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的元宇宙去年迅速爆紅,科技與互聯網企業大頭都一直挂在嘴邊,至今依舊是市場最火熱話題。
然而元宇宙到底是什麽?是小說概念還是嶄新科技?它會在什麽地方出現?
本期《悉看大勢》揭開元宇宙的神秘面紗,探析它背後潛藏的無限可能。
2021年被公認爲元宇宙(metaverse)的元年,如今它更是市場最火賽道。
美國社交媒體巨頭面簿去年10月搶占先機更名爲Meta Platforms,引爆企業及投資者對元宇宙的熱議。面簿創辦人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讓元宇宙覆蓋全球10億人,實現千億美元經濟規模,提供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洞悉元宇宙的無限可能,豈止紮克伯格一人。
今年1月18日,微軟宣布以687億美元(927億新元)收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公司(Activision Blizzard),以進軍手機遊戲和元宇宙市場。這相當于微軟過去五項最大交易的總和。
更早之前,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Satya Nadella)已向外界表達他對元宇宙的關注,他在去年11月微軟年度大會Ignite上說道:“元宇宙不僅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積極參與其中的方式,從工廠廠房到會議室。”
具有17年曆史的美國遊戲開發商Roblox去年3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招股計劃書中提及元宇宙,因此被稱爲“元宇宙第一股”。該公司推出的遊戲創作平台被視爲最接近元宇宙的平台,它讓每個玩家創建自己的數碼身份進行社交,在平台上所獲得的虛擬貨幣Robux,甚至可以與真實貨幣交換。
說到底,什麽是元宇宙?爲什麽會突然爆紅?
實際上,元宇宙並沒有一個標准定義。追根究底,美國作家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裏首次提及元宇宙,描繪人們在虛擬世界裏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化身,整個體驗是沉浸式的。
虛擬世界活動中 獲前所未有“真實”體驗
在紮克伯格看來,元宇宙不只是遊戲,而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階段形態,讓人們在虛擬世界的活動中獲得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
微軟對元宇宙的觀點,是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持久、穩定連接的數碼世界,讓物理世界中的人、物、場等要素與數碼世界共享經驗。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李白金融學院院長白士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直言:“我覺得今天沒有人能准確判斷元宇宙最終的形態,就像之前我們都不知道也難准確預測互聯網的發展。”
在他看來,元宇宙爆紅除了資本短期炒作之外,一方面是疫情加速社會虛擬化,“居家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科技的提升與融合創造了可能,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及商機。
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秘書長張苑青認爲,疫情持續蔓延及電子遊戲風靡帶動元宇宙的崛起,非同質化代幣(NFT)的興起更釋放了商業機會,它確保元宇宙內有一個可運作的商業模式。
簡單來說,NFT是使用區塊鏈技術驗證的獨特資産所有權的代幣。它不可僞造,不能相互替換,可以用來代表獨一無二的東西,如數碼藝術收藏品、數碼音樂、虛擬房地産、遊戲資産、代幣化奢侈品。
對于已掌握先進科技的公司而言,元宇宙躥紅無疑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中國頂尖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東南亞區域總經理黃華瑜坦言:“我們之前其實並不知道元宇宙這概念,但已開始在做相關技術的平台,這些都已運用,成爲現在互聯網框架,未來成爲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除了虛擬現實(VR)技術平台之外,他說,公司也開拓數碼化方式,以3D影像重建現實場景,合作對象包括博物館、大型數據中心及工業公司。
科技公司VIZZIO是目前本地極少數涉及元宇宙技術發展的業者。它以英偉達(NVIDIA)創建虛擬世界的軟件Omniverse爲標杆,致力降低3D重建的技術門檻,讓企業和消費者迅速分享各自內容。
該公司創辦人李新福說,元宇宙整合了所有技術,爲公司接下來發展鋪平道路。他說,現在的電腦和處理器完全可以做出一比一的“城市克隆”,即便足不出戶,也能四處環遊。“我們希望能成爲整個大行業裏的搬運工,讓你很容易生産3D內容。”
在李新福看來,要體驗元宇宙無須依賴猶如“雞肋”的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頭盔,靠網絡浏覽器就能夠實現。
元宇宙萌芽中 初長成需多年
當面簿和微軟等科技巨頭都在爭相開發元宇宙時,這股熱潮已順勢延燒至各個領域,龐大的市場規模更是不容小觑。不過市場人士強調,元宇宙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距離真正落地可能還要多年時間。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到2024年可能增加至8000億美元(1.07萬億新元)。
如今,從零售消費到汽車交通等各領域企業也都趨之若鹜,抓緊在元宇宙市場布局。
例如,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去年12月底申請注冊新商標,打算制造和銷售虛擬商品,包括電子産品、家居裝飾品、玩具、體育用品,以及個人護理産品。
耐吉(Nike)也注冊新商標准備將旗下的人氣鞋款數碼化,並與Roblox合作推出3D虛擬遊戲空間Nikeland。
在今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許多參展企業都在蹭元宇宙的熱潮。韓國現代汽車在會上提出新理念“Metamobility”,認爲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發展後,未來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界線將模糊化,汽車、空中交通等各種通勤工具,都將成爲接入元宇宙世界的智能設備。
然而,元宇宙什麽時候能夠到來?難道真如外界戲言“萬物皆可元宇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策略師士丹利(Edward Stanley)指出,各大企業正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元宇宙,然而當所有元宇宙之間可以相互操作,一個真正的元宇宙才會誕生。“這將需要多年時間達至跨企業協作,讓用戶能夠無縫經曆數百萬種體驗,並隨身攜帶他們的數碼化身和財産。”
新加坡區塊鏈協會聯合會長謝福來受訪時表示,他相信元宇宙終究會到來。不過,盡管科技迅速發展,用戶估計還要三至五年時間才能獲得身曆其境的元宇宙體驗。以硬件來看,虛擬現實(VR)頭盔目前還很笨重且要價昂貴。
除了技術障礙,他認爲元宇宙發展也將面對監管及網絡安全挑戰,許多使用案例還未受到現有法規約束,特別是網絡3.0用戶如何托管自己寶貴的數碼資産,包括加密貨幣和NFT。
全球逾四成人口 准備迎接元宇宙
不過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分析師團隊認爲,全球超過四成人口已准備好迎接元宇宙,當中Z世代將是推動元宇宙的主力軍。
他們指出,世界上目前僅有少數實物連接上網,元宇宙將加速推動萬物數碼化。許多現實世界中的實物都能以數碼孿生(digital twin)在元宇宙出現,包括建築、家具、電器和汽車。“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世界幾乎所有資産都已數碼化。一旦數碼化及記錄在區塊鏈上,這些資産所有權的轉讓變得更快、更透明。”
競賽場百家爭鳴 誰能出線仍未可知
在元宇宙這場競賽之中,當前正處于百家爭鳴狀態,誰會成功出線仍是未知數。
不過市場人士看好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領域蓬勃發展,社交媒體和遊戲將是元宇宙最快落實的應用場景。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預期,VR和AR領域對全球經濟貢獻到2025年可達4760億美元,比2019年增逾九倍,到2030年則可增至1.5萬億美元,並將創造2336萬份就業機會。
全球互聯網用戶中 九成使用社交媒體
星展集團首席投資官侯偉福旗下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指出,全球互聯網用戶之中,九成使用社交媒體。以面簿爲例,該公司每月用戶達35億人,若公司成功向所有用戶推銷價格實惠的AR頭盔及引進虛擬世界,意味著全球近半數人口跨入元宇宙。
富瑞金融集團分析師團隊認爲,Roblox和Epic Games等遊戲公司所創造的多人遊戲已成爲豐富的社交網絡。另外,分布式大陸(Decentraland)和沙盒(Sandbox)更以區塊鏈技術爲基礎創造遊戲平台,讓玩家可以在平台上創造或獲得資産,並可以轉移至其他虛擬世界或現實世界。
作爲一名投資者,要如何在元宇宙部署?
FSMOne.com股票和挂牌基金研究部股票分析員林裕榮指出,面簿、蘋果、谷歌和迪斯尼等知名企業已涉足元宇宙領域,以追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這些公司的收益穩定,在其他領域具有成熟業務。
選股缺乏信心可考慮 元宇宙主題挂牌基金
若投資者對選股技巧缺乏信心,則可以考慮以元宇宙爲主題的挂牌基金(ETF)。例如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挂牌的Roundhill Ball Metaverse ETF和Fount Metaverse ETF,它們的總資産管理規模(AUM)達7億3130萬美元和870萬美元,每年開支比率(expense ratio)爲0.75%和0.7%。
以Roundhill Ball Metaverse ETF爲例,該基金追蹤Ball Metaverse指數走勢,該指數五大成份股包括面簿、微軟、英偉達(NVIDIA)、Roblox及視頻軟件開發商Unity 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