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這一天,潮汕人風俗要吃七樣羹,寄托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羹,一般指濃湯或蒸出來的食物(譬如雞蛋羹)。但七樣羹的“羹”,意思不同,蔬菜,潮州話叫羹菜,所以“七樣羹”也叫“七樣菜”。七樣菜,具體哪七樣沒有固定菜單,根據市場供應和個人喜好,家家搭配略有不同,但不外就是春菜、大菜(芥菜)、厚合、青蔥、青蒜、生菜、芹菜、韭菜、菠菜、茼蒿、芥蘭等青顔色蔬菜。
圖源:網絡“深利”潮州美食館老板蔡華春先生告訴我,本地潮州人也把七樣羹稱爲“七樣青”,每年初七,深利都會推出七樣青。蔡華春說,春菜(存財/春回大地)、青蔥(聰明/沖勁)、青蒜(精于算數)、芹菜(勤勞)、生菜(生財)這五樣是基本的,另外,他還加入了茼蒿(通好)和蘆筍(路路順利),構成七樣。蔡瀾與蔡華春合影七樣菜很少放蘆筍,這可能是深利的獨家配方。厚合菜不易購買,難保鮮,能碰上當然好,缺了它也無妨。春菜是一定要有的,喜迎春天的到來,可以說春菜是七樣菜裏的“統帥”。我在江淮地區長大,對潮汕及南方名目繁多的蔬菜所知甚少,記得第一次在潮州禦寶吃到春菜蘿蔔排骨湯,“驚爲天人”,覺得春菜介于芥菜和上海青之間,微苦回甘,滋味悠長。七樣菜有焖和炒兩種做法,蔡華春說,本地做法以炒爲主。也有店家加入三層肉與七樣菜一起炒。以前生活相對清苦,肉,大概象征富裕,平民百姓都希望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現在不同了,過年吃了一肚子油水,到了年初七,吃一碟健康的七樣菜也是清理一下腸胃,起到耗脂減肥的效果。上海及蘇浙皖地區,大年三十除夕夜會吃一道素什錦,也稱“十香菜”。最近讀了一本美食書《蔣公獅子頭》,作者是蔣介石好友奚炎的兒媳嚴裘麗。書裏記錄了很多奚家私房菜,就包括這道“十香菜”。 十香菜的食材有:冬菇、木耳、黃豆芽、胡蘿蔔、芹菜、冬筍、黃花菜(金針菜)、香幹、菠菜、芫荽、豆皮、雪裏蕻等,不像七樣菜嚴格規定要七樣,十香菜不一定要十樣,七八種也行,取十香菜的名字,是寓意十全十美,討個口彩。南方人做菜比較精致,十香菜是一道很費功夫的菜,所有菜要切成細絲,不能一鍋炒,要每樣單獨炒,最後再混合拌勻,淋上麻油。因爲每樣蔬菜性質不同,所含水分及纖維不同,所以火候及用油量也應不同,單獨炒會不失各自的香味和甜美。這道菜,北方也有,北京人稱“炒鹹什”,南北過年都有一道素什錦,是一桌葷菜裏的一盤清香。我在老家合肥過年,年夜飯一定有這道素什錦,以前是母親做,母親老了是姐姐做,我們家會加上油炸過的花生米,給這道軟綿綿的素菜平添一股口感的勁道。(本文作者何華,本科畢業于複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著有散文集《因見秋風起》《試遣愚衷》《買金的撞著賣金的》《老春水》《一瓢飲》《南洋滋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