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不排除我國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但是政府並不認爲這會發生。是私人部門的經濟師過于悲觀,或政府過于樂觀?很快便有分曉。
就勢論市
不知不覺2016年就要來到盡頭,轉眼已經邁入最後一個月份。回首過去11個月新加坡的經濟表現,雖然不至于每況愈下,但也處于走下坡的態勢,截至9月底第三季更出現了2%的環比萎縮,“技術性衰退”這個詞彙重新浮上台面——即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環比萎縮。
經濟師不排除我國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但是政府並不認爲這會發生。貿工部常任秘書羅錦賢日前在第三季經濟調查報告的發布會上幾次重申:“我們的核心預測是,我國不會陷入技術性衰退。”
是私人部門的經濟師過于悲觀,或政府過于樂觀?很快便有分曉。
然而,不論數據顯示何種結果,它始終只是一個數字,實際經濟情況的好壞並非由一個數字可以反映出來。
生物醫藥領域職位不多
我們用“連續兩個季度的環比萎縮”來定義技術性衰退,只要第四季扭轉了第三季的負數,根據定義就不是經濟衰退,若前一個季度的數據很糟,這個季度輕易可取得正數增長,雖然避過“技術性衰退”,但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嗎?
就像中期考試得到F9,年終考試得到D7,這無疑是大躍進,但這個進步對升學並沒有幫助,不及格就是不及格。
第三季經濟數據出爐後的第二天,經濟發展局公布10月份制造業産值同比增長了1.2%,優于市場預期,而且是連續三個月取得增長;貿工部的樂觀相信是基于這組數據。
海事和岸外工程業盛衰影響廣大
然而經濟師並不敢斷定情況好轉,因爲10月份的優異增長是得到生物醫藥領域的提振,這是一個波動很大的領域、占制造業産值的比重高但聘請的員工不多,加上跟經濟其他領域的關聯性不大,因此惠及的層面不廣。
若不包括生物醫藥業,10月份制造業産值同比實際是萎縮了1.4%。
根據標新局網站的數據,生物醫藥領域在2013年聘請了1萬6000人,相比之下,海事和岸外工程業聘請將近9萬人。這個行業對國內生産總值的貢獻或許不及生物醫藥,但這個行業的盛衰有著更大更廣的影響。
經濟發展局的數據顯示,今年首10個月,海事與岸外工程産值同比下跌超過三成,是表現最差的行業,單是10月份的産值便下跌了47%。
爲緩解海事與岸外工程業者面對的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也幫助它們掌握未來的機遇,政府本月起重新推出標新局的過渡性貸款計劃(Bridging Loan),並加強該領域的國際化融資計劃(Internationalisation Financing Scheme,簡稱IFS)。
海事與岸外工程業正經曆寒冬,多家新交所上市的海事和岸外工程公司處在破産邊緣,Swiber控股和Swissco控股先後接受司法管理;瑞克麥斯航運(Rickmers Maritime)和Kris能源(KrisEnergy)尋求債務重組困難重重,隨時可能走上同樣道路。大型業者雖然不至于陷入危機,但業績大受影響。
距離明年財政預算案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政府選擇現在宣布對海事與岸外工程業的援助計劃,會不會讓正在等待政府出手相助的其他行業業者,想起2009年推出的205億元“振興配套”,認爲政府的這個動作暗示了其他行業也可能得到援助?
貿工部今年內兩次調整全年增長預測,從年初時的1%到3%調整至1%到1.5%,這是全球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的最差表現,經濟情勢雖不樂觀,但仍不至于像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那麽嚴重,估計政府尚不會下重藥。
然而,短期的未來存在許多已知的未知,讓新加坡經濟面對下行風險。英國人公投脫歐、美國人選擇特朗普當總統,看來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逐漸擡頭,自由貿易時代可能終結,新加坡作爲一個依賴出口、資金自由流動的經濟體,很快就會感受到沖擊。
也許可以讓大家松一口氣的是,政府對海事與岸外工程業伸出援手,說明了政府會在必要時出手相助,而不會坐視不理,當真正的經濟衰退降臨時,大家相信會“得償所願”。但我們都希望這一天不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