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消息,3 月 8 日,有網友爆料,自己在天貓超市購物時,遇到了大數據殺熟。具體情況爲,同一個鏈接的相同産品,88VIP 會員的價格竟然比普通用戶還高,要知道開通 88VIP 會員至少也要花費 88 元。隨後網友找客服核實情況,得到的回複竟然是“ 88VIP 本身價格就是高的呢”,這回答也是讓人十分意外。
網友拿出新證據
網友表示,新用戶專享優惠券倒也無可厚非,畢竟大家都是從新用戶變成老用戶的,可是,對于天貓官方回應中解釋 的“新人專享價”在商品頁面上沒有被正常顯示,導致一部分用戶産生了同一款商品價格不同的誤解,網友們認爲天貓有“敷衍”之嫌,所以拿出了一些新證據,希望天貓給出更爲合理的解釋。
據微博用戶爆料,購買相同的産品旁氏米萃潔面乳,自己的價格顯示 24.9 元,另一位博主顯示 21.9 元,不常用的小號顯示 14.9 元。如果小號是新人價格,那麽爲何另外出現了 24.9 元和 21.9 元的不同價格?
那麽,究竟什麽是大數據殺熟?
雷鋒網了解到,所謂大數據殺熟,直白的說就是利用大數據對熟人進行利益宰割,通俗來講,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
最直接的方式是“看人下飯碟”,根據用戶身份、浏覽習慣、所用設備、消費曆史等畫像消息,進行個性化定價,比如視頻平台的會員服務針對蘋果和安卓設備來差異化定價;再比如電商平台發現你購買高端商品越多,就可能給你定高價、少折扣。
間接方式則會根據用戶搜索、浏覽、購物車操作等行爲的動態因子,判斷其購買能力/購買欲望/決策習慣,進行臨時價格調整,在價格動態變化的産品/服務平台上比較多見。
而電商平台目的是要讓用戶花更多錢獲得同樣的商品/服務,實現利益最大化。
那麽,大數據殺熟事件究竟是如何演變而成的?
據慕課網介紹,從本質上看,大數據殺熟的技術原理就是大數據。即通過對用戶基礎數據、行爲數據等進行分析之後,能夠爲每一位用戶勾勒出一個大致完整的數字畫像,包括用戶注冊及個人信息、地理位置、消費記錄、搜索習慣等等,然後基于用戶畫像就可對用戶進行精准識別、歸類,並通過推薦算法開啓個性化推薦,且對消費能力高、消費意願強的用戶展示更高的價格,來賺取更多的利潤,這背後就涉及到用戶的個人隱私問題。
也就是說,電商平台之所以會被懷疑是大數據“殺熟”,就是因爲他們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而這種“ 數據霸權”爲他們掌握用戶畫像又提供了證據,因此,消費者們懷疑其大數據“殺熟”也不是不無道理。
一方面,平台手握海量數據,對個人生活軌迹以及消費偏好精准畫像,讓個人無處藏匿;另一方面,平台可以有所隱瞞,只以“有限真實”示人,天平的不對稱性讓用戶的安全感也大打折扣。
所以,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反制大數據殺熟呢?
如何反制?
如上文所說,大數據殺熟最大的隱患在于運營商及平台掌控著用戶的個人隱私。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安全隱私意識,減少在平台上的個人信息泄露。
對此,有知乎網友建議:
1、購物前在多個平台比差價,僞裝自己是價格敏感型用戶;
2、通過多個設備(安卓和 IOS )以及多個賬號(自己和好友)進行價格驗證;
3、養成定期清理緩存的習慣;
4、刻意改變購買或搜索習慣,即反用戶畫像;
5、關閉 Wi-Fi 自動連接
6、必要時關掉 App 數據許可
但是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在一段時間及一定程度上“迷惑”大數據,但終歸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想要徹底解決,一是要消費者多多舉報,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進而從法制角度做出管控;二是需要企業的“Do not be evil”。
正如人民日報曾針對大數據殺熟現象的評論所言:“技術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術的貪欲”,既要求擁有技術者不丟失克制的美德,更應構建與大數據發展相適應的消費權利觀念。畢竟,面向萬物互聯的未來,大數據的深度利用與廣泛共享是無法扭轉的趨勢,無論是通過大數據營銷快速撮合交易,還是依靠大數據分析完善社會治理,數據正在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換個角度說,當大數據無孔不入,也要謹防數據規則遠遠落後于數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數據王國”濫用數據權力。只有保證普通用戶數據權利與平台數據權力間的大致平衡,才能爲大數據的長足發展,贏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間。”
最後,雷鋒網想問下大家,你遇到過哪些大數據殺熟的情況?
附天貓官方回應原文:
針對網友反饋的商品價格問題,我們進行了緊急排查,抱歉讓我的大兄弟 88VIP 躺槍了。
我們一直都爲天貓超市新用戶提供首筆訂單的“新人專享價”,並在相應商品頁面有專門標識。
天貓 3· 8 活動期間,“新人專享價”標識在商品頁面上沒有被正常顯示,導致一部分用戶産生了同一款商品價格不同的誤解。目前,該問題已經修複。
在天貓超市,88VIP 用戶始終可以在結算時獲得 9. 5 折優惠。絕不存在所謂大數據殺熟。
爲我們的失誤向大家道歉!我去跪鍵盤了。
天貓超市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