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代號】“將死”行動
【英文名稱】Operation Checkmate
【媒體稱呼】北歐突擊戰
【密級】機密
【發起者】英國突擊隊
【運作進程】1943年4月28日-5月15日
【目的】突襲挪威豪格松船只
【背景】
“將死”行動。爲這次行動而集結的突擊隊由1名軍官和來自第14(北極)突擊隊的其他6名士兵組成。
第14(北極)突擊隊于1942年底成立,應聯合行動總部主任路易斯·蒙巴顿的要求,在北极圈内开展行动,以满足对挪威进一步袭击的需求。第14(北極)突擊隊由E·A·M·韦德伯恩中校指挥,由两支部队组成:
一支(劃船)部隊,共有9名軍官和18名其他專門從事小船作業的官兵;
二支部隊,共有6名軍官和22名其他專門從事越野滑雪和爬山的官兵。
特別是用于攻擊克裏格斯馬林以及德國用來攻擊盟軍北極護航隊的挪威空軍基地。
在“將死”行動中,被選中參加突襲的人來自第一(劃船)部隊,由7名北極突擊隊隊員組成。指揮官是英國皇家海軍志願預備隊約翰·戈德温中尉,原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突击队的其他成员包括:
1名英國陸軍中士維克多·约翰·考克斯,由第12突擊隊執勤;
2名皇家海軍中士阿爾弗雷德·约翰·罗和哈罗德·希斯科;
3名皇家海軍海員內維爾·亚瑟·伯吉斯、基思·馬約爾和安德魯·安东尼·韦斯特。
他們的任務是攻擊奧斯陸的德軍航運船只。
在豪格松,科佩維克乘獨木舟進入港口,在船殼上安裝“林佩特”水雷。
【行動經過】
1943年4月28日,“將死”行動出發。突擊隊員被機動魚雷艇運過北海。
抵達挪威海域後,他們在博克恩島上建立了巡邏基地,隨後機動魚雷艇離開他們返回英國。突襲隊只剩下一條小漁船和他們的獨木舟。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機動魚雷艇能在晚些時候返回,並將其運回英國。
突擊隊得到了兩艘獨木舟來執行任務。戈德溫中尉和伯吉斯是其中一個船員,另一個是由馬約爾和韋斯特駕駛。他們的計劃是讓“眼鏡蛇”號在黑暗的掩護下,在距離目標不遠的地方移動,然後用獨木舟靠近目標,安裝“林佩特”。
他們設法擊沉了1艘德國M5207掃雷船——一份被繳獲的德國文件顯示,“一些德國輪船在奧斯陸和科佩維克沉沒”。這份報告涵蓋了在這次行動中沉沒的船只和奧斯陸犯罪團夥在奧斯陸毀壞、沉沒的船只。
【後續】
隨後,這兩艘獨木舟返回了“眼鏡蛇”號所在的位置。
與此同時,剩下的3名士兵在挪威平民的幫助下,把它轉移到了更安全的內陸地區。然後,這兩艘獨木舟向西駛往厄特島,在那裏他們等待乘坐山地車。
“眼鏡蛇”號已被移到更遠的內陸,試圖把它修好,但不得不被它的隊員留下。
1943年5月14日,也是在挪威平民的幫助下,德國軍隊和警察進行了廣泛的搜查,厄特島上的4個人在等待運回英國的途中最終也被全部抓獲。他們最初是被關押在格裏尼監獄,在那裏接受審訊。
15日,特戰隊員被移交給安全部門並被送往德國的薩克森堡集中營。
所有參與“將死”行動的人都穿著制服被捕,應該被當作戰俘對待。然而,1942年,阿道夫·希特勒颁布了突击队命令,规定所有被俘的突击队,无论是否穿制服,都要在审讯后不久处决。
在薩肯豪森集中營,來自“將死”行動的士兵們被迫穿上德軍的測試軍靴,每天遭受在鵝卵石上行進30英裏(48公裏)的折磨。這是明確違反《日內瓦公約》的行爲。
1945年2月2日,大限到了,除馬約爾和羅外,該小組的5名成員在薩克森豪森被處決。
在隊長戈德溫被行刑之時,他設法把射擊隊指揮官的手槍從腰帶上奪下來,將其擊斃,然後自殺——但是,因爲沒有上級官員目睹了這一行爲,因此戈德溫不能授予勳章。然而,他的勇敢在(死後)信件中被提及。
馬約爾和羅被轉移到貝爾森集中營。
馬約爾于1945年4月7日被處決。
羅最後一個死于斑疹傷寒。
1945年4月,在普利茅斯海軍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考克斯在布魯克伍德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羅也在樸次茅斯海軍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希斯考克在下斯托夫特海軍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伯吉斯在查塔姆海軍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韋斯特也在普利茅斯海軍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
1945年10月9日《倫敦公報》上的引文關于戈德溫寫道:“在1942年至1945年期間,一名戰俘被德國控制在挪威,後來又被關押在德國奧蘭尼堡附近的薩克森豪森。”
11月9日,戈德溫的遺書中被追述到,“在挪威,後來在奧蘭尼堡附近的薩肯豪森,1名戰俘被德國人控制時,他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鼓舞人心的榜樣。”1942-1945年,他在樸次茅斯海軍紀念館被紀念,樸次茅斯海軍紀念館是海軍服役的紀念館之一,但沒有墳墓。
【關聯性】
“將死”行動屬于特種行動,本身沒有行動序列。
但是,“將死”行動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主要是英國軍方)在挪威海岸進行的12次突擊行動中的最後一次。
【影響】
突擊隊用“林佩特”雷炸沉了1艘船,是對德國人及英國軍方的最大影響。
【評論】
總體而言,“將死”行動除了更多地展現了突擊隊員們的英勇之外,激勵英國人士氣,軍事意義不大。從特戰隊的全部行動來看,小打小鬧爲主,雖然也有一定的成果,但對打擊德國人的軍事力量及意志,沒有太大的幫助。
盡管如此,人們在1947年4月22日追悼馬約爾時,曾提到“從1943年他被俘虜到在貝爾森逝世期間,在德國人手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堅毅和決心。”仍然表達了民衆對于普通士兵刀口舔血勇氣的高度贊賞。可越是如此,越反映出指揮官們的膽怯與愚蠢。
【代號說明】
“將死”,是象棋術語,意指把對手的主帥逼入死角。
由于本行動的目標十分有限,因此代號更多是就事論事罷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爲堅定“曆史脈動”爲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