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8年,鄧小平和李光耀握手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自問自答道:“我在想,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而我出生在中國會怎麽樣?我敢肯定你將是新加坡的領導人。但是如果我在中國,我很可能走到半路就被人推開了。我能走到一半就不錯了。”
李光耀用“激將法”激勵鄧小平
李光耀祖籍廣東,有深厚的中國情緣,更把鄧小平視爲偶像。1978年11月,鄧小平首次對新加坡開展爲時兩天的訪問。在世界外交史上,沒有建交的國家的兩國領導人就實現互訪,這是罕見的。
對于此次鄧小平的訪問,李光耀給予高度重視,並破格接待。在新加坡相關新聞報道中,鄧小平出訪身份是國務院副總理,但新加坡方面是以總理的規格接待。
而且,一般總理或者首相來新加坡訪問,李光耀很少親自到機場迎接。但鄧小平來了,李光耀親自到機場迎接。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李光耀到機場迎接
正式會談時,內閣會議室裏,新加坡幾個重要的領導人和部長面前都沒有煙灰缸,只有鄧小平這一邊有,而且是兩個。因爲李光耀知道,鄧小平的煙瘾很大。會談前,他特地破例說:“鄧小平抽煙就讓他抽。”
巧合的是,鄧小平曾讀過一篇報道,知道李光耀對煙很敏感。會談兩三個小時裏,他一支煙都沒有抽,煙灰缸裏沒有任何煙蒂。有人問:“鄧先生,你煙瘾那麽大,能憋得住嗎?”鄧小平笑著說:“不能忍也是要忍,因爲我知道李光耀先生對煙很敏感。”
訪問期間,鄧小平向李光耀提出要參觀當地的小康之家。于是,李光耀派出新加坡外交部長李炯才帶著鄧小平前往大巴窯,這是新加坡最早的公共居民區,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
70年代的新加坡
鄧小平走入一戶人家,一進門,打開冰箱,看到裝滿了雞、鴨、豬肉什麽都有,吃驚地說:“你們小康之家很富有啊!爲什麽,同樣是華裔,爲什麽你們這樣富有,我們這樣窮?”
反觀70年代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物資匮乏,急需一場巨大的變革,讓人們過上安穩幸福,這是鄧小平日思夜想的事情。
在此之前,鄧小平已經有了改革開放的初步構想。這些見聞,鄧小平讓更加堅定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
這次訪問,鄧小平對新加坡的快速發展,産生了深刻的印象。當天的晚宴上,鄧小平帶著翻譯坐在李光耀的身邊。鄧小平說:“祝賀你!”李光耀詫異地說:“爲什麽?”
鄧小平說:“你把新加坡建造成了一座花園城市。我去法國馬賽留學時,曾路過這裏,當時這裏還是個髒亂的地方。
李光耀謙虛地說:“這只是一個小國,一個很小的成績而已。凡是我們能做到的,你們都能做得更好。我們是沒有土地的南華農民的後代,而你們有知識分子,有最傑出的人才,有詩人,有藝術家。我們都是目不識丁,沒有田地的。沒辦法和你們比較。”
鄧小平聽完沉默不語,繼續吃飯。他從來沒有忘記李光耀的這一番話,這是個挑戰。
鄧小平離開新加坡時,李光耀親自把他送去機場,來也迎接,去也歡送,都是親自出馬,這在新加坡往後的外交活動裏面,都是罕見的。
鄧小平和李光耀
1980年11月,李光耀帶著夫人、女兒訪問中國。那時候的中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的新階段。11月11日,李光耀再次見到鄧小平。他對鄧小平的尊敬、親切和友善溢于言表。
兩年多以來,中國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本土、乃至整個世界都有巨大的改變。這時候,李光耀更加堅定地認爲:“鄧小平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
這次訪問,李光耀告訴鄧小平:“中國四個現代化的成功,對整個亞洲及東南亞的新加坡都有好處。中國繁榮了,各國就多了一個好的貿易夥伴。”
鄧小平坦誠地說:“有的國家認爲,東南亞的真正威脅來自中國。這個問題應弄清楚,否則不可能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中國地方這麽大,人口這麽多,還要人家的地盤幹什麽?”
會見結束後,李光耀攜妻女遊覽中國的大好河山。在北京參觀周口店猿人遺址時,新加坡副總理說:“你的祖先就是從這個洞裏爬出來的。”李光耀回嘴道:“你的祖先也未必不是從這個洞裏爬出來的。”
1992年,鄧小平一路南下,在那裏做了著名的講話,結尾他說:“出國去看看,並且要向各國學習,特別是要向新加坡學習,他們有良好的社會紀律,和良好的社會秩序,我們會做得更好。”
1992年,鄧小平南方巡視
鄧小平這一席話說明,14年前李光耀偶然說出的那句話,他一直銘記在心。他接受了讓中國從落後走向繁榮的挑戰,這是一個政治家的雄心和鬥志,受益的是億萬中國人民。
2009年,李光耀接受采訪,主持人問:“你在31年前見鄧小平時,甚至用‘激將法’講述新加坡成功的故事,說中國可以做得更好。”李光耀笑著說:“那是我靈機一動的一句話,他沒有忘記我的挑戰。”
鄧小平沒有忘記李光耀提出的挑戰,他帶領著中國人民大刀闊斧的改革,把一個嶄新的中國,帶到了世人面前。
1992年,鄧小平南方巡視
鄧小平逝世,李光耀沉痛哀悼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辭世,消息一經傳出震驚了全世界。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新聞媒體爭先報道這一消息。那一天,所有的新聞都繞不開一個名字:鄧小平。
各國華人、華僑得知鄧小平逝世的消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哀思。人們稱贊鄧小平創造的偉大成就,稱他是:“海內外所有炎黃子孫心目中的偉人”。
東南亞城市國家新加坡,連日來天空時而晴朗無雲,時而陰雨連綿。可是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大雨傾盆,人們紛紛自發來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悼念一代偉人鄧小平。
李光耀,新加坡內閣資政,在靈堂設立的第一天就走進大使館,沉痛哀悼鄧小平,並發布悼文:“鄧小平是世界領袖中的巨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拯救了12億人口。”
李光耀
據統計, 2月22日,新加坡大使館的吊唁人數就達到3000多人,這一龐大的數字令人感動。人們對鄧小平的這份哀思已經超越了國家和民族,不分國界,是普通人對一位偉人最單純的敬仰,直抵人的內心深處。
而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自2月20日起,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設立靈堂,接待前來吊唁的華人、華僑,一個又一個身影湧進領事館,川流不息。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表緊急聲明,他說:“對中國卓越領導人鄧小平的逝世深表悲痛,對其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
聲明中還說:“鄧小平在中國最令人振奮的一段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滅的烙印,他將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自己的國家。不僅他的國家將永遠銘記這位中國現代化和經濟騰飛的設計師,而且國際社會也將緬懷他的偉大業績。”
聲明發布後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21日,聯合國總部大樓保持靜默。來這裏工作的人們注意到,大樓外的聯合國國旗降半旗,世界人民都在懷念一位功勳卓著的中國領導人。
1997年2月27日,聯合國會議,與會人員爲鄧小平默哀
約翰·布利恩,一位在聯合國工作了23年的保安人員,他感慨道:“雖然每個國家元首逝世,聯合國都會降半旗致哀,但許多總統的名字一般人都叫不出來,但我知道中國這位領導人的名字叫鄧小平。”
與此同時,連續多日召開的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參會人員都會默哀一分鍾,以此悼念鄧小平。
2月22日,安南來到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駐地,再次哀悼鄧小平。在悼唁薄上,他寫道:“鄧小平的逝世,不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對整個世界都是巨大的損失。人們將永遠懷念他。”隨後,他目不轉睛地凝望著鄧小平的遺像,默默緬懷。
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獲知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後,即刻發表聲明,稱:“鄧小平是世界舞台上一位非凡的人物。由于鄧小平果斷的確立了對外開放政策,在當今國際事務中,中國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著主要的作用。”
美國前總統布希則表示:“當我獲悉鄧小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時,我爲中國人民失去這樣一位偉大領袖而深感悲痛。我非常敬佩他,也敬佩他爲中國創建的豐功偉績。”
鄧小平逝世的第二天,俄議會下院國家杜馬召開全體會議時,與會人員起立默哀一分鍾,悼念鄧小平。
而在歐洲,對鄧小平的懷念同樣強烈。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第一時間致電中方,對鄧小平逝世表示誠摯的哀悼。電文中說:“獲悉鄧小平去世,甚爲悲痛。鄧小平作爲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將永遠爲人民懷念。”
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傳來,英國前首相希思的心情十分悲痛。他說:“鄧小平逝世,我非常悲痛!他有過充實、有富有建樹的人生。”
那段時期,亞洲華人、華僑對鄧小平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爲中國失去一位傑出的領袖,中華民族失去一位領路人,世界各國失去一個偉大的朋友而深感惋惜。
消息傳到日本,在日本引起劇烈反應,日本政要陸陸續續到中國大使館吊唁。20日上午11點鍾,一位73歲的老人步履蹒跚來到使館吊唁大廳。他向鄧小平的遺像三鞠躬後,戴上老花鏡,工工整整地在吊唁薄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人們看到落筆才知道,這個是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竹下登曾多次訪問中國,與鄧小平有過數面之緣,他動情地說:“鄧小平逝世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導人,對我個人來說,則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
人們將永遠懷念鄧小平
1997年2月24日,鄧小平遺體火化儀式將在北京舉行。這一天,中央各領導人來到301醫院,和鄧小平告別,並一路護送他的遺體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
301醫院南樓的小禮堂一派莊嚴、肅穆的氣氛。禮堂裏布滿鮮花,寄托著人們對鄧小平的哀思。
禮堂最上方的橫幅上寫著:“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永垂不朽。”橫幅正下方懸挂著一幅鄧小平的遺像。
鄧小平的遺體安臥在鮮花和常青松柏中,安然熟睡著,身上蓋著一面鮮豔的中國共産黨黨旗,4名人民解放軍禮兵恭敬嚴肅地站著,守護首長的遺體。
鄧小平夫人卓琳和子女敬獻的花籃安放在遺體旁邊,花籃的緞帶上寫著6個醒目的大字:“我們永遠愛你。”國家領導人和各界人士敬獻的花圈擺放在送別室裏。
上午9點整,國家領導人胸前佩戴白花,手臂挽著黑紗,來到送別室,伴隨著哀戚婉轉的哀樂聲,依次走到鄧小平遺體前鞠躬告別,一面向卓琳和子女握手,一面進行親切地慰問。
9點28分,8名禮兵戰士緩緩擡起鄧小平的靈柩,邁出平緩的步伐走出送別室。9點31分,靈車開出醫院,向八寶山公墓開去。當靈車啓動時,大家莊嚴地站立著,向靈車投去最後一眼。
從301醫院到八寶山,只有短短兩公裏。而此時沿途的長街上已經人山人海,10萬人民群衆井然有序地站在道路兩側,送別鄧小平。
人民群衆送別鄧小平
頭頂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公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與這位偉大的領導人告別。寬闊的街道褪去了往日的喧囂,悲痛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
10萬名送別群衆中,有些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只爲最後一次向鄧小平致敬。所有人胸前戴著潔白的花朵,靜靜地站立在初春的凜冽寒風中。每一個人的無聲哀嚎,回蕩在遼闊的天地間。
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周曾铨指著旁邊同學們手中的橫幅:“再道一聲小平您好”,回憶道:
1984年,在小平同志檢閱國慶35周年遊行隊伍裏,北大生物系學生們舉起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道出了師生們的心聲。13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時,卻已是在爲他老人家送行的隊伍中了…….我們北大師生,說不盡對小平的熱愛之情,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學生突然舉起“小平您好”的橫幅,歡度國慶
9點45分,靈車緩緩駛出玉泉路口,就要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人群中時不時傳來哭泣的聲音,有人高舉“小平同志您走好”的橫幅,或者舉著鄧小平的畫像,鄧小平照片的報紙,久久注視著靈車離開的方向,不願離去……
送別偉人,柔腸百轉。靈車遠去後,不少人把胸前的白花摘下,放在路旁的松柏樹上,一棵棵常青樹,瞬間變成花海,是滿載著思念和懷念的海洋。
9點51分,靈車到達八寶山革命公墓,放在第二告別室,國家領導人們向鄧小平作最後的告別。
第二天,鄧小平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鄧小平的親朋好友以及黨政屆代表們,共計一萬人參加追悼會。
鄧小平追悼會
追悼大會會場主席台的正上方,寫著“鄧小平同志追悼會”8個大字的橫幅高高挂起。會場中央擺放著一幅5米多高,黑色鑲框的鄧小平彩色巨幅遺像,兩旁是大型花環,還安置著16顆常青樹和冬青。
遺體旁邊放著鄧小平的骨灰盒,骨灰盒上蓋著黨旗。卓琳和子女們敬獻的花圈擺放在骨灰盒前,6名人民解放軍持槍肅立著,站在左右兩側。
禮堂二樓懸挂著黑底黃邊白色橫幅,上面寫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同志永垂不朽!”
主席台兩側和大禮堂外的中央大廳,擺放著各民主黨派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界群衆以及鄧小平家鄉敬獻的300多個花圈。
10點鍾,追悼大會正式開始,全場一起默哀三分鍾,由500人組成的軍樂團演奏著哀婉的音樂。
這一悲壯的場景,經電視轉播,傳到千家萬戶。億萬人一片靜默,含淚飲泣。與此同時,中華大地上笛聲哀鳴,震人心魄。
在鄧小平生前惦記的土地上,香港和澳門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悼這位偉人。800多輛香港中華巴士汽車上,點綴著白花和黑絲帶。澳門計程車司機鳴笛,以此來悼念鄧小平。
3月2日上午,卓琳和子女捧著骨灰、遺像離開懷仁堂,靈車來到西郊機場。11時25分,專機向藍天飛去,81歲的卓琳捧著骨灰,舍不得將它撒向大海。她一遍一遍念著鄧小平的名字,過了許久才松開手,把骨灰和花瓣抛向大海。
卓琳捧著鄧小平骨灰,痛哭不已
女兒鄧榕手捧著爸爸的骨灰,不舍地說:“爸爸,您回歸大海,回歸自然,您的遺願得到實現,您安息了吧!”
海浪席卷了骨灰和花瓣,哀悼斯人已逝。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李光耀被稱爲“小舞台,大人物”。
而鄧小平,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在這個大舞台上,管理一個大國,所面臨的問題之多是不言而喻的。但鄧小平圓滿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爲如此,他去世很多年之後,人們仍然受益于他提出的偉大決策,仍然記得他對于國家和人民的承諾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