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近年來凱利板的定位日趨模糊,它吸引了不少本地中小企業挂牌,嚴格來說,一些公司並非處于高增長階段。這些公司一般擁有多年的經營史,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決定通過上市來進一步打響品牌和融資擴張。隨著新加坡交易所四年前推出主板最低交易價0.20元的要求,一些主板公司也選擇轉戰凱利板,凱利板因此出現了高增長公司和業務面對挑戰的公司並存的現象。
本地即將迎來開年的第一個首次公開售股(IPO),精密加工制造與供應商傑緯特科技(GVT)三天後(23日)將在凱利板(Catalist)挂牌。
2018年的最後一個IPO,則是醫療科技公司Biolidics,也是在凱利板挂牌。
從2014年開始,本地的IPO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凱利板。2014年,凱利板的IPO數量首次超過主板的IPO,接下來的四年都出現同樣的情況。
有公司在本地上市是好消息,但是不少凱利板的IPO沒有公開售股,即便有,供申購的數量也少。
有人開玩笑說,去自動提款機申購新股的人數,恐怕比到麥當勞排隊買限量版吉蒂貓玩具的人還少。
2007年推出的凱利板是由保薦機構(sponsor)協助監督的交易板,瞄准的是增長階段公司。由于增長型公司規模尚小,凡事講究速度,在凱利板挂牌讓公司決策人能夠更快地做決定和采取企業行動,不必動辄召開特別股東大會。
不過細看之下,近年來凱利板的定位日趨模糊,它吸引了不少本地中小企業挂牌,嚴格來說,一些公司並非處于高增長階段。這些公司一般擁有多年的經營史,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決定通過上市以進一步打響品牌和融資擴張。
此外,隨著新加坡交易所四年前推出主板最低交易價0.20元的要求,一些主板公司選擇轉戰凱利板,凱利板因此出現了高增長公司和業務面對挑戰的公司並存的現象。
專家建議新交所 不准主板公司轉凱利板
企業治理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麥潤田和國大學生賴君楊日前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新加坡交易所不要允許主板公司轉到凱利板。這主要因爲從主板轉到凱利板的多家公司的各方面表現都沒有好轉,恐怕影響凱利板的吸引力。
從交易所的角度來看,主板公司的水平參差不齊,太多的蚊股(指少于0.20元的股票)不利于主板的形象。
此外,公司的股價和市值大縮水後,要進行並購脫售愈發困難,數額不大的一項交易就得召開特別股東大會。
凱利板公司融資並購或脫售,相對靈活,同時也獲得保薦機構監督。
隨著市場環境的轉變,一些挂牌公司的業務走下坡路。1980年代的硬盤業公司一度是市場寵兒,如今市值只剩當年的一小部分。這個現象不局限于新加坡,科達、諾基亞、雅虎、JCPenny、博德斯(Borders)這些品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如果業務走下坡路,但公司仍願意盡力扭轉乾坤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他們的確應該獲得多一次機會。
不過,對于投資界和有意上市的公司而言,凱利板的定位已不明確,它爲高增長公司提供平台的初衷被淡化了。它是否還是那個要吸引高科技公司的平台呢?
除了打造凱利板,過去幾年新交所也通過其他途徑,大力吸引新興科技公司前來上市,例如推出“兩級投票制股份結構”(dual-class shares)。
新交所也和多個業者合作,如衆籌募資公司Crowdonomic Media、普華永道(PwC)的創投中心、網上融資平台Capbridge等,支持起步公司的融資,希望有朝一日這些公司發展壯大後會選擇在新交所上市。
至今,新交所吸引到的新興科技公司仍屈指可數,去年的名單包括安易永投(Ayondo)和思騰控股(Synagie),但對大多數股民而言,這些公司名氣小,導致上市後股價表現不佳。
吸引新興科技公司上市 金管局兩舉措非常少見
爲了吸引新興科技公司考慮來新加坡上市,政府不惜下“重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將推出一項7500萬元的新加坡資本市場津貼(Grant for Equity Market Singapore,簡稱GEMS),包括爲來新上市的公司提供津貼,抵消部分上市費用。新興科技領域的公司可獲津貼頂限爲100萬元。
此外,當局也爲證券行提供津貼,鼓勵聘請更多股票分析師來分析中小市值股。
這兩個舉措相信是市面上非常少見的。
上市津貼對于原本就考慮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小企業來說,確實吸引人。有些公司上市發股只爲融資幾百萬元,但在IPO上的花費就超過100萬元。
問題是,這筆津貼對于正物色上市地點的公司有多大吸引力?
據市場人士透露,香港的上市費用可比本地高出一倍,一部分是因爲香港的租金和專業人士的薪金較高。這也許說明,在公司考慮的諸多因素中,上市費用的考量比重並不高。
此外,上市津貼不包括上市後每年的交易所和專業人士費用。據悉,主板的一年挂牌費用爲10萬至20萬元;凱利板的爲3萬至10萬元,另加6萬至10萬元的保薦費用。
有股民擔憂,如果一家公司沖著津貼來上市,那這只股還值得買嗎?
倒是第二項措施,即爲分析師薪金提供部分津貼,長遠下來可能會提振中小市值股的交易量和市值。
不過由于當局只提供一年至兩年的津貼,本地中小市值股的分析報告會不會增加,還是未知數。
據了解,隨著修訂版“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導”(MiFID II)推出後,金融機構不可把交易服務和研究報告打包起來賣給基金和投資公司。這直接導致市場對研究報告的需求減少,使到一些分析師的飯碗不保。
分析師多傾向于分析大市值股,在賣方(sell-side)分析市場,大家甯可一起錯,也不要獨自對。若看過“The Big Shot”這部電影,就知道和市場唱反調會面對巨大壓力。
中小市值股本身流動性低,可能長期被低估,分析師若看好它,但股價遲遲不起,恐怕會壓力重重。
一家凱利板上市公司提及,屢次請分析師來了解公司轉型計劃,但就是沒有人有興趣寫報告,即便是公司要付費請人寫報告都難。
積極維權股東(activist investor)或許可扮演推動中小市值股的角色之一。
這類投資者購買上市公司的顯著股權,通過行使股東權益影響公司的決策,例如呼籲公司派發多余現金爲股息,甚至是提出發展策略來提升公司價值。
由于關乎自身的資金,這些投資者勢必會深入進行研究,並積極推動公司轉變。
他們若能在本地股市中尋到“寶”,股民們相信會另眼看待本地股,進而推高估值,吸引企業考慮本地的IPO市場。
然而,這也不是短期內能解決問題的靈藥,提振本地的IPO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