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
分布于福建、台灣等地的人
閩南人(英文名:Minnan people),亦稱閩南民系,以閩南語爲母語爲特征,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東南部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龍岩市、三明市的大田縣、尤溪縣一部分以及台灣、海南島的大部分地區。
閩南人移居台灣開始于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台灣島,閩南語是台灣地區的主要交際工具。
一般而言,台灣閩南人也包含被閩南化的台灣古閩越族後裔平埔族。世界各地的閩南華人、華僑或是閩南語閩台片使用者:在東南亞、日本最多,新加坡甚至有半數以上的華人使用閩南語來溝通。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閩南人 |
外文名 |
Minnan people |
所屬地區 |
福建漳州、泉州、廈門、龍岩、三明、台灣 |
相關合集
廣東省民系分布
共7個詞條357閱讀
四邑民系
廣府民系下的一個分支族群
閩南人
分布于福建、台灣等地的人
潮汕人
廣東三大民系之一
查看更多
民系語言
閩南人
閩南語是閩南人的母語,主要分布在福建閩南地區,南宋以來,隨著閩籍先祖的幾次大規模對外遷徙,逐漸分布于台灣、浙江、廣東、海南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閩南以外的閩南語則是後來閩南人向外遷徙形成的結果。
到了近代閩南語早已跨省跨國使用範圍遠遠超過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國國內,成片的較大的通行區域,就包括傳統上的福建閩南地區泉州、漳州大部分、廈門、龍岩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區、尤溪縣小部分地方和大田縣部分等地,以及台灣島大部分。還有江西、浙江、廣東、廣西、四川、江蘇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閩南方言島。包含被閩南化的人。
曆史
閩南人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爲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占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占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台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複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爲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港 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馬尾渡台,還有大量人從福建沿海直接到台灣,有登記的人數只占福建人渡台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在漳州莆田泉州廈門等地的自渡台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爲優勢。雍幹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祯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爲名,招徕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余年間,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迹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于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爲“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話和台灣話不可以互通。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占據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閩南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複台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産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再度加入新的語料。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後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後,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系,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侗閩南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閩南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禅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于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爲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朝開始,泉州成爲爲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爲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閩南語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刹)、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鐵板手)、ba?k-thâu(商標)、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車,台灣地區現多以閩南語發音稱“出租車”)、pa-sū(bus,巴士車,台灣地區對于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車”的趨勢)、má-tih(死亡)、gō?-kha-kī(騎樓過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爲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诏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大部分。
龍岩話區:龍岩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海陸豐區:廣東海陸豐(汕尾市、陸豐市、海豐縣)
潮州話區:廣東潮汕(揭陽市、潮州市、汕頭市、豐順縣的湯南鎮、湯坑鎮、留隍鎮)
雷州話區:廣東雷州半島(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等)
海南話區:海南島東北沿海、東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帶。
學術爭議
台灣清華大學博士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河洛二字,是種錯誤,實際上應對應貉獠”
複旦大學葛劍雄教授很早就對八姓入閩說法産生懷疑,通過仔細研究、考證,發表了《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辯證》一文,他認爲“八姓入閩”之說不過是後世人編造的謊言。福建人自稱晉江得名于永嘉之亂時期北方移民遷入,實際上晉江得名于晉安郡,而晉安郡在永嘉之亂前十幾年就已經設立了。沒有任何記載能證明永嘉之亂時有北方移民進入福建,實際上當時北方人到達長江南岸就已經可以脫離險境,根本沒必要進入經濟文化落後、氣候濕熱的福建。如果真有北方士族進入福建,《宋書》《陳書》不可能沒有記載,然而在這些史書中記載的人物,竟然沒有一個人涉及到福建。
“八姓入閩”說最早見于唐代林谞的《閩中記》林谞自稱祖先是永嘉時遷入,但是林谞是唐代中期人,如何知道永嘉之事?更何況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唐代,附會之風盛行,林谞的話完全不可靠。
閩南人一般也把閩南語稱爲“河洛語”,自诩傳承西晉或者唐代中原音韻,實際上,按照唐人、宋人的記載,閩方言可不是什麽中原音韻。中國現代方言大都與《切韻》音系存在著傳承關系,但閩南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與《切韻》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與中原古漢語之間缺乏傳承關系。而語言學家則指出閩南話也確實留有古越語的一些元素,不過已故的古漢語大師鄭張尚芳指出,溫州話保留的古越語元素要比福建話要多一些,但即便如此,說閩南話與古閩越語有關系,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梁啓超先生就曾經在《中國曆史上民族之研究》特別指出“吾侪研究中華民族,最難解者無過福建人”梁啓超先生所說的難解,是指福建人在人種學上究竟來源于哪一種族搞不清楚。古代的福建人和北方各省的人差異是很明顯的,福建的方言,就十分獨特,在北方人看來是“佶屈聱牙”在體態容貌上古代福建人也與北方人有別,他們身材相對較矮,面形短而下尖,眼形較圓而多是雙眼皮,顴骨略突,膚色棕黃,雖然早已融入漢族大家庭,但語言和體貌上的這些差異,證明其在民族來源上是異于北方各省的。
今天的閩南語中也保留51%的閩越語詞彙,古籍亦指出越人善行舟捕魚,而拜瑪祖的閩南人的海洋文明也和中原的農耕文明格格不入,而爲什麽說漳泉人是由閩越漢化而來,這看當時的人口數量就知道了。
因爲漢武帝時福建已有超過百萬的人口,不然也不會令漢武帝在征閩越國的戰爭中吃力,而陳元光帶3600人開漳、五代初期王潮、王審知帶5000人進入福建時,福建納稅人口就有五十幾萬。謝重光先生發表《唐代福建境內的土著種族人口》一文,他認爲“這是一個關系到對唐代福建社會發狀況基本評價的大問題”,其觀點認爲“唐代福建境內的土著人口應超出漢族人口”,唐代的泉州還有大量的閩越人是可信的。
唐代作家劉恂《嶺表錄異》“嶺表之俗,多食槟榔,日至數十”
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人《淮南子.齊俗訓》“胡人便于馬,越人便于舟”
東漢作家吳平《越絕書》“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處,以船爲車,以楫爲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銳兵任死,越之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