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中國到底要向新加坡學什麽?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曾經提出:向新加坡學習。那究竟要學校新加坡哪些獨到之處呢?筆者接著和你唠~
動口不動手
“戰場”就是“談判桌”
新加坡長期地處在反華的包圍圈中,周邊的環境及其複雜,一些國家,把新加坡誤以爲是“第三個中國”,一些美國人居然把新加坡當成一個中國的城市。
前越南總理範文同曾經說,越南的華人,我們對他們再好,他們的心都是向著中國的。因爲他們的祖先,已經把他們身上烙上“中國印”。新加坡的一些周邊國家,經常因爲對中國的仇恨而遷怒新加坡。
如何處理好與“鄰居”的關系,新加坡的原則是:君子動口不動手,要文鬥不要武鬥,“戰場”就是“談判桌”!世界上沒有談判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沒有必須要經過戰爭才能解決的問題。
“談判桌”上解決不了,可以經過國際仲裁或者法院判決,可以說仲裁或者法院是“談判”的最高形式,反正就是不能發生戰爭。好戰必亡、不戰爲勝!說到底,新加坡的這些經驗都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
新加坡獨立後,也曾經與周邊國家關系緊張,如在一些島嶼問題上,與馬來西亞産生沖突。
在軍事實力上,有人說新加坡是東方的以色列,面對一些糾紛,新加坡完全有實力用軍事來解決,新加坡的軍費開支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裝備一流。
武力拿下有爭議的小島如探囊取物,但是新加坡就是“不動武”,堅持用談判解決問題,雙方如果談不攏,就請“國際裁判”,即使判決對新加坡不利,新加坡也完全遵守執行,新馬對于有爭議的小島,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來解決的。
還有新馬鐵路,分家後留下許多“後遺症”,談了幾十年,有些問題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那就不著急慢慢談。
爲了防止糾紛,雙方談判的協議,有的還報聯合國備案,如新馬雙方的供水協議,就報聯合國備案,如果發生爭議,就請聯合國來仲裁。
新加坡也曾經發生過一件事,一位印度尼西亞公民在新加坡挑起民族矛盾,在新加坡鬧事,新加坡果斷判處該人死刑。印度尼西亞進行“抗議”。並且把軍艦開到新加坡的家門口進行
“威脅”,新加坡堅持原則,對該犯執行死刑,事後,李光耀親自去印度尼西亞“訪問”,冰釋前嫌。
對強國美國,也不是沒有原則的“一味討好”,美國雖然在新加坡有駐軍,但是如果美國人違反了新加坡的法律,也要繩之以法。
曾經美國一家著名的媒體,報道說新加坡有“家天下”的“嫌疑”,新加坡果斷把美國媒體告上法庭,結果美國媒體敗訴賠款道歉。
還有一位美國人,在新加坡的一輛汽車上“塗鴉”,被判處“鞭刑”,美國總統來求情也不行,照樣鞭刑。
沒有敵人的新加坡
充滿愛
在新加坡,中國投資的企業與美國的駐軍井水不犯河水;蔣介石名字命名的學校和鄧小平的塑像同在;台灣國民黨的領導人和新中國的領導人在這裏握手,海峽兩岸多次會談在新加坡進行。
因爲朋友的“敵人”也是朋友,所以新加坡做到了全世界沒有“敵人”。
讓新加坡充滿愛。新加坡一大部分是中國人,還有小部分的馬來西亞人和印度人,印度人的皮膚比較黑,可以說介于黃種人和黑人之間。不同的人種之間,基本上沒有民族矛盾,只有友愛。
人們在新加坡的街頭很少看到警察,小區看不到保安,單位沒有門衛,大學基本上沒有圍牆、沒有群體上訪、沒有要飯的人;在公共場所,經常可見國家領導人和普通老百姓一樣,住組屋、排隊購物、乘坐公交、遊玩公園。
在這裏, 人們分不清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含義;黃種人和黑人、白人都是一家人,全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 。
今天在新加坡,封資社(主義)共建花園城市;黃白黑(人)同享白雲藍天。真正實現了和諧社會這個目標。
在前三十年,新加坡一直被看作“英美帝國主義在亞洲的代言人”、“美英帝國主義的走狗”;在後三十年,新加坡又成爲了“中西文化結合的典範”、“中國學習的楷模”。
其實,不論前三十年後三十年,新加坡都沒有改變,鄧小平當年號召中國向新加坡學習沒有錯,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也沒有“新意”,港台和新加坡都差不多,她們都是四小龍之一。
新加坡的經驗說到底就是一句話:和爲貴!李光耀有句語重心長的話,我們都是從廣東、福建下南洋的中國人,新加坡能夠做到的,中國一定也能做到,肯定會比新加坡做的更好!
所以新加坡的華人不得不多次重申:我們不是華僑,我們是新加坡國籍的華人。
東風和西風
在新加坡實現大一統
新加坡外交上最重要的是與馬來西亞的關系,我在新加坡生活時,根本分不清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的報紙、電台,水都要從馬來西亞進口,1945年二戰勝利後。
世界進入“冷戰”階段,形成東西方兩個陣營,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東風吹戰鼓擂 ,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其實,東風 、西風也可以“和平共處”,不需要誰壓倒西誰。當今世界成爲一個地球村以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謂開放,就是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開放。
對社會主義國家以及一些亞非拉的第三世界國家,是不存在開放的,因爲他們都是“同志加兄弟”,如果開放四十多年了,還在天天喊打到美帝國主義、打到日本帝國主義;還是只有這幾個老朋友,那就是開放的失敗!
在來新加坡之前,以爲新加坡是一個“全盤西化”的國家,來了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全盤西化”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很大,這麽小的地方只有700多平方公裏,不如中國大部分縣的面積大,中國許多縣的面積超過1000多平方公裏,這裏卻有中國的廟宇260多座。
當今世界成爲一個地球村以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光耀把中華的傳統文化,看作新加坡的立國之本,他用儒家思想治理新加坡 ,整個社會把社群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個中西文化相結合的典範。
在新加坡的政治犯,只要誓言放棄暴力就應該獲得釋放,新加坡從獨立到建國幾十年來,沒有殺一個政治犯。
李光耀說過:“什麽對我們最重要,首先是人民的幸福,然後才是民主式的規矩和程序”。
在新加坡有中國廟宇幾百座。天天都在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深入人心,全國尊重老人、愛護兒童蔚然成風,國家鼓勵子女和老人一起居住,鼓勵子女盡孝,並且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倡鼓勵人們這樣做。
在新加坡的著名公園裕華園內,豎立有孔子塑像,以及中國傳統的民族英雄,如:關羽、嶽飛、鄭和、林則徐等等民族英雄的塑像,公園內還設有中國傳統的12屬塑像,隨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
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內還專門設立“孔子學院”,宣傳推廣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人們經常燒香拜佛,歌舞升平。唱的是解放前的老戲,聽的是港澳台的新歌,幾乎看不到大陸的文化産品。
1994年,李光耀在接受美國雜志《外交》訪問時說:
“美國人對亞洲同西方的價值觀辯論很感興趣,我卻談的是儒家理論,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凡是使用漢字系統,儒學經典流傳的國家,
都深受儒學價值觀的影響,而散居在東南亞的近2000萬名華裔,所推崇的也是儒家思想。”
李光耀說:“沒有所謂的亞洲模式,但是東南亞儒家社會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會,有著根本差異。儒家社會相信個人脫離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個社會,而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
新加坡依賴家庭的凝聚力、影響力來維持社會秩序,傳承節儉、刻苦、孝順、敬老、尊賢、求知等美德。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産力的人民,推動了經濟增長。”
作者:田柏強,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現旅居新加坡。
♡ 深度好文 | 只因這件事,中國倒退的10年繁榮了新加坡~
♡ 新加坡防控疫情的 “難點”與“對策”♡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不記前仇原諒日本,原因竟是……
精彩活動預告
2月20-3月27日 鎖定直播間
新加坡萬事通推薦搜索房産教育留學吃喝玩樂
1 新元 =4.8785 人民幣1 人民幣 =0.2049 新元(*截稿前更新)
加個“星標”,不錯過新加坡萬事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