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 |
更新 |
學生可在理解與寫作或知識探索(Knowledge and Inquiry)之間選擇。 在2022年A水准會考中,只有約100名學生選修知識探索。 |
從2024年起,理解與寫作將成必修課。 知識探索將成爲一個“對比科目”(contrasting subject),不能取代理解與寫作。
|
教育部指出,這項改變讓學生通過研究本地、區域和全球的時事和當代議題,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創意思維等21世紀技能。
調整五:取消年中考試
教育部將逐步取消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這些院校也不能以計分測驗替代年中考試。每個學期,個別科目的計分測驗不能超過一個。
陳振聲說,學生不用備考,可把省下的時間用于參與和體驗更深入和多樣的學習體驗。
陳振聲去年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宣布,中小學從今年開始取消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如今取消初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學生下來都不再有年中考試了。
陳振聲說:“我們無法在確保A水准課程在繼續保持嚴謹的情況下,再刪減更多課程內容。不過,我們會在其他方面,做出關鍵的改變。”
調整二:專題作業(Project Work)成績不算大學入學分
從2026年起,大學入學分將采“70分制”;除了三個H2科目,還會計入理解與寫作的成績。
延伸閱讀 【國會】初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 2024年起逐步取消【國會】教育部改革A水准課程和大學入學計分方式 專題作業不算分
調整一:大學入學少計一個知識性科目
題:A水准課程與大學入學分五大調整
現行 |
更新(2026年起實施) |
學生得修讀四個知識性科目(content-based subject),包括至少三科主修(H2)和一科副修(H1)水平的科目。四科成績都必須計入學分。
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修讀四科H2,他們得分最低的科目將會換算成H1來計算。 |
學生仍修讀至少四個知識性科目,課程內容和難度不變。
不過,只有三科H2科目的成績會計入學分。如果第四科的成績能拉高總分,可計入。
|
教育部做出的五大調整有哪些?
調整四:學生必修理解與寫作(General Paper)
教育部說,這個調整可爲學生提供更大空間發揮創意,因爲他們更有可能大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題,而不是因爲害怕考B或C,不得不選擇安全的題目。
以往,學生普遍根據自己的強項選科,以考取好成績,拉高學分。陳振聲希望這項調整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科。
學生進入初級學院或勵仁高中,短短兩三年後就得參加會考,課程節奏相當緊湊,教育部長陳振聲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時說,教育部近年其實已逐步減少課程內容,如今的A水准課程內容,沒其他國家多。
教育部上一次更新A水准課程是在2006年。隔17年做出改變,也是爲了確保課程與時俱進,進一步提升學生的21世紀技能。
對于學生是否會因此忽略第四個知識性科目和專題作業,陳振聲說:“我們相信,我們的學生還是會努力的。”
現行 |
更新 |
專題作業的成績計入學分,總分占10分。 約98%學生的專題作業考獲A或B。 |
專題作業只有及格或不及格(Pass/Fail)之分,不再計入學分。
2024年入學的初院一年級學生,以及勵仁高中二年級學生,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
學生還可通過能力收生(aptitude-based admissions)計劃,在申請本地自主大學時,列出自己在專題作業中的角色。 |
“盡管如此,學生還是認真學習母語,因爲他們有著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動力。這正是我們希望通過課程改革培養的積極態度。”
調整三:大學入學分變成“70分制”
爲了不讓學生過度重視學業成績,並騰出更多時間探索學習樂趣,教育部星期三(3月1日)宣布改革A水准課程,以及大學入學計分(University Admission Score)制度。
他舉例說,H1母語科目在A水准也屬于選修科目,若能拉高學分,就可算入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