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參與試驗的失智症患者嘉法(67歲)在服用新藥後,腦部的澱粉樣蛋白縮小了,原本易怒、不願外出、悶悶不樂的情緒大有改善,不僅常開玩笑,而且能再次認得一些地方。
70歲的諾海尼說,看護者必須學習與失智者相處,才能減少沮喪失落感。“希望有更多研發藥物來改善他們的情況。”
由于嶽父也患有失智症,他深知晚期病患無法自理、長臥病榻。“她正常的日子會越來越短,我只希望新藥能延緩她退化的時間。”
此外,服用新藥後,病患大腦的澱粉樣蛋白(amyloid)顯著減少。澱粉樣蛋白的異常積累會在大腦中形成斑塊,破壞神經突觸的功能,造成腦退化,導致記憶等其他認知功能受損。兩成的阿爾茨海默症是由澱粉樣蛋白導致的。阿爾茨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
國大醫院是東南亞唯一的試驗點,13名患者來自醫院的記憶診所。
隨著本地人口老齡化,本地每10名年滿60歲人當中,就有一人失智。目前的療法以減緩病情表面症狀如健忘症、精神或行爲爲主,還沒有任何藥物能真正對症下藥。
作爲報告作者之一的曾禮賢星期二(12月6日)解釋,這項發現具有標志性意義。曾禮賢也是國大醫院心理醫療科部門客座顧問。
試驗結果11月29日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當中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引起關注,包括12.6%新藥服用者出現腦腫脹,對比只服用安慰劑、也就是無藥物成分組中,只有1.7%腦腫脹;14%腦部微出血,五人腦部大出血。6.9%的服藥者退出試驗,安慰劑組只有3%。
得知國大醫院有這項新藥試驗,他費盡唇舌勸太太參與,“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他說,兩人10多年前退休後常常結伴出國旅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現在,72歲的太太不僅非常不願踏出家門,連每日沖涼也成了與丈夫和幫傭的拉鋸戰。潘德堅說,她心情好時,一星期能沖一次涼,而且是連哄帶騙才行。“我們的生活品質大大下降,看護者是無奈又沮喪的。”
患者服藥後,日常生活功能、記憶力和行爲上的退化速度,減緩了27%,以18個月試藥期爲基礎,意味著病患進一步惡化的時間往後推遲6個月。
嘉法的太太諾海尼回憶說,病發初期,嘉法不願承認自己患病,推說因爲太累才記不起兩個小時前的事,而且愛整齊的他開始每天整理抽屜。“過去他是一兩個月整理一次,患病後每天都整理。服了新藥,又變回以前的頻率了。”
新藥lecanemab由日本藥劑商衛材(Eisai Co.)與美國藥劑商百健(Biogen Inc.)合作開發,共有1795名來自歐美、日本和新加坡的早期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參與爲期18個月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
新藥正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明年1月審核批准,之後再由英國和歐美批准。
失智症病患家屬:參與新藥試驗是唯一希望
國大醫院是東南亞唯一試驗點
“醫生確定她有失智症時,我感覺就好像判了她的死刑……比死刑更糟。”79歲的潘德堅向記者們談起太太的發病過程時,一度哽咽。
三年多前,當太太不願出門參加她熱愛的排舞、無法如過往准確無誤指出停車位置時,潘德堅就意識到枕邊人步上嶽父的後塵。
服用新藥後情緒大爲改善
不過,本地13名患者從2020年6月服藥以來,都沒有出現這些症狀。國大醫學組織老齡記憶與認知中心主任曾禮賢副教授說,雖然本地一半患者的腦部核磁共振成像(MRI)顯示有微出血情況,但他們都沒有頭痛、中風、精神恍惚等,所有人都完成試藥療程,微出血之後也消失了。
治療阿爾茨海默症在臨床試驗上取得了顯著突破。本地13名患者參與試驗的一款新藥,試驗結果顯示它能減緩早期阿爾茨海默症病患的認知和功能退化速度,延長他們正常生活的時間。
新藥lecanemab由日本藥劑商衛材與美國藥劑商百健合作開發,共有1795名來自歐美、日本和新加坡的早期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參與爲期18個月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患者服藥後,日常生活功能、記憶力和行爲上的退化速度,減緩了27%。
爲此,他邀請年齡介于55歲到80歲、有家族病史或懷疑自己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本地人參與另一輪的臨床試驗,了解同款新藥清除澱粉樣蛋白的功效。
一年半來,他每兩個星期陪太太到醫院接受一個小時多的新藥靜脈注射,間中得往返醫院複診或掃描大腦。
他說,這項試驗讓無可逆轉的失智症看見曙光。後續研究將進行深入探討,包括多少劑量的新藥既能發揮療效又不會引起太多副作用、哪個階段吃什麽藥物、可否配搭其他藥物綜合治療等。此外,如何以簡單的驗血來取代繁瑣的PET檢測,以確定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也是重要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