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1965年12月,一把千年無損不鏽、鋒利依舊的青銅劍于湖北江陵縣望山楚墓群問世,引發了世界考古界的震動,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也充滿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詩。
這把青銅劍劍柄長8.4cm,劍長55.7cm,劍寬4.6cm,身上黑色菱形的花紋榮華精美。劍格的正面鑲嵌著藍色玻璃,而其背面也鑲有綠松石,做工精湛。而這把寶劍最令人驚詫的地方是在于其表面有化學處理的痕迹。
科研人員經過研究和猜想,都覺得這把寶劍在鍛造的時候後曾經被過渡硫化物,這才使得其千年不朽。原本這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本可能會耗費專家們大量的心力去琢磨誰才是它真正的主人,但劍身上“越王鸠淺自作用劍”的8個字銘文一錘定音地告訴了人們答案。
“鸠淺”指的就是勾踐,他是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遙想大約2500年前,這把寶劍或許曾見證過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王宮中發生的一切;或許曾陪著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也或許曾被越王勾踐舉在手中,陪在勾踐身邊,馳騁沙場,與吳王夫差最後決戰。
而這把跨越了2000多年曆史的寶劍,完好無損地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更是令人歎爲觀止。但就是這麽一把兩千多年的時間都沒有摧毀的寶劍,使它受到傷害的不是敵人的利刃,不是它的老對手吳王夫差矛,也不是漫漫的時間,而是現代人對于它的“輕蔑”與疏忽。
上世紀60年代,越王勾踐劍出後,各國眼饞于這件被譽爲“天下第一劍”的國寶,我國作爲大國當然也不會敝帚自珍。所以,即使本來勾踐劍是“藏而不展”的,但還是有了幾次被特批出海展覽的機會。
展出國都相當重視這件公元前的寶貝,但縱使人們再怎麽小心,也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1994年8月24日,越王勾踐劍跨越了重洋,來到了新加坡參加“戰國楚文物展”。在進行安置的時候,由于新加坡放的工作人員操作不慎,導致其劍身被一塊有機玻璃卡住。
這一事情還是等到中國工作人員進行拆件的時候才發現,經過仔細查驗,人們發現越王勾踐劍劍刃處出現了一道0.7cm長,0.1cm寬的傷痕。盡管傷痕微小、鑒定的結論也正是“輕微損傷”,但此事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一來,古文物上一旦有了傷痕,就是不可逆轉,也難以被修複的。古文物傷痕雖小,但損傷事大,他國即使知道古文物的重要性,但也難以像國內的專家和學者將其當成真正的“親兒子”一般來對待。
越王勾踐劍也是僅此一件,哪怕一個萬一也是不行的,所以相關部門不僅將其列位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也將其列上了禁止境外展覽的文物名單。現在,越王勾踐劍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相信有著專業的保護,越王勾踐劍定然不會再受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