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6日訊(記者錢箐旎)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今日在北京發布《2019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回顧了2019年上半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以及全球銀行業運行情況,展望了2019年下半年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全球銀行業發展趨勢。
關于全球銀行業發展形勢,《報告》認爲,2019年以來全球銀行業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實體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主要經濟體銀行業繼續呈現分化發展的態勢。中國銀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風險控制能力保持穩健,競爭力持續提升,貸款結構繼續優化,服務實力經濟能力不斷增強,整體質量和經營效益大體維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啓程十周年之際,全球銀行業在中國大陸之外的人民幣業務取得長足發展,但與中國實體經濟、金融市場體量和國際社會的需求量比較而言,海外人民幣業務發展空間依然巨大。《報告》認爲,未來,我國銀行業海外人民幣業務將主要著眼于粵港澳大灣區、倫敦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並逐漸向其他市場擴展。
具體來看,一是加大粵港澳大灣區布局力度,推動特區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銀行業應將大灣區作爲戰略布局重點,積極探索區內的人民幣業務機會。可爲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人民幣債券發行承銷以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等服務;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國際金融中心及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有利地位,設計及開發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産品,滿足高淨值客戶的跨境投資需求。
二是深耕倫敦、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加強人民幣離岸産品研發及創新。英國和新加坡作爲中國之外深度、廣度最好的兩個離岸人民幣市場,對發展人民幣業務最爲積極。中英兩國之間的金融市場開放已經取得“滬倫通”等關鍵突破,新加坡在打造人民幣投資理財方面決心很大,因此兩地離岸人民幣業務面臨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地,在未來金融市場開放擴大和境內外金融市場傳遞加強的背景下,人民幣的波動性可能增加,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彙率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跨國銀行業應利用這兩個市場的獨特優勢,積極研究開發人民幣投資理財工具、衍生品交易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研究利用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在相關國家和地區推出更多的做市交易。
三是由點及面,推動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人民幣業務發展。不同于香港、倫敦、新加坡、盧森堡等成熟國際金融中心,衆多新興市場地區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不僅面臨制度、法規、市場及配套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存在地緣政治風險、反洗錢監管風險等特殊情況。因此,對這些地區需要明確頂層設計,激發市場力量。加強政策溝通與合作,以增進雙邊本幣使用爲目標,以貿易往來及直接投資等實體經濟爲基礎推進人民幣使用。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