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曆史地理的朋友,應該不會不知道馬六甲海峽。這個海峽雖然不起眼,但和太多的曆史事件及人物聯系在一起。
自公元4世紀起,來往中國、印度和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船只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此時,馬六甲海峽還只是一個區域性的“海上通道”。
1403年,鄭和奉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之命,“往谕滿剌加,贈送其國王禮物”。這裏的滿剌加就是馬六甲。當時,馬六甲的開國國王拜裏迷蘇拉非常高興,“遣使隨慶(尹慶)入朝貢方物”。來往馬六甲城必然會經過馬六甲海峽。
16世紀初,新航路開辟後,葡萄牙航海家開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線。葡萄牙的觸角進一步向東延伸,並且通過馬六甲圍城戰,逐步染指馬六甲海峽。
19世紀中後期,隨著蘇伊士運河的貫通,從歐洲到東方的航路大大縮短,來往馬六甲的船只驟然增多。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重新被認識,成爲列強爭奪的對象。
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曆來是海權大國的必爭之地。必爭之地看似美好,可一旦和利益聯系起來,便有了殖民與血腥。
剛才我們講到,最初控制馬六甲及海峽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之後是荷蘭人,荷蘭人之後則是英國人。英國人直接將馬六甲與槟城、新加坡合組爲“海峽殖民地”。“海峽殖民地”一開始只是二級殖民地,隸屬于英屬印度下的馬德拉斯省。後來,由于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越來越突出,英國人便進行直接管轄,勢力逐步擴大到整個馬來半島。
此時,英國的海洋政策已經調整,重心也由單純的版圖擴張,轉換到東方貿易,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取經濟利益便成了首要追求。英國人善于控制任何一個殖民地,更不要說那條狹長的馬六甲海峽了。馬六甲海峽成爲英國全球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戰後,海峽殖民地解散,海峽沿岸的國家相繼獨立。馬六甲兩岸的國家形態發生改變。現在控制海峽的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三個國家。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國家中,新加坡國土面積最小,發展得最好;馬來西亞居中,發展得也不錯;土地面積最廣的印尼發展得反而最差。
新加坡的發展和英國的海峽殖民地有直接關系。一開始,新加坡還只是人迹罕至的海島,英國人直接統治後,新加坡開始崛起,迅速成爲東西方貿易中心,並取代了傳統城市馬六甲的經濟地位。
新加坡位于六甲海峽南口,優勢顯而易見。整體來看,馬六甲海峽是西北寬東南窄,西北端寬度達到370千米,而東南端的新加坡海峽僅爲37千米,所以新加坡在整個海峽中呈扼守之勢。加之,馬六甲海峽東南口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峽東側,可以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輪。相反,海峽西岸,也就是靠近印尼的那一側,則沼澤和淺灘遍地,並不是適合大型船只的停靠。
綜合來看,新加坡就是馬六甲海峽的精華所在。經由馬六甲海峽,無論從東向西航行,還是從西東航行,新加坡是無可替代。新加坡成爲船只停靠補給中轉的重要地點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知道,海峽是上天賜予的共同資源,一般是免費通行的。新加坡依靠地利發展轉港貿易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當然,新加坡崛起的因素很多,扼守海峽無疑是它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