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以史爲鑒:巨頭安然崩盤前的兩個月

2022 年 11 月 1 日 新希生活

某互聯網咖啡公司22億的虛增交易額讓整個市場訝然,甚至有人把這次的事件,和20年前的安然事件相並論。

因爲財務造假在美股市場屬于最嚴重的違規行爲,後果參見安然事件,500強排名第七的企業,兩個月內,直接涼涼。

安然崩盤前的兩個月

爲了理清思路,我們先來看一下時間線:

2001年8月9日,安然股價已經從年初的8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發表前一季度財務報表,宣布公司虧損6.18億美元。

2001年10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安然公司自動提交某些交易的細節內容,隨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對安然及其合夥公司進行正式調查。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認做了假賬:自1997年起,虛報盈利5.86億美元。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産法院申請破産保護。

從10月16日到12月2日,安然從世界五百強排名第七,到破産,只用了不到兩個月。

在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要發當年的二季報,在二季報中,要更新一下1997到2000年的財務報表,在編制報表中,就是以前年度事項調整,其實很常見,每年都會調。

在修改過的報表中,安然的收入減少了6.13億美元,債務上升到了6.26億美元。

這讓投資者臉上充滿了問號。

以史爲鑒:巨頭安然崩盤前的兩個月

往前翻:

2000年第四季度,安然公司天然氣業務成長翻升3倍,公司能源服務公司零售業務翻升5倍;

2001年一季報,安然公司季營收成長4倍,是連續21個盈余成長的財季……

到了2001年二季報,你突然告訴投資者,營收都是成倍翻的一家老牌公司虧損了,一虧還是6億美元?

在2000年,安然還站在世界之巅,兩個月後,就掉進萬丈深淵。

2001年年初,一個叫吉姆·切歐斯的人公開質疑安然的商業模式。他指出,雖然安然的財報看起來很漂亮,但安然根本是賠本賺吆喝。

因爲沒人能說清安然是怎麽賺錢的,而且公司報告的利潤和經營現金流是不對稱的。

切歐斯還注意到,安然與合夥公司有內幕交易。

2001年3月5日,美國《財富》雜志發表文章《安然股價是否高估》,對安然的財務提出疑問。

另外,安然的首席執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售安然股票,也引起了關注。(對了斯基林在安然事件後被判14年,應該是今年出獄)

受負面信息影響,安然股價迅速下跌。

但就在這幾個月中,安然的高管則表示,股價下降是由于天然氣價格下降以及整體經濟低迷,閉口不談財務問題。

直到10月16日下修業績,安然集團還想用投資失敗來解釋,但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早已經盯上了它…

安然瓦解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了好幾跳。

一直隱藏在安然背後的合夥公司開始露出水面,這些合夥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層所控制,安然對外的巨額貸款經常被列入這些公司,而不出現在安然的資産負債表上。

結果發現,安然有高達13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就不爲投資人所知。

更讓投資者氣憤的是,顯然安然的高層對于公司運營中出現的問題非常了解,但長期以來熟視無睹甚至有意隱瞞。

包括首席執行官斯基林在內的許多董事會成員一方面鼓吹股價還將繼續上升,一方面卻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

還有負責監督公司的監事會,14名監事會成員有7名與安然關系特殊,要麽正在與安然進行交易,要麽供職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機構。你說說這種監事會還怎麽行使監督權力呢?

在這之後,安然公司債券也被降級,降到比垃圾債好一點點,這些都導致安然很難從市場上融資了,而注意此時安然還有130億不爲人知的債務窟窿哦。

到了2001年11月28日,本來打算收購安然的Dynegy公司放棄了收購;安然的信用等級被徹徹底底地降爲垃圾等級。

徹底還不上錢了,資金鏈也斷了。2011年11月30日,安然歐洲公司也宣布破産。

安然破産那天,要求員工在30分鍾之內收拾好個人物品離開,要知道安然有2萬員工。

注意了,這些安然的員工中有9000人在2001年初按83美元的價格通過養老金購買安然公司的股票,最後變得一文不值。

安然爲什麽要進行財務造假呢?

20世紀90年代,安然當時想從一個標准的天然氣供應商轉變成一個新能源産業經濟中介,轉型需要錢啊,所以安然需要不斷的融資。

另外,要進行融資的話,你的信用評級得高吧,爲了保持較高的信用評級,安然公司得做出一些虛假的報表。

爲了做出虛假的報表,安然用了一招叫做創立特殊目的實體,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合夥公司。

解釋一下:

比如你本來要借錢買設備,這樣負債率會升高。

但是你可以新成立一家公司(特殊目的實體),百分百控股它。然後你用這個公司的名義借錢買設備,自己花錢跟這個公司租。

這樣負債就不在母公司的報表上了~哎喲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也就是說特殊目的實體爲許多大公司提供了一種能夠籌集到所需的用于各種目的的資金,而且還不用寫在報表上的方法。

安然通過創立數百個特殊目的實體,進行重大且複雜的交易,將大量的負債轉移到資産負債表外。

另外再加上安然高層一些人用這些特殊目的實體牟利或者幹脆控制著這些空殼,以上原因都導致了安然最後的崩盤。

安然牽連了誰

在安然的時間軸中,還有一個主體前面沒提到,就是負責查安然公司賬本的安達信。

當時位列世界第一的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負責安然的審計,然而卻沒審計出安然虛報利潤和沒有出現在資産負債表上的巨額負債。

在2001年10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調查安然的同時,也對安達信展開調查。

現在的四大和曾經的安達信相比,那都是弟弟。

阿裏巴巴的張勇和新浪的曹國偉這兩位大佬,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在安達信做審計。

自1985年安然成立以來,安達信不僅一直負責其審計工作,而且同時提供咨詢服務。

我們都知道審計是有獨立性的,但是安達信和客戶安然,別提什麽獨立性了,安然的董事會中有超過半數人員與安達信有所關聯,安然公司的許多財務人員曾在安達信就職。

簡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的穿一條褲子。

安達信的一個雇員曾經說過:“安達信休斯敦辦公室的太多人得到了安然的好處,如果有人拒絕在審計報告上簽字,他馬上就得走人。”

以史爲鑒:巨頭安然崩盤前的兩個月

安達信休斯敦辦公室

在安然事件爆發之初,安達信曾經自信滿滿地可以通過和解來達成免責。

爲了進一步減輕罪責,安達信用卡車把當初的工作底稿運出去,一張張撕毀;導致安然的窟窿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楚。

其實,不管是四大還是五大,還是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審計出問題的有很多。

但是安達信居然銷毀審計底稿來個死無對證,極大破壞了行規,其實如果不銷毀,那就是該處罰處罰,該開除開除。

不管你是不是世界第一,銷毀了審計底稿,都在行業裏擡不起頭來。

這件事一出,安達信的非總部公司紛紛自尋出路。

2002年3月21日,安達信(香港)和安達信(中國)宣布加盟普華永道;

緊接著俄羅斯和新西蘭的安達信宣布並入安永;

加拿大安達信宣布與普華永道進行合並談判;

西班牙安達信也宣布脫離全球體系加入安永

安達信(新加坡)、安達信(菲律賓)並入安永;

安達信(日本)和安達信(泰國)等並入畢馬威。

在不到100天的時間裏,有著90年曆史的安達信分崩離析,只留了一個在瑞士的總部准備接受巨額的賠款和司法起訴。

對于安達信的多數員工來說,還沒有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就成爲了其他四大的員工。

除此之外,安然事件也讓全球咨詢公司們重新洗牌,和安然有關的的三大投行當年也遭到重罰。

後記

安然事件過去將近20年了。

仍然有大量的論文來研討安然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啓示。

在大學的課堂裏,有很多老師給學生們講安然的故事。

但不管是啓示還是故事,類似于安然的事件還在發生,似乎人類並沒有在巨頭泯滅中,吸取到教訓?

本文源自財經早餐

相關文章:

  • 以史爲鑒:英國崛起之謎,一個貧弱島國,憑什麽成長爲全球霸主?
  • “以史爲鑒——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啓示”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 以史爲鑒,新型冠狀病毒對宏觀經濟影響幾何?
  • 如何發展對華關系,澳政府當“以史爲鑒”
  • 新加坡優越教育制度也無法免俗!當代教育的幾大困境
  • 青年攜手,接力傳承亞洲文明火種
搞笑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