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論市
不論是增稅或征稅,都不會是受歡迎的政策,民間對上調消費稅的反對聲浪大是意料中事。在“上調消費稅率”和“擴大征稅範圍”之間,相信多數人跟我一樣會選擇後者。如果可以不上調消費稅率,我甚至同意把“入境時所享有的消費稅免稅額”完全取消,雖然執行這項措施肯定會面對一定的難度。
明天(19日)大年初四,是中國民間迎神接神的日子,包括財神。
國人明天也跟“財神”有約——財政部長王瑞傑將在明天下午發表2018年的財政預算案聲明。財長在農曆新年期間發布預算案,很難不把他和財神聯想在一起,也很難不期待財神派紅包。
每個人對財政預算案都有一份願望清單,有些實際,有些天馬行空,不外是希望政府派多些錢、少征些稅。
政府在擬定預算案之前,都會先收集各方面的民意,了解個人、家庭、團體、企業有哪方面的需要,近兩個月,經濟師、稅務專家、個別商會和組織,已經紛紛發表了對預算案的期許。
商界代表今年的訴求跟往年大同小異,對成本與資源不足感到擔憂,是每年都會聽到的聲音。由于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IC)即將到期,不少商家都希望可以獲得延長。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提出的建議,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導的中小企業委員會所提出的建議也相當接近,主要呼籲政府給予中小型企業和商會更多援助,協助企業采納科技、數碼化、創新,並走向國際。
個人層面的訴求比較多樣化——衣食住行、茶米油鹽、養兒育女、奉養父母、醫藥保健、投資理財、退休規劃——凡是能想到的都有所求。
“中高收入”階層受關注了嗎?
每年都有組織籲請政府爲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援助,而每年的預算案也總會重點關注這一組人,他們每年都會獲得不少幫助和津貼。2018年預算案,不知道表面風光的“中高收入”階層,是否會獲得財長特別的眷顧?
一個月入五位數的所謂中高收入家庭,可能需要養育兩個孩子,還要奉養父母,卻因爲“收入高”導致他們無法充分享受各種津貼。例如跟年邁父母同住的家庭,父母若需要寄托在護老中心,“收入高”者只能獲得30%津貼,甚至是沒有津貼。如果父母不與子女同住,反而能享有多達80%的津貼。這豈不是變相鼓勵人們跟父母分開住?
被歸入“中低收入”者,在免繳個人所得稅之余,他們還能得到各種津貼。收入稍微多一點,繳了稅又無法享受津貼,整體財政狀況搞不好還不如中低收入者。
會計審計專業服務公司普華永道(PwC)對個人所得稅所提出的一些建議,就讓中高收入層感覺中聽。它建議政府把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起點,從2萬元上調至4萬元,也建議在職母親子女估稅扣稅額(Working Mother’s Child Relief)不要受到8萬元頂限的限制,以鼓勵在職母親繼續工作。
這些來自商界和個人的訴求,如果明天都得到“財神”的眷顧,當然皆大歡喜。但事實是政府不可能一一回應。
政府制定預算,必須有全方位考量,得考慮經濟、國防、社會等方面的需要,總會有人失望,就像我們過年時祈福許願,會不會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求是否實際。
要回應人們對預算案的種種期許,政府必須擁有足夠資源,到頭來還不是由人民來買單?政府已經把話說在前頭:由于醫藥、教育、基礎建設等開支顯著增加,因此有必要探索提高稅收的方法。
消費稅率會調高多少?
這幾天拜年,親友之間避不開的話題是消費稅率會調高到多少?有人說9%,有人說10%。
其實這個話題早在李顯龍總理去年11月表示“政府加稅是遲早的事”之後,便已在民間熱烈議論。王瑞傑在多個場合對增稅或征稅都不願多說,讓國人對他將于明天發表的聲明留下遐想空間。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到,有關上調消費稅的討論只限于民間輿論,自始至終,政府都沒有對上調消費稅表明過立場,他們更多時候是在討論把征收消費稅的範圍擴大至跨國電商交易。
王瑞傑在去年的預算案聲明中已經透露,隨著新加坡數碼交易和跨境貿易持續增長,政府也會探討如何調整消費稅,以確保注冊消費稅的本地企業與外國企業能夠公平競爭。律政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英蘭妮後來也表明,政府在研究對電子商務的征稅。
彭博社訪問了12名經濟師,他們都預期王瑞傑明天將宣布某方面的稅務調整,除了公司稅之外,每個稅項都有人猜測會調高,而最多人猜的是消費稅,只有一人認爲消費稅不會上調。另外,有八人認爲財長將宣布征收電子商務稅。
不論是增稅或征稅,都不會是受歡迎的政策,民間對上調消費稅的反對聲浪大是意料中事。在“上調消費稅率”和“擴大征稅範圍”之間,相信多數人跟我一樣會選擇後者。如果可以不上調消費稅率,我甚至同意把“入境時所享有的消費稅免稅額”完全取消,雖然執行這項措施肯定會面對一定的難度。
答案到底會是什麽,很快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