,人們大補特補無可非議,但進補當中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元代《飲食須知》強調:“飲食,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所以在進補時不要被“五味之所傷”,青年人更應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補。
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鳝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爲好。
推薦一個適合于小寒食用的羊肉食療方——當歸生姜羊肉湯
具體做法是: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及調料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爲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炖煮1~2小時,食肉喝湯。此方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方中當歸能補血、養血,其味辛香而略有甜味;生姜能溫暖脾胃而散寒,其味辛辣而能矯正羊膻之氣;羊肉能補脾腎陽氣,補益虛弱之體,故能達到冬日溫陽補虛和祛寒作用,不失爲一道藥食兩用的良方。
另外,普通百姓家常用羊肉炖白蘿蔔,適當加入調料,也可成爲冬日餐桌上的佳珍。羊肉單味入食,則可采用爆、炒、烤、燒、醬、涮等多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羊肉系溫補之品,在感冒發熱期間,或體內濕熱壅盛者、患痰火、瘡瘍者應禁服;孕婦不宜多食。
【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幹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爲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在此節氣裏,患心髒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爲,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綜合自人民網-生命時報、南方日報、家庭醫生在線、濟南時報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