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春天不穩定的除了天氣,還有就是身體裏的舊疾了。特別是對于心髒、血管不好的患者,春天只求病情一個“穩”字。
春天給心髒、血管吃顆“定心丸”
第1顆:拒絕溫差,穩壓丸
一般來說,人體最舒適的體感溫度是26℃,此時血壓也最穩定。而春季晝夜溫差較大,還經常出現陰冷潮濕“倒春寒”的天氣。此時,對于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血管出現老化的人群來說無法較快適應冷暖交替的變化,容易引起血管痙攣,造成血壓波動。
在春季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呈現兩大特點:一是血壓波動明顯,有時可有近20mmHg的差異;二是高血壓合並心衰、心梗的發生率明顯升高。
因此,拒絕溫差,穩定血壓是心髒、血管需要的第一顆“定心丸”。做到3慢:慢減衣物、慢起床、慢啓熱身-後運動。
第2顆:多素少肉,消脂丸
春季的到來,身體從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持基本運作的模式,開始向“低能耗”轉變。此時是需要轉變飲食結構,減少肉食、增加新鮮蔬菜攝入才能讓身體不至于被過多的熱量攝入所累。
春季大量的應季蔬菜上市,可供選擇的蔬菜也比冬季多,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正符合春季需要提高免疫力、去燥的季節特點。特別是春季的:筍、韭菜、菠菜….更是大自然的最好饋贈,不僅營養豐富還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第3顆:良好心態,平律丸
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季節,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春季乍暖還寒,身體容易進入應激狀態,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興奮。而且此時氣溫逐漸回升,人體皮膚和肌肉中的微細血管此時會處于弛緩舒張的狀態,血流比較緩慢,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心髒和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史的人往往易出現心律失常。
因此,春天還應注意情志養生。忌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還要學會自己抓到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等症狀。
第4顆:謹防過勞,護心丸
春季氣溫回升,讓人們更願意參與戶外活動:爬山、騎行、健走……而如果不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陡然開始大量的高強度運動可能會讓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心髒、血管無法快速適應而誘發心血管事件。
長時間、高負荷運動/活動會使心率、血壓及心肌輸出量處于高位運行狀態,生成大量自由基、啓動氧化應激,最終損傷心肌細胞。
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活動時間以不超過30分鍾爲宜,不宜選擇爬山、快跑等激烈運動。運動中避免急停急起的動作,盡量不做憋氣動作。在運動後,有點喘,有微汗,仍可講話而不累,表示此次運動強度適當。如鍛煉過程中感到不適,特別是血壓、心率不穩定等,應立即停止運動。注意不要做彎腰低頭的動作,頭的位置不要低于心髒水平,否則很有可能會誘發心絞痛、中風等。
從春天容易誘發心血管事件的各個危險因素出發,做好防護,才是拒絕新病突發、舊疾複發的最好“定心丸”,你學會如何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