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聯合早報·交流站》白宗德君撰寫的《關于(華文)教育的一些改進建議》,乘興拜讀,可惜讀完敗興。
先略提一下白君的背景,他在文中自我介紹,于1970年代末就開始在教育部工作,並于1990年代初進入(華文)課程組,直到退休,期間“參與了數次華文課程的檢討與修訂工作”。
華文教學在本地很特殊
我們都知道學校課程內容需要與時並進,所以每隔幾年教育部就會進行修訂,規模可大可小。對此,白君認爲,“每次的華文課程檢討都有其特殊性與必要性,隨之産生的幾套教科書也各有特色與改進之處。整體上,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有所提振,但程度卻未見提高”。
華文課程檢討當然有其必要性,我也不反對“特殊性”的存在,在一個華人居多,卻以英文英語進行日常作業和溝通的國家,作爲既要符合實用性,又要照顧到文化傳承的語文教學,與其他科目比較,確實是很特殊的。至于華文教科書方面,“各有特色”肯定是見仁見智,是否有做到“改進”,則更加難以定論。
課文設計忽略學生成熟度
猶記得曾經執教過中三華文,某天翻開課本,循著課文講述仙女引導百姓向善的故事。我教學比較采取開放式,與學生之間少了“我是師,你是生”的權威性距離,因此學生比較敢于表達或傾述他們的內心感受。當時就有一名學生在我講完課文之後,舉手說道:“老師,哪裏會有仙女的啦。”
話一說完,其他同學也跟著“起哄”,紛紛表示此類課文與現實生活相距太遠,而且有把他們當作小孩來哄的感覺。我當時嘴上解釋,那只是一種表現手法,該關注的是故事背後所帶出來的價值觀,實則,內心根本說服不了自己去肯定那是適合中三學生的課文。
還有那課文插圖,線條粗糙簡單及卡通化的程度,真的是低估15歲少年少女的視覺要求。當然你可以說插圖只是輔助,重點還是課文,但既然都要“插”進課本了,爲什麽不做/畫得更適合該年齡層的學生?差強人意的成品,只會讓人(包括當時的我)置疑課本編寫者及批准者的態度。
中三學生不是小孩子了拜托,課程組的官員到底是關在教育部的象牙塔裏閉門造書,還是有真正去了解,他們所編寫的課本的對象的智慧成長度和時下想法?仙女,給出了上述問題的明確答案。
程度沒提高是一個謎
白君也提到,“整體上,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有所提振,但程度卻未見提高”,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提振了?這是要通過怎樣的調查才能得出結果,我非常有興趣知道,又或者白君所依據的數據源自何處,也是相當令人好奇的。
至于興趣提振,程度卻未見提高,這麽矛盾的現象,到底是爲什麽,絕對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幾乎都可以說是我國華文教育的症結所在,可惜,白君對此關鍵性問題,僅是一語帶過。
講來講去還是因爲實用性
白君緊接著說:“今日,國際局勢明顯變化,中國的崛起有目共睹,華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又是這種華文實用性的調調,如果連教育部的華文課程發展官員,都不以華人應該因爲華文是種族的根而一定要掌握,而僅是因爲有利于往後與強國溝通爲理由來學習華文,也難怪國家的華文水平一直居低不起。
本地洋派華語歌手向洋,因在《中國新歌聲》勇奪亞軍而聲名大噪,他載譽歸來後公開表示,如果求學時有把華文念好,他在比賽時就可以表現得更好,並呼籲莘莘學子要學好華文。此語一出,讓廣大民衆贊不絕口,只差沒給他當推廣華文大使。
但試想,如果不是因爲參加華語歌唱比賽勝出,如果不是因爲華語樂壇是他邁向事業成功的管道,向洋會“重視”華文華語嗎?如果他參加的是《American Idol》或《Britain’s Got Talent》,他還會後悔沒學好華文嗎?說穿了,華文不過是他目前歌唱事業的工具罷了。
就承認我們的雙語教育不成功
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日前出席世界晉江青年萊佛士論壇時,說“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太平盛世,美國、中國都發展得很好,印度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度,東南亞國家也在蓬勃發展。世界的經濟中心正向亞洲轉移,這是一個充滿了機遇的時代。年輕一代可以借助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有利環境,掌握多種語言。”
同樣的,學習語文,掌握語文,依然與“有利”脫不了關系。
王乙康還說,“如今每個人都掌握英語和自己的母語,也應該掌握多種語言,充分發揮新加坡人跨文化的能力”。但部長先生,我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只講英語,母語卻一塊塊甚至講不出來的人海,您是何來每個人都“掌握”了英語和母語之說啊?如果連教育部長也不願意面對現實,承認我們的雙語教育並不成功,而對症下藥地改進,那我們也只能繼續活在建國總理所說“雙語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政策”的美夢中了。
教書就教書,得什麽獎?
白君也提及“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認爲應該增加得獎名額。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華文教師,在乎得不得獎;我更希望的,是所有華文教師,都不以得獎爲執教目標或目的。
教書,是爲了得獎嗎?如果不是,那爲什麽要頒這個獎?是爲了肯定華文教師?如果華文教師根本不在乎得不得獎,那以獎項來肯定,又能發揮什麽成效?
看起來像是自問自答又自相矛盾的問題,似乎沒有答案。還記得,某一屆的傑出華文老師得獎名單出爐後,引起業界嘩然,因爲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名字,一個華文教師獎,差點變成“只是一場遊戲”的紅星大獎。
廣告界盛傳,有些廣告制作人和廣告公司,會專門爲了參加比賽,而制作只爲了會得獎的作品。希望我們的華文教師,不會有一天也出現特別針對得獎條件而設計教案的情況。
辦比賽有助于提高水平嗎?
至于白君最後提到的諸如“華文大比拼”之類的比賽,也只是爲整個不利于華文學習的大環境,添加一點小漣漪,或許因爲比賽有人參加,就制造了“學習華文的興趣有所提振”的假象,但整體華文水平沒有提升,恰恰是對這些比賽的舉辦施以最無情的嘲笑。
十年前,曆史悠久的“全國講華語運動”委員會請來了本地廣告才女林少芬掌舵,史無前例舉辦了全國性的“華文?誰怕誰!”比賽,一連幾個月的網上測試,吸引國人踴躍參與,直至最後更在電視台舉行大決賽,還有本地主持一哥郭亮和多方位媒體人楊君偉一同舉唛加持。八頻道播映後據說收視率還不錯,比賽的成功傳爲佳話,隔年委員會食髓知味,又辦了一次。但當時的盛況,如今誰還記得?結果,我國的華文水平有提高嗎?
比賽不是不能辦,但只怕因爲不停辦比賽,反而向學生灌輸了錯誤的學習華文觀念。無論是“我學好華文,才能贏得比賽”,還是“我要贏比賽,所以要學好華文”,都不會是我們樂于見到的學習華文心態。
在動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正傳簡訊給一名半輩子都在從事華文教學的工作者,當他知道我的意圖後,只回傳了四個字:“華文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