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陽琛 張家振 上海報道
在成功通過介紹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近3個月後,5月20日,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簡稱“新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並正式開始挂牌交易。而早在2018年9月,蔚來便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這也標志著,蔚來成爲全球首個實現三地上市的車企,同時也是首個同時在美國紐約、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蔚來將借助新加坡的國際經濟與科技中心的優勢,與新加坡本地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蔚來的全球研發與業務布局。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之所以蔚來選擇深度捆綁新加坡,在于其在自動駕駛領域探索已久,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已率先提出“新加坡自動車計劃”。同時,新加坡在汽車制造領域已然形成産業集聚,大衆、戴姆勒、博世等行業龍頭企業此前也都紛紛在此建立研發中心。
與此同時,新加坡也被認爲是蔚來撬動東南亞市場的支點。多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出口到西歐和東南亞市場。作爲“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來此前的“出海”在挪威起步,2022年將重點布局德國、荷蘭等西歐國家,如今蔚來也將重點開拓東南亞這片“藍海”。
完善資本市場布局
“今天是蔚來的一個新裏程碑,在新加坡上市對蔚來全球業務發展計劃意義重大。借助新加坡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戰略地位,蔚來進一步完善了全球資本市場布局。”李斌在公司于新交所上市當天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選擇在新交所上市,是蔚來進行全球資本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自2021年以來,中概股股價整體持續下行,今年更是表現低迷。其主要原因在于,SEC于2021年12月公布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實施細則規定,如果一家外國公司被SEC納入識別清單並連續3年未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檢查,將禁止該公司證券在美國交易所交易。
2022年5月4日,SEC官網信息顯示,包括蔚來在內的多家中概股已被列入“預摘牌名單”。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5月中旬,SEC已陸續將總計100只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此外另有40只中概股由于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其不屬于被識別範疇內而已被轉入“確定摘牌名單”。
“當前美國正在推動很多中概股公司退市,但我國相關部門還是希望這些企業可以繼續在海外資本市場有所作爲。因此,美股之外的其他資本市場就成爲了中概股公司的主要關注方向,香港和新加坡資本市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
“蔚來無疑是中概股企業‘第一個吃螃蟹’的。”在江瀚看來,蔚來此次成功三地上市給很多中概股企業一個啓發:新加坡資本市場是最佳選擇之一,上市組合多元化也是當下一個不錯的方向。
除了資本市場,新加坡的國際經濟、科技中心地位以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先發優勢,也是蔚來所看重的。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在2013年就已提出“新加坡自動車計劃”,率先正式開啓新加坡自動駕駛應用之路;2017年,新加坡政府修訂《道路交通法》,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
此後,新加坡自動駕駛區域不斷擴大。早在2019年,新加坡西部就有超過1000公裏的公路可供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同時,爲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所有內燃機車,新加坡計劃在2030年將電動汽車充電點的數量從1600個增加到2.8萬個,並鼓勵市民購買電動汽車。
另一方面,汽車制造領域龍頭企業也紛紛“牽手”新加坡。例如,大衆、戴姆勒和博世等企業均選擇將新加坡作爲戰略制造樞紐並設立研發中心;韓國現代投資4億新加坡元在裕廊創新區設立電動汽車廠,預計2025年年生産規模將達到3萬輛;德國大陸集團也在新加坡擁有超過1300名研發人員,並于2018年起與EasyMile合作布局無人駕駛。
一名汽車産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新加坡政府試圖首先將新加坡打造爲全球自動駕駛應用城市樣本,再將建設經驗及方案對外輸出,以此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同時,新加坡在自動駕駛領域能夠獲此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國家規模較小,可將相關政策快速而准確地傳遞至各區域。
“新加坡政府將科技發展視爲國家發展政策之一,投入了大量補貼資金以吸引國外科技企業入駐。新加坡極爲開放的文化環境、寬松的支持政策以及發達的金融市場,吸引著衆多跨國企業在此設立總部。”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
蔚來的全球化棋局
盡管面臨全球疫情持續擴散的不利影響,中國汽車産業鏈依然表現出較強韌性,尤其是出口量方面也表現出超強的增長態勢。
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一度達到58.8萬台,保持了持續走強的趨勢。2022年1~4月,中國出口24.5萬台新能源車,同比增速達到了92%。
2021年也是蔚來的“全球化元年”。當年5月6日,蔚來發布了“挪威戰略”,開始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我一直說,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要參與全球競爭,總需要一些公司去嘗試。”李斌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蔚來就在全球建立研發團隊,爲進入全球市場做了很多准備工作。
“蔚來在挪威整體上來講,各方面工作都達到了預期。”蔚來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駕過蔚來車型的挪威用戶超過四分之一都會下訂單。有92%的挪威用戶選擇了BaaS電池租用服務,蔚來的創新模式也同樣受到挪威用戶的認同。
在蔚來方面看來,和用戶的直接連接至關重要,因此在挪威建立了直營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上述負責人直言,這是目前所有出海企業裏最獨特的模式,與傳統車企的代理經銷商模式有本質區別。“我們相信蔚來的産品和服務在挪威也會形成很好的口碑。”
但想進入到歐美的成熟汽車市場,特別是主流高端市場,蔚來面臨的挑戰還很大。“我看到一些數據很驚詫,雷克薩斯一年在德國就賣了幾千台,即使是豐田這麽強大的公司在歐洲也都要面對很大的挑戰。”李斌此前向記者如是說道。
據了解,蔚來計劃在2022年將産品與全體系服務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正式落地;2025年,還將進入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銷售全球化,研發全球化也一直是蔚來的重要標簽。早在2015 年,蔚來就開始在全球範圍,招聘經驗非常豐富的汽車和智能技術相關人才,並在美國、德國和英國組建團隊。
目前,蔚來在全球多地設立了研發機構。其中,北京爲全球軟件開發中心;上海爲國際業務總部、全球量産車研發中心;合肥爲中國總部、整車先進制造基地;美國聖何塞爲自動駕駛研發中心;英國牛津爲全球性能與前瞻概念研發中心;德國慕尼黑爲全球設計中心。此次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其全球研發與業務布局。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爲,蔚來積極布局新加坡市場,主要是想將新加坡作爲進軍東南亞市場的根據地,因此需要在新加坡開展本地化以及二次開發工作,使得蔚來推出的産品更接地氣,更好地提高在東南亞的知名度。
“我們從來也不期待什麽一炮走紅,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李斌也表示,蔚來進入海外市場後,一是要適應當地的一些法規,包括數據保護、隱私等方面;二是産品有很多方面要去進行開發(以適應當地市場);三是當地的服務體系也需要時間去建設。
(編輯:張家振 校對:顔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