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玮 通訊員 葉真于
5月31日國內首單外資班輪公司“沿海捎帶”業務在上海洋山深水港落地。
當日淩晨2:10,丹麥籍“美若馬士基”輪靠泊洋山深水港三期碼頭。在諸多裝卸任務中,27個裝滿加拿大進口貨物的重箱從洋山港吊裝上船,它們將隨船直達天津港卸船。外資班輪公司正式啓動在中國沿海港口間“沿海捎帶”業務。
“沿海捎帶”指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間的外貿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運輸,由于船舶在我國境內沿海港口間中轉貨物,以往此項業務一直屬于國內運輸、國內事務,只允許中國籍船舶從事沿海捎帶業務。外資航運公司參與進出口貨物中轉,需經由韓國、新加坡等海外港口進行。
2021年11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獲批“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至2024年12月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利用其全資或控股擁有的非中國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與上海港洋山港區之間,以上海港洋山港區爲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
此項業務獲批後,洋山邊檢站等口岸查驗單位立足職能尋找政策落地接口,將落實“放管服”改革舉措與服務政策落地深度對接,既放得開,又管得住,最終服務企業發展,促進對外貿易。一方面精簡通關手續,針對承擔“沿海捎帶”業務的國際航行船舶,不再辦理出入港邊檢手續,實行船舶到港“零等待”、離港“零延時”驗放通關,確保放得開;另一方面強化過程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無感化監管,加強國際航行船舶在國內港口間航行過程中及船舶在港期間管理,保證管得住。
5月初馬士基和東方海外等集裝箱班輪公司陸續通過資質審批,5月30日上海港明確業務操作口徑和費率,多方努力促成業務落地。5月31日27個集裝箱成爲“先行者”,將隨外輪從洋山港直達天津港。
責任編輯:高文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