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機大會#
1990年5月20日,400多台嶄新的冰箱呈方陣擺放在新飛電器工廠門口。
這些都是不合格的次品,董事長劉炳銀當著全廠員工和全省訂貨商的面,第一個掄起大錘砸向劣質冰箱,幾百名身穿相同工裝的新飛職工隨後也舉起手中的鐵錘,砸向冰箱方陣,數百台冰箱在轉眼間便百孔千瘡,狼藉一地。
站在現場的2000多名新飛人手在顫抖,心在泣血,女工們咽嗚哭泣之聲此起彼伏。
新飛集團
砸完了冰箱,劉炳銀喊出了一句至今讓新飛人刻骨銘心的話,”誰砸’新飛’的牌子,就砸誰的飯碗!
然而僅僅過去20余年,新飛集團就宣布破産,清退所有員工,預計補償款達1.58億,新飛全系品牌股權將在網上公開拍賣,起拍價4.5億元。新飛人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
新飛這個由劉炳銀創立的國産冰箱第一品牌,全國銷量曾一度達到300萬台,占據我國冰箱行業20%的市場份額,新飛與海爾、容升、美菱一同被稱爲冰箱行業的“四朵金花”,被評爲中國工業500強企業。
那麽,如此耀眼的一個家電明星企業爲何就此隕落?從新飛數次的發展曆程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劉炳銀
1984年,年近40的劉炳銀臨危受命出任瀕臨倒閉的新鄉無線電設備廠廠長,這家小型軍工廠是新飛電器的前身,此時已經到了發不出工資境地。
劉炳銀急需找到一條出路。
跑遍近半個中國做調研後決定做當時還屬于高端家電的冰箱。
隨後“混進”漳州冰箱廠“偷師”數月並摸出了些門道。當時的飛利浦冰箱代表著行業品質與標准,誓要做出中國最好冰箱的劉炳銀,決定“吃”下一家大型軍工廠因軍費問題擱置引進飛利浦冰箱生産線的項目。
飛利浦公司
一個即將破産的小廠要引進這麽個大項目無異于蛇吞大象,免不了遭受別人的質疑目光,劉炳銀頂著巨大的壓力,拿著新鄉市政府出具的申請文件奔走于各部門逐級審批。
爲了一紙批文,他擋住過省長的“禦駕”,給北京某機關的局長搬過大白菜,曆盡千辛萬苦終于在批文上得到了那枚期盼已久的紅印章。
最終,劉炳銀從意大利的飛利浦公司引進了6條現代化冰箱生産線,位于河南新鄉的這個小型軍工廠邁出了向家電轉型第一步。
河南新鄉市
1990年5月,劉炳銀出國考察帶著異國風塵趕回廠裏時,短短幾個月時間倉庫裏竟積壓了一大批質量不合格的冰箱。劉炳銀知道日益嚴重且關乎企業生死的産品質量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劉炳銀顧不上倒時差,連續三天蹲在生産現場檢查分析,一舉找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17個主要問題。
于是出現了文章開頭劉炳銀帶頭掄起大錘砸冰箱的一幕。
這重重的一錘終究是喚醒了新飛人的質量意識,全廠推行的新飛質量法則暢行無阻。
此時國內的冰箱生産廠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競爭已到了白熱化階段。
新飛有自己的致勝法寶,那就是注重品種和規模,在人均收入不過千元的90年代,新飛年均新産品開發投入金額超千萬,新飛冰箱發展到第4代産品4個系列已達到30個品種的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新飛推出國內首款無氟冰箱和國內第一台大冷凍室冰箱,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新飛冰箱
其次新飛注重廣告宣傳投入,其當年“新飛廣告打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一句廣告語更是傳遍祖國大江南北。
短短幾年時間新飛已成爲國産冰箱第一品牌,90年代的新飛員工待遇是1300/月,公務員工資是500元/月,員工穿著新飛工作服去相親能大大提高成功率,頂盛時期你甚至不能在門店直接買到新飛冰箱,你得找總經理批條,拿著批條去交錢,然後自己再找車把冰箱拉回家。
這是屬于新飛的高光時刻,也是屬于劉炳銀的新飛時代,直到1994年新飛經過了股份制改造,外資企業豐隆集團的引入讓如日中天的新飛在日後埋下了禍根。
新加坡豐隆集團
2001年9月15日,新飛電器創始人劉炳銀逝世,年僅60歲。新飛電器發展最穩健的劉炳銀時代宣告結束,此後,新飛由劉炳銀的繼任者李根執掌。
2002年4月,見證著新飛輝煌時刻的新飛電器銷售大廈正式落成投入使用。
得益于多年以來在行業的深耕厚積,此時的新飛仍爆發出強勁的勢頭,2001-2002連續2年新飛冰箱、新飛冷櫃相繼被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認定爲“中國名牌産品”。
2004年,新飛冰箱銷量超過210萬台、同比增長21%,2001年推出的新飛空調銷量在這一年同比增長130%,均創曆史最高記錄。
現在看來這更像是新飛最後的盛宴,僅僅一年後情況就急轉直下。
新飛電器銷售大廈
2005年外資企業新加坡豐隆集團通過再次購入新飛電器的國有股權,持股比例達到90%,完全控制了新飛電器,中方管理人員完全失去了公司的管理決策權。
2006年豐隆集團聘請馬來西亞人張冬貴接替李根掌管新飛電器,並空降了大批新加坡籍的管理人員。
豐隆集團此前從未涉足過制造業,加上空降過來的一衆管理人員對中國家電市場缺乏了解致使其做出了一系列錯誤決策。
豐隆方面砍掉了新飛在全國範圍內的8000多個銷售網點,這無異于掐斷自己命脈,帶來最直接的後果是新産品缺少銷售渠道進而導致銷售額的急劇下滑。
同時,豐隆管理層對新興的電商持否定態度,直到2013年才成立了電商事業部,使得新飛電器錯失國內電商發展紅利;
豐隆輕視研發,産品研發部形同虛設,此時中外雙方管理層的矛盾日益激化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
張冬貴
內憂必定引發外患,豐隆不斷更換高管並沒有使新飛重振旗鼓,自2005年以來,新飛冰箱的市場占有率不數下滑,2011年新飛的虧損金額達到5166萬元新幣,到2016年僅僅6年時間虧損總計約5.07億元新幣,新飛面處在內憂外患的危急時刻。
面對這種局面外資控股方豐隆制定了2個與新飛發展背道而馳的戰略:第一,入局新飛並無優勢小家電市場,通過聯營生産以及商標授權方式快速獲取投資回報,由于無法把控第三方的生産的産品,因頻頻爆出質量問題而中止;
第二,進行無序的品牌授權,豐隆將除新飛冰箱外的其他品牌使用權對外租賃,雖然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爲新飛電器帶來了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卻嚴重損害了“新飛”品牌的形象。
濫用品牌形象幾乎使新飛電器淪爲雜牌。
貼牌生産的新飛電飯鍋
2017年10月份,獨木難支的新飛宣布進入破産重整;
2018年4月13日,豐隆亞洲決定撤出新飛;
2019年4月3日,見證過新飛電器無數輝煌的銷售大樓實施爆破拆除。
一個屬于新飛的時代宣告結束了。
2018年6月29日,康佳集團以4.55億元的價格拍下新飛電器的全部股權。
那麽歸屬康佳以後的新飛,能否再次展翅高飛?在家電品牌強手林立的今天,或許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