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王博愛親仁、維護國家統一的精神再次鼓舞兩岸民衆;開閩王氏優良的家規家訓世代傳承,成爲極其寶貴的泉州文化財富
曆史上“開閩三王”(即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貢獻巨大,在他們治理閩國時期,社會安定、百業俱興、文教昌明。閩王王審知博愛親仁、維護國家統一的精神,更是流芳千古。近日,泉州“開閩三王”神駕至台灣島內繞境巡安,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兩岸同根同源的濃濃親情再次展露無遺。
開閩三王的神像受到崇祀
泉州開閩三王祠始建于明代
繞境巡安 引起轟動
流徽未湮,思追芳躅。1000多年前,“開閩三王”——王潮、王審邽、王審知昆仲筚路藍縷、手胼足胝,方才鼎建閩國。他們治閩期間,廣施德政,仁愛百姓,采取了許多有利于發展經濟、文教、海外貿易等的政策和措施,爲福建,特別是泉州,在宋元時期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仁政善舉,迄今仍爲世人所稱道。
應台灣王氏宗親的熱情邀請,2018年12月21日至28日,開閩三王金身由泉州“開閩三王祠”起駕前往台灣,並在高雄、台南以及大仁路(王爺宮)等地繞境巡安,所到之處家家戶戶擺設香案虔誠迎駕,台灣民衆無不表現出對開閩三王聖駕的崇敬之情。
據悉,此次開閩三王繞境巡安活動,受到了台灣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台灣王氏宗親、台灣各姓氏宗親代表,以及近300位大陸宗親代表,共同出席了上個月21日在高雄舉辦的迎駕典禮。泉州市開閩三王文物保護中心(開閩三王祠)會長王啓水在典禮上表示,閩王王審知“甯爲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的高尚情懷,維護國家和平統一的舉動,曾在史冊上留下了流芳千古的美名,而今開閩三王聖駕繞境巡安台灣,就是爲了更好地在兩岸間弘揚開閩三王熱愛和平、忠貞報國的偉大精神。這一表態也引起了在場人士的熱烈響應,王氏宗親代表紛紛表示,如今緬懷開閩三王的豐功偉績,旨在激勵後人以史爲鑒,睦族敦親,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維護祖國的團結統一。王啓水還表示,這次開閩三王繞境巡安活動由泉州開閩三王祠牽頭,兩岸同胞曆經數月的籌備方才實現,祖國大陸共有將近300名志願者赴台參與護駕三王金身,實屬難能可貴。
據介紹,上個月22日舉行的開閩三王後裔祭祖儀式,由台灣高雄市王氏宗親會理事長王明和主持,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原負責人王金平作爲正獻官到場主祭。而在經曆了數日的巡境之後,開閩三王的神像被安放于高雄市王氏宗親會會館內,供民衆奉祀。
祠內設有五代閩國三王文物史迹陳列館
兩岸民衆共同參與神像巡境活動
治閩期間 廣施德政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群雄並起。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的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以才氣知名,邑人號曰‘三龍’”,他們一道參加了王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中和五年(885年)隨王緒入閩。王緒其人妒賢多疑、濫殺無辜,義軍將士對他怨聲載道,後來通過“南安之變”,在軍民中頗有威望的王潮取而代之,成爲義軍首領。時有泉州刺史廖彥若,爲政貪暴,百姓苦不堪言。王潮遂順應民心,攻下泉州。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潮軍又攻陷福州。同年十月,唐王朝任命王潮爲福建觀察使,王審知爲副使,王審邽爲泉州刺史。唐乾甯四年十二月(898年1月),王潮病逝,王審知繼承了他的位子。天祐四年(907年),梁太祖朱溫升任王審知爲中書令,封“閩王”。直到閩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前,閩地“幹戈息而民心定”,“公私富實,境內以安”。
清人吳任臣編撰的《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稱,王潮任福建觀察使時“乃創四門義學,還流亡,定租稅,遣吏巡州縣,勸課農桑,交好鄰道,保境息民,人皆安焉”。五代十國群雄紛爭時期,軍閥連年混戰,百姓備受蹂躏,閩地卻在王氏三兄弟的領導下,由景福二年(893年)至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獲得了32年的和平發展時間,這是何其珍貴的。
王氏三兄弟治閩期間,廣施德政,仁愛百姓,采取了許多有利于發展經濟、文化、商貿、海交的政策和措施,爲福建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首先,審時度勢,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對內平息動亂,整頓吏治,鞏固城防;對外尊奉唐、後梁爲正朔,爲閩國營造了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其次,以恢複發展經濟爲施政綱領,減輕徭役,鼓勵生産,促進民生,在閩地山區獎勵墾荒,“草萊盡辟”;在沿海則興修水利,建立“百工院”,引進先進手工業,促進商品經濟的全面發育。第三,利用福州、泉州的天然良港,“招徕海中蠻夷商賈”,大力發展海外交通貿易。第四,招賢納士,善待入閩中原衣冠士族。重教興學,移風易俗,在閩國境內廣設“義學”,進而興辦“四門學”,使得“南蠻海隅”漸成“海濱鄒魯”。第五,廉潔自律,勤政爲民,任人唯賢。新舊《唐書》、《資治通鑒》對王審知治閩“用仁信以禦下,行慈惠以恤民”多有頌贊。《十國春秋》亦盛贊閩王“懷尊賢之志,宏愛客之道,四方名士,萬裏鹹來”。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鵬曾在《閩國與“永隆通寶”的鑄造》一文中稱,王審知在位時,對內實施仁政,對外睦鄰親善,“每以節儉自處,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絕薄斂,與民休息,三十年間,一境晏然”,使得閩國能偏安海隅,擺脫列國紛爭的戰事風雲。另外,王審邽主政泉州12年,在他的管理下泉州政通人和,民心安定,人口驟增,其對泉州的貢獻同樣巨大。
明代晉江進士蘇茂相曾作《登崇陽樓讀刺史王潮遺事詩》曰:“颦鼓中原沸似波,將軍閩峤還橫戈。匡扶無望唐襄武,保障差強漢尉佗。事定千年無戰伐,時清萬戶有弦歌。英雄遺迹依稀寄,暮倚高樓一嘯過。”對王潮的曆史功績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吳任臣則在《十國春秋》中感歎謂:“(王氏昆仲)據有閩疆,賓賢禮士,衣冠懷之,亦可謂開國之雄矣。”
遺址附近有“永隆通寶鑄地記”碑
承天寺大雄寶殿前放生池欄石柱上刻有“唐王布施田千頃”
史迹遺存 惹人追思
曆史中聲名顯赫的“開閩三王”,在泉州的史迹遺存甚多,泉州“開閩三王祠”即爲其中重要的一處。據王氏族譜記載,明萬曆年間,徙居溫陵璐霞溝的王寰(閩王23世孫,明代才子王慎中祖父)興建了開閩三王祠,用來奉祀祖先王潮、王審邽、王審知昆仲,俗稱王厝祠堂。該祠堂外牆用花崗岩砌成,故又被泉州民衆稱爲“石牆邊”。該祠坐北朝南,是一座懸山式、燕尾脊、穿鬥架構的磚木建築。
開閩三王祠迄今保留明清建築風格,主祠牆體由閩南紅磚、花崗岩石砌成,祠內有天井及兩庑,附屬建築有垂花埕圍大門、畫廊、上下護厝、回向花廳等,整體建築古樸素雅,匠心獨具,擁有閩南傳統古建築的典型特色。主祠正門額以青石橫刻篆書“開閩三王祠”,左右側爲白色花崗岩柱镌刻楹聯“太原望族原三晉,固始義師靖八閩”。門廊兩邊角牌牆上鑲嵌保存完好的明清磚雕“鹿雀同春”兩幅。祠廳兩邊石柱雕刻頌揚三王開閩治泉功績的聯文三對。祠堂大廳莊重肅穆,中設金雕花座龛,金碧輝煌,龛內供奉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塑像,廳前梁上懸挂新加坡前總統王鼎昌題贈匾額“開閩第一”,後梁上則懸有宋代書法家米芾手迹的“一本三宗”匾額及台灣名人王金平題贈的“光前裕後”匾額。主祠外石埕西側爲畫廊,牆上嵌有青石影雕畫“五代十國三王史畫”12幅,以生動形象的畫面,簡潔的文字,再現三王曆史功績。南面建有“開閩亭”,紀念王氏祖先入閩偉業,回向花廳設有五代閩國三王文物史迹陳列館。在史迹陳列館的隔壁,如今設有開閩三王宗祠家訓館,爲市級首批8處家風家訓館之一,在這裏展示著來自泉州、福州、福清、政和等地的王氏家族的家訓、族規、勉讀詩等,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忠孝仁義、崇德向善、修身齊國平天下等思想精髓。
在泉州承天寺內,也有不少與開閩三王相關的遺址遺迹。在泉州開閩王氏族裔王華平、王聰榮等人的帶領下,記者在承天寺內找到了福建省政府2005年立的“泉州閩國鑄錢遺址”文物保護碑。據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這裏多次出土刻有“永隆通寶”的錢範(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2000年,福建博物院主持考古發掘,又出土了不少錢範和烘範爐遺迹及五代瓷片等相關器物,證實該地確是五代閩國“永隆通寶”鑄錢遺址。五代時閩國的礦冶業已有一定水平,據《三山志》載,後唐同光初,閩王審知曾于泉州城西“張爐冶十三所”。承天寺出土的“永隆通寶”大鐵錢是五代閩國第六任執政者王延曦,于永隆四年(942年)八月始鑄的年號錢,前後僅鑄1年7個月。在遺址附近還有一塊2010年立的“永隆通寶鑄地記”碑,碑文稱鑄錢遺址的發現改寫了自唐以後沒有陶質錢範的說法,有助于對閩國社會經濟、生産技術的研究。
王審邽出任泉州刺史長達12年,在他去世後,其長子王延彬繼任泉州刺史。據《南安金坑王氏族譜》記載,王延彬建招慶寺,置晉江下生院莊、惠安穩居莊、安溪便隔莊,田地年收租萬余石入歸于寺,“以贍僧衆祈保祿儉”。相傳王延彬曾爲招福院、招慶寺廣置田産,這些田産後來盡歸承天寺,故承天寺今東廊有對聯稱:“唐侯博施田千頃,宋守增題寺十奇”,“唐侯”即指王延彬(開國侯),“宋守”指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承天寺大雄寶殿前放生池欄石柱上亦刻有:“唐王布施田千頃,宋守增題寺十奇”。可見開閩王氏與承天寺有著極爲深厚的淵源。
開閩王氏與承天寺有著深厚淵源
族規家訓 光耀後世
古人雲:“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開閩王氏已在泉州繁衍千余年,人事滄海桑田變化,惟有族規家訓世代傳承,不改本色。據王啓水介紹,開閩王氏以播德行仁、詩禮傳家爲立族之本,其族規共有十五條目,即爲:“孝父母、笃友恭、守國法、睦宗族、和鄉黨、訓讀書、勤耕織、慎交友、端品行、尚忍讓、遵儉約、別男女、儆懶惰、戒賭博、遠酒色”。雖然泉州各地王氏族規家訓詳細條目略有不同,但其主旨無外乎忠孝爲先。“好的家風是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無瑕之玉,可以爲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爲國瑞。國家政治清明,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安居樂業,均離不開優秀傳統族規家訓的世代承襲。”王啓水這樣說道。
在唐末五代,中原離亂,諸藩屬國紛紛稱帝自立,有人也曾勸閩王王審知稱帝,王審知卻堅持“甯爲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堅決奉中原爲正朔,並年年遣使朝聖納貢,爲維護國家的統一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贏得“功惟理亂,志在盡忠”的曆史口碑,也成爲子孫後代學習的楷模。開閩三王的後裔秉承祖先遺志,修身齊家,千余年來湧現了不少國之棟梁、世之賢達。如閩王第24世孫王之柯,南安二十六都貴峰村人,其家學淵源頗深,康熙年間中舉後出任汀州府教谕,整肅綱紀,興建學庠,振铎教化,政績斐然。後來升任鳳陽府天長縣知縣,勤政愛民,有一年縣裏發生洪災,爲救黎民百姓,他在朝廷赈災文書未及下發之時,毅然下令開倉赈災。事後,皇帝下令追查其私開國庫之罪時,滿城百姓扶老攜幼,雲集衙門,陳明災情,方使他免于一死。雖然王之柯最終被免官,但卻留下青史一段。
近代馬來西亞愛國華僑領袖、華文教育先驅王叔金是永春錦鬥人,也是開閩三王的後裔。1903年,他到馬來西亞創業,曆盡艱辛,終于創辦了數家店鋪、商行和橡膠園,家資漸豐。當時,祖國積貧積弱,出于強烈的愛國情懷,他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救亡圖存的事業中去。1911年,他在槟城加入“中國同盟會”,積極宣傳三民主義思想,成爲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忠實支持者。每當國家有難,同胞急需援助時,他總是挺身而出,帶頭捐錢捐物。1920年至1936年,中國發生五次嚴重旱澇災害,他都在馬來西亞發起救災籌款活動,赈濟難民。1940年,他還參加陳嘉庚先生組織的“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到祖國抗日前線慰問抗戰將士和傷兵。王叔金尤其重視對華僑後代的文化教育,先後創辦了三所小學、兩所完中。堅持以普通話爲教學語言,堅持德智體並進的教學綱領,潛心教育事業長達40多年,成績斐然,爲民族教育事業,爲傳承中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曆代以來,開閩王氏簪纓相繼,人文荟萃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難以窮盡。”開閩王氏後裔王振堯、王贖回兩位先生表示,如今開閩王氏子孫遍布海內外,泉州開閩三王祠創建家訓館,旨在弘揚三王美德,爲海內外三王裔孫提供一個學習的基地,“家之興替,在于禮儀,不在于富貴貧賤。我們相信,不論時代如何變化,生活格局發生怎樣的改變,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族規祖訓,這才是姓氏昌盛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