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預算案當中最讓人意外的宣布,應該非買方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的調整莫屬。
年初四,財政部長王瑞傑發表新財年財政預算案聲明時突然宣布,原本頂限設在3%的買房印花稅將調整,100萬元以上的部分從原本3%的稅率調整到4%,新稅率在隔天2月20日就立刻生效。
當天傍晚,我竟然收到了好幾個手機簡訊,應該是之前在看房時留給房屋經紀的,簡訊的內容如出一轍,今晚簽下一紙買賣協議,可以節省1%,少說也有幾千元的“新年大紅包”。
的確,根據媒體報道,大多數房地産經紀公司都觀察到,當天晚上買家一窩蜂進場,不少原本還舉棋不定的買家,都在當天午夜之前乖乖交上支票和買賣協議書。其中一名家庭主婦買下城市發展新登場的豪華共管公寓銀峰(New Futura)一間770萬元的公寓,省下6萬7000元的印花稅。
印花稅屬漸進式 受影響買家占少數
其實,根據去年國人的購買習慣來分析,受影響的買家仍然是占少數的。因爲買方印花稅是漸進式的,所以基本上400萬元以內的房地産,支付的稅率不到1個百分點。而且所有成交的私宅(包括執行共管公寓)單位中,有36%、即超過三分之一,是還不到100萬元的。
另外,新加坡人買得最多的單位其實介于120萬元至170萬元之間,如果按照這樣來算,這些買家之前需要支付的印花稅介于3萬零600元和4萬5600元之間,現在調整以後,他們支付的額外費用也只不過是2000元和7000元之間而已,這並不足以讓一些買家卻步。
政府比較照顧中等收入工薪家庭
由此看來,政府其實還是比較照顧那些中等收入的工薪家庭:首先對那些購買組屋(除了少數私人組屋或地點優越的項目超過100萬元以外)或者不到100萬元私宅價格的買家完全沒有影響,即使有影響的大多數,也只有7000元的上限。更何況,絕大多數新加坡人一輩子也可能就買一到兩次超過100萬元的私宅,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至于那些有能力購買、尤其是那些優質洋房、聖淘沙一帶的高級洋房和豪宅的買家,其實或許對這1%上調也並非特別敏感,所以如果行情看漲,這些買家還是會進場。
集體出售和政府售地計劃等大宗交易較受沖擊
比較可能受到沖擊的其實是諸如集體出售和政府售地計劃等的大宗交易,因爲畢竟成交額動辄就是幾千萬或者上億元,加上去年整年的集體出售和政府售地都非常紅火,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可能已經降低了發展商的盈利率,現在再增加1%的成本,無疑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局面。這也難怪隔天發展商的股票應聲下跌。
另外,按照我的預估,政府能通過這次調整獲取的稅收大約爲4億1100萬元左右(這裏面已經包括了發展商售地的印花稅),如果按照上個財政年所收到的47億3000萬元的印花稅總額相比,這個4億多元的稅收其實只占8%。換言之,這並非一個非常有效的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的途徑,那政府究竟圖的是什麽?
提高印花稅非擴大財收有效手段 政府圖什麽?
其實去年3月,當政府對賣方印花稅(Seller’s Stamp Duty)做出微調時,或許沒有預料到市場的反應這麽大。當時有所謂的專家甚至揚言,這是政府開始松綁“八輪降溫措施的開始”,似乎預示政府會在中短期內一步一步將那些所謂的ABSD、TDSR(即“額外買方印花稅、總償債率”)等不怎麽好聽的“四個字母”都撤銷。
雖然我當時完全不能苟同這種看法,認爲政府不可能貿貿然將房市的穩定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但政府的這個微調,似乎真的有爲房地産市場打了一支強心針,買家也開始回巢,價格也止跌回穩。
然而,去年9月以後,政府頻頻放話指出目前集體出售市場的熱潮難以持續,因爲房市的整體基本面依然沒有完全複蘇,尤其是空置率居高不下,外國租戶人數下降的趨勢似乎都沒有緩和。加上集體出售後,發展商預計將興建更小型的單位,讓私宅數量繼續攀升。這無助于一個“穩健、可持續的房地産市場”的發展。
政府利用各種手段收緊 推動房市保持穩健增長
政府之後也要求私宅集體出售項目的買家或賣家,在進行詳細規劃前先提交一份較簡要的交通研究報告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簡稱TIA),這可能讓一些大型項目的集體出售受到一些發展上的限制。政府也開始要求發展商提供私人招標的資訊,哪些買家進場,投標價位和詳情,並希望從銀行業了解這些發展商的借貸情況。
從這一系列微小的舉措來看,政府其實根本就沒有掉以輕心,依然保持著對房地産市場密切的監控,畢竟這是一個關乎到九成新加坡人的民生課題。
所以此次的舉動,又再一次證明了政府根本不可能輕易地松綁之前的八輪降溫措施,甚至還可以不經意地利用各種手段來收緊,以達到房市能保持穩健增長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