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中國蘇州的周昂,3歲時就隨父母移居我國。從年幼時對撈魚生、大寶森節等本地節日傳統感到新奇有趣,到如今熱愛本地美食、口音也變得“新加坡化”,20多年來已習慣這裏的生活,讓她最終選擇入籍新加坡。
最愛到小販中心享用本地美食,說話時很自然地加入“啦”和“咯”等新加坡式的語氣詞,在中國出生的周昂不論口音還是生活習慣,都像是個道地的新加坡女孩。
今年27歲的周昂出生于中國蘇州,3歲時就隨同父母從中國移居新加坡,幾乎整個童年和成長時期都在本地度過。
她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在本地就讀,畢業于南洋小學、南洋女子中學校及華僑中學(高中部),之後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如今在黃廷方綜合醫院泌尿部門擔任外科醫生。
接受《聯合早報》訪問前,周昂剛好和家人在整理舊照片,它們記錄了許多她在新加坡的“第一次”,而母親也不禁走上回憶的長廊,敘述著周昂有趣的童年經曆。
其中讓她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新加坡慶祝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周昂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撈魚生,聽媽媽說,那時候我非常激動、非常開心,因爲撈魚生是新加坡的一種傳統,而當時在中國是沒有看到的。”
周昂首次感受到新加坡的多元種族文化,則是1995年體驗了大寶森節的節日氣氛。舊照片中就還有她和父親在一座印度廟前的合影,以及她享用著印度圓形脆餅(papadum)的畫面。“那時家裏就住在實裏基附近,還記得當天聽到家樓下熱熱鬧鬧的,我就下樓看了一整天。後來父母還帶我去小印度,吃咖喱魚頭和買花環之類的。”
周昂的父母都是永久居民,當她還在念書時,全家人每逢學校假期就會到中國探親,但她開始工作後就比較忙碌,探親的次數逐漸減少,現在每兩三年會到中國一次。
她說,家中一開始還有較濃的中國傳統特色,例如母親會做一些較具中國口味的飯菜,但他們移居新加坡至今已20多年,這些傳統也逐漸融入了新加坡文化。她笑說,現在家裏准備的飯菜已非常新加坡式,母親甚至學會了如何烹煮印度咖喱。
她憶述,當年爲了讓年紀還小的她熟悉本地環境,父母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她到不同的鄰裏、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參觀,了解本地文化與國人的生活習慣。
因此,從小就心系新加坡的她從醫學院畢業後約一年,便申請入籍新加坡,並在2017年獲得新加坡公民權。
周昂認爲,自己從小在新加坡長大,從幼兒園起就天天唱國歌和念信約等,所以從未把自己當成外來人,選擇入籍新加坡也是順理成章的過程。
提到自己哪方面最“新加坡化”,周昂馬上回答說:“我的口音!沒有人聽得出我是從中國來的,不論是我講話的方式、口音或生活習慣等,都是非常道地的。”
和許多新加坡人一樣,周昂也熱愛本地美食,一到周末就會到小販中心用餐,而每個種族的佳肴她都喜歡,但最愛吃的還是福建面。
家中除了周昂已是新加坡公民,她的弟弟周楊(22歲)也計劃在畢業後申請入籍新加坡。周楊在新加坡出生,目前是永久居民並已履行國民服役,他和姐姐一樣考上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現在已是三年級生。
自小立志當醫生 盼爲本地醫界做出貢獻
小學時期當義工所得到的滿足感,讓周昂立下了當醫生的志願,成爲新加坡的“正式成員”後,她更想爲本地醫界做出更多貢獻。
周昂小學時到老人院當義工,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從那時候開始,她便一心想服務社會和大衆,並認爲能夠透過當醫生實現這個心願。
中學時期的一場運動會上,有一名同學不幸昏倒,當時是聖約翰救傷隊成員的她因學習過基本的救傷技能,馬上很鎮定地上前施救。
“我還記得當天回到家後,我很激動地跟媽媽分享了這個事件,而這也讓我更堅定要成爲一名醫生,因此努力讀書考上醫學院。”
周昂現在如願以償在黃廷方綜合醫院泌尿部門任職,她每天早上7時開始巡視病房,之後到門診部看診,或到手術室參與各種外科手術。
當記者問她是如何度過今年的農曆新年時,她笑說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醫院,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如果大家都去過年了,那病人該怎麽辦?”
爲與病人更有效溝通學基本馬來語和方言
盡管工作時間長並且辛苦,周昂的言語之間仍流露了醫者的專業及對病人滿滿的關心。爲了能更好地與病人溝通,她還學會了一些基本的馬來語和方言。
她平時在醫院裏也會和外籍護士和同事分享本地的工作及生活習慣,例如介紹他們可以到哪裏找本地美食,協助他們適應及融入新加坡社會。
她兩年前成爲新加坡公民時,許多病人和同事聽到這個好消息後,都對她表示歡迎,並爲她感到高興。
加入新加坡這個大家庭後,周昂覺得自己當醫生更任重道遠,她更希望今後能成爲一個傑出的女外科醫生,爲新加坡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本特約內容由通訊及新聞部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