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怨(中)的兩個兒媳婦成爲她的得力助手。
在閩南,患上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患者全身皮膚長出紅色水泡,病發時痛苦萬分,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在翔安區馬巷鎮老街內,有一位善于“抓蛇”的女中醫,雖然她目不識丁,且腿部殘疾,但是30多年來,她治好的患者上萬人,有患者從香港、澳門,甚至新加坡等地慕名而來。
這位女中醫是獲得“中國民間中醫藥特技人才”稱號的蔡怨。本期,《走街串巷話馬巷》老手藝系列就帶您去認識這位民間名醫。
文/圖 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何振邦
跟著祖母學手藝,後又得泉州名醫真傳
蔡怨家一樓大廳內懸挂著很多患者送來的錦旗,牆上還挂著很多榮譽證書,如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等授予的“特技人才”“民間名醫”等,還有廈門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授予的“廈門市殘疾人自強模範”等。
蔡怨今年61歲,目不識丁,且一只腳殘疾,平時出門需開殘疾人代步車。
早年的蔡怨生活坎坷,三歲喪父,母親改嫁,她被祖母帶大。祖母有一手“抓蛇”絕活,蔡怨5歲時,祖母就有意將絕活傳給她。一來,祖母希望讓她長大後憑手藝養活自己;二來,也希望她能幫助其他人。
蔡怨沒有辜負祖母的期望,認真學習手藝,17歲開始獨立爲人治病。同時,她繼續虛心向身邊優秀名醫學習。20余歲時,她的誠心打動了來馬巷坐診的泉州名醫吳國塗,因此獲得真傳學到了治療帶狀疱疹及後遺神經痛的技術。
蔡怨利用翔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研制出專門治療帶狀疱疹的藥劑,輔以洗、敷、塗、包、貼等手段,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30多年來,她治愈了上萬名患者,多次將全身不同程度潰爛的患者從“鬼門關”拉回。
兒媳婦成爲得力助手
整理出論文獲一等獎
“只要我願意幫你開藥,那說明你是有救的,你就不用擔心。”這是蔡怨經常說的一句話。面對家庭貧困的患者,她不僅安慰他們,還經常自掏腰包,讓年邁的患者坐車回家。有些患者康複後,送來地瓜、雞蛋等土特産,感謝蔡怨的救治。
“當年我祖母把這門手藝傳給我時,交代我要‘救世萬人’,才能‘兒孫得福’。”蔡怨說,雖然現在她需要的藥物因稀缺而比較昂貴,但她還是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貧困患者,因爲她沒有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被幫助的窮苦孩子。
如今,蔡怨多了兩個得力助手——兒媳婦葉秋紅和鄒小慧。兩人已習得蔡怨的七八成功力,可以分擔很多事情。更重要的是,她們成爲蔡怨的“嘴和筆”。蔡怨口述,兩個兒媳整理出《蔡怨偏方根治帶狀疱疹與後遺神經痛》文章。
這篇論文毫無保留地介紹根治帶狀疱疹的方法,“面世”後立即引起中醫學界的關注,並在2012年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特色診療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上獲評論文一等獎。
鏈接
“抓蛇”高手 馬巷有不少
除了蔡怨,馬巷鎮民間還有一些人也擅長“抓蛇”,如鄭坂社區80多歲的阿婆洪豆花和三鄉社區的蘇卿等,都有各自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原馬巷中心衛生院中醫瘡瘍科副主任醫師黃友土、黎安社區衛生所潘漢沙,也是治療帶狀疱疹的高手,幾十年間治愈諸多患者。黃友土先後榮獲“全國農村基層優秀中醫”“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榮譽稱號。
來源: 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