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總理李光耀新著《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出版後,引起新馬兩地人士關注。……一本能引起議論紛紛,開動衆人腦筋,重新審視曆史的書,無論好評,惡評,我認爲就是一本好書。
潘星華
建國總理李光耀新著《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出版後,引起新馬兩地人士關注。不少人抨擊李光耀推行重英輕華政策,最終導致華校沒落,南洋大學關閉,並爲他貼上”華教罪人”的標簽,認爲這是他此生最大的汙點。
一本能引起議論紛紛,開動衆人腦筋,重新審視曆史的書,無論好評,惡評,我認爲就是一本好書。
李光耀說,新加坡的雙語之路,是他一生的挑戰。1965年8月9日,他懷著惶恐不安的心情,帶著200萬人民,走上一條沒有路標和茫無目的地的建國之路。他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必須爲這200萬人民的安全和生計負責。怎樣讓人民吃飽飯,過好日子,是他作爲當家人最傷腦筋的事。國家的語文政策,當然也必須配合解決吃飯的問題。
嚴崇濤在《新加坡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一位老常任秘書的回顧和反思》的書裏談到他1961年到經濟發展局工作,當時新加坡的勞動隊伍有10%人失業,每年還有2萬5000人至3萬人從學校畢業,進入勞動市場。
他記得國家首任財長吳慶瑞憂心忡忡對他說,每天下午1時或傍晚6時的放學時分,駕車經過學校,看見數以百計的學生蜂擁而出,他總是感到觸目驚心。因爲他不知道當這些孩子畢業時,該怎樣給他們找工作?
去年5月吳慶瑞溘然長逝,我想,他走時應當感到寬慰。因爲,今天新加坡公民的就業率已經領先于香港,台灣,韓國,日本等亞洲經濟體,也比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整體水平高。當年10%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今年9月的2%,這已經是全民就業的水平了。
新加坡的人均收入目前近5萬美元(約6萬4000新元),已達到美國的水平。星展集團分析師預測在九年後,新加坡人均收入可能達到7萬1000美元,超過美國的5萬7000美元25%之多。
這與1965年新加坡被迫獨立那年,人均收入僅512元美元相比,增加了100倍,而且未來還有節節攀升之勢!
新加坡是怎樣走到今天?這條路是坎坷的,是有血有淚的,它包括了南洋大學被關閉的憤怒和哀嚎,所有方言節目被淘汰的”殘忍”,”不近人情”和”多此一舉”的控訴,以及每個家庭兩三代人之間的聯系,隨方言的消失而喪失。
李光耀說:”我承認這是損失,但這是無法不付出的代價,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我們不希望孩子們因爲語文問題,失去優勢。”
話雖然這麽說,無論關閉南洋大學,推廣華語運動,推出英文和華文均第一語文水平的特選學校,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距離1965年建國,都是十四五年之後的事。
既然政府早就決定以英文爲工作語文,爲什麽不立即在學校推行英文爲第一語文的政策?爲什麽1965年11月6日政府與南大理事會簽署的聯合聲明中,他仍然”保證南大將永遠成爲獨立新加坡國家之華文大學”,”保證南大不會與新大合並”?
李光耀在書中明言:”建國之初,要讓75%說著不同方言的華人,另外14%說著馬來語的馬來人,和8%同樣說著不同語言的印度人,學習一種’非我族語’的前殖民地政府語言作爲共同語,簡直是天方夜譚。不行,那樣做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個政治代價是我負擔不起的。”
他說,當時反對以英語作爲全民共同語言的聲浪,是持久不息的。許多講華語和方言的家長,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有濃得化不開的情意結。他們無法明白爲什麽英國人統治時期,他們的兒女能從小學到大學,完全接受華文教育,而在自己的民選政府管理下,兒女卻必須學習英文。他們不明白在這個多元種族多元語言的社會裏,沒有辦法不承認英語是唯一能讓大家接受的中立語言,並能讓新加坡立足于國際社會的語言。英文是一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的語文。
他說,政治是一門”只做可能做的事”的藝術,他唯一的辦法是”耐心等”,等到大多數的家長都看清形勢,把孩子送進英校,等到1979年《吳慶瑞報告書》發表後,才爲以英文爲主,華語爲輔的雙語比重定調,1987年才統一語文源流,全國學校(除特選學校)均以英文爲第一語文,華文爲第二語文。
拖延了十幾年才統一語文源流,李光耀爲”讓許多華校生的出路受到影響,感到內疚。”但他表示即便時光倒流,也不會提早這樣做,因爲”這實在不是簡單的語文問題,而是嚴重的,複雜的政治問題。我們是民主制度,一人一票。我一這樣做,受華文教育者就認爲我是消滅華校,會引起大騷亂。”
做”大當家”的政治考量,也許不是很多老百姓能了解。如今我們身處國泰民安的舒適環境裏,重新審視這段曆史,會同意李光耀說:”我承認這是損失,但這是無法不付出的代價,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作者介紹
潘星華,新加坡著名媒體人,長期耕耘教育板塊,對新加坡的曆史發展、教育狀況等,有非常廣泛認識和獨到見解。目前更多專注新中兩地的文化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