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程靓
編輯 / 楊潔
7月13日晚間,特海國際控股(以下簡稱“特海”)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計劃以介紹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圖源/視覺中國
據悉,特海是今年5月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的獲豁免有限公司,爲海底撈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以外地區從事餐飲業務。
在7月11日晚間,海底撈就發布公告稱,考慮將特海股份進行實物分派方式的分拆,並以介紹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單獨上市的可能性。在完成建議分拆後,特海將不再爲海底撈的附屬公司。
海底撈方面表示,建議分拆將使集團發展及策略規劃更具針對性,並能更好地分配資源至各自的業務,同時保留集團與分拆集團將擁有獨立的募資平台,可直接進入股權及債權資本市場,更有利于二者現有運營及未來擴展。
如果分拆順利,特海將成爲實控人張勇手下繼頤海國際、海底撈後第三家上市公司。不過,從K線圖走勢來看,自去年2月創下85.78港元的高點後,海底撈股價開始一路下行,截至7月15日收盤,海底撈報16.02港元/股,跌幅4.07%,總市值爲892.95億港元,距離峰值4428.15億港元已蒸發近80%。
海外業務仍陷巨額虧損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1年收入計算,海底撈是國際市場第三大中式餐飲品牌,也是國際市場上源自中國的最大中式餐飲品牌。
海底撈的海外業務要從其2012年在新加坡開店講起,隨後它開始進軍美國洛杉矶、韓國首爾和日本等市場。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撈在全球開設1443家直營餐廳,其中有114家位于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及其他海外市場。
雖然海底撈在海外的擴張速度遠不及國內市場,但因爲其高客單價,它在此前也借助其打開了高利潤的想象。
疫情緩解後,海底撈的海外業務也逐漸恢複,但相比之下營收占比仍較低,這部分業務在2021年收入27.22億元,占總營收的6.88%。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海底撈海外餐廳的人均消費爲197.9元人民幣,相當于公司平均值的1.9倍,中國大陸一線城市的1.8倍。並且,2020年至2021年,海底撈在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的人均消費均下降超4元的時候,海外餐廳卻人均逆增5.3元。
據悉,特海及其附屬公司主要于大中華區以外地區從事餐飲業務。根據招股書,特海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國際性的中式餐飲品牌,並在全球傳播中式飲食文化。憑借海底撈品牌、國際餐廳運營經驗及市場機遇,特海的餐廳網絡已經由2019年初只有5個國家的24家餐廳,發展至2022年3月31日11個國家的97家餐廳。
不過,海外門店的翻台率卻整體偏低。自2020年年初以來,特海整體翻台率由2019年的4.1次/天下降至2020年及2021年的2.4次/天和2.1次/天。而在2021年,其內地餐廳的翻台率整體爲3.0次/天。在疫情影響下,特海的總客流量也由2019年的20.77萬人次下降至2020年及2021年的9.63萬人次和10.19萬人次。
因此,從招股書來看,目前被分拆的特海還處于持續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特海實現營收2.33億美元、2.21億美元、3.12億美元和1.09億美元;錄得虧損3302萬美元、5376萬美元、1.51億美元和2850萬美元。
同時,除了存在不同地域市場用餐喜好及文化融合等問題外,特海還面臨有較大的流動負債淨額及負債淨額,需要持續融資等財務風險。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特海的流動負債淨額爲4.32億美元。
不過,海底撈還是對其更多地表示出了樂觀態度,認爲由于中國文化的日益普及和對中餐接受程度不斷提高,以及爲本土顧客量身定制的中餐不斷創新和適應,行業仍有巨大的增長機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國際中式餐飲市場將由2021年的2611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409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將達9.4%。
海底撈求變,要靠海外市場?
據媒體報道,特海此次采取的是“實物分派+介紹上市”的方式,意味著一是將股份直接分給海底撈現有股東,而非由海底撈直接控股;二是不發新股、不融資,上市只是爲了增加流動性,縮短上市流程,最快實現IPO。
不過,也有投資者在雪球平台上指出,這種分拆未必能爲子公司帶來流動性,若流動性不足,子公司未來融資依然需要依靠母公司的渠道。
對于目前股價、市值都大幅縮水的海底撈來說,分拆的消息或許也能給其低迷的股市表現注入一劑活力。7月12日和7月13日,海底撈就分別以1.50%和4.93%的漲幅收盤。但到了7月14日海底撈又以2%的跌幅報收。
“海底撈其實是在分拆業務上嘗到過甜頭的。比海底撈早上市的是做它火鍋底料的頤海國際,也跑到了行業的前列。但從當前的規模來看,海底撈海外業務還處在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並且對于注重服務的海底撈來說,接下來對于人力的投入是會更高的。”連鎖産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
財報顯示,2021年,海底撈全年營收411億元,同比增長43.7%,但是其年內虧損額卻高達41.6億元,幾乎等于其2018年~2020年的利潤總和。而在去年6月的內部交流會上,創始人張勇的發言似乎就預示了這一慘況,只不過對于海底撈來說,大規模擴張帶來的陣痛還沒有過去。
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分別新增363家和299家,新開店數量接近2019年的門店總數。到了2021年年底,海底撈門店總數爲1443家,年內關閉了276家,其中有260家永久關閉。
在反應過來盲目拓店的失誤後,海底撈開始推行“啄木鳥計劃”,大批量關閉績效不合格的門店,同時,管理層也開始進行頻繁的變動。在張勇妻子舒萍和第二大股東施永宏辭任不久,張勇卸任了CEO職務,由楊麗娟接任。
新零售專家鮑躍忠曾表示,張勇之前對市場“誤判”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從非典疫情後市場有過快速反彈的情況來看,海底撈也會有抄底成功的可能。但今時不同往日,此時的海底撈可能也難以再同當年創下“火鍋茅”輝煌的自己相提並論了。
除了主營火鍋店業務外,海底撈也在不斷探索第二增長曲線,孵化了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麸私房面等中式快餐品牌,不過收效都不大。實際上,海底撈的頹勢也早有顯現。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海底撈翻台率分別爲5.0、4.8、3.5、3.0,逐年下滑。而火鍋市場的競爭卻日益激烈,2018年至2020年,巴奴營業額增速保持在每年15%~25%,且其客單價高達160元~180元,門店的翻台率也有4.5~5.5。撈王和七欣天雖然翻台率不及海底撈,但客單價比海底撈高出了15元~30元。
“如果海外業務還是虧損的狀態,其實分拆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受疫情影響,整個餐飲業都遭受了很大的打擊,現在大家都在想方設法地恢複,海底撈可能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保命、活下去的問題了。”鮑躍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