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
論市
郭書真
跟放貸公司借錢無需入息證明,利率雖高但勝在手續簡單,很快便有錢到手,如果有把握在短時間內還錢,是急需現金周轉者應急的方便之門。然而,借錢的出發點很重要。若爲貪圖享受是絕對不應該,理財專家也不鼓勵人們利用貸款做投資。
近幾個月頻頻收到放貸公司的廣告短信,煩不勝煩,雖然已經向“謝絕來電”(DNC)注冊處登記,但一天內還是會收到數則,謝絕來電注冊處似乎對他們無可奈何,只能建議投訴人向警方舉報。
放貸是高風險行業,尤其是無抵押貸款,分分鍾血本無歸,所以不論是合法或非法放貸,利率都很高。如果認爲銀行每年對無抵押貸款征收24%的利率和很高,那麽放貸公司每個月的4%利率(即一年48%),顯然是非常高。
如果不是走投無路,相信任何人都不會輕易向放貸公司敲門。但如果真是走投無路還去敲放貸公司的門,這豈不是跟跳下懸崖無異?
國人的債務問題向來受到關注,爲了遏制人們過度借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13年6月推出總償債比率(TDSR),規定借貸人的總償債額,包括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以及信用卡債等,不得超過收入的六成。兩年後,也就是2015年6月,金管局進一步針對無抵押貸款推出限制,規定國人未償還的無抵押貸款總額不得超過24個月的薪水,若連續三個月超過頂限,負債者將不能刷信用卡,也不能申請新信用卡和其他無抵押貸款。
根據金管局日前提供的數據,對無抵押貸款的管制似乎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今年3月,欠款額超過24個月薪水的人從兩年前的3萬2000人減至1萬4000人,總欠款額則從40億元減少至22億元。
然而,如果把多一組數據擺在一起看,情況或許並沒有想象中樂觀。
從本月開始,這個無抵押貸款限制進一步收緊,頂限降至18個月薪水,到了2019年6月,這個頂限會再降至12個月薪水。金管局的數據進一步披露,欠款額超過18個月但不超過24個月薪水的人有1萬8000人,欠款額爲18億元,將前後提到的兩組數據加起來,意味著有3萬2000人的欠款“超標”,總額達到40億元,一個人平均欠下12萬5000元!
再說,我們無法肯定欠款額超過24個月薪水的人數和總額減少,是金管局的條例讓國人更謹慎理財,又或只是金管局的條例把一些人推向放貸公司?已負債累累的人若真是手頭拮據,又被銀行拒于門外,唯有尋找其他途徑。
放貸公司貸款額減少
根據放貸人注冊局的數據,放貸公司在2016年的總貸款額高達11億8100萬元,比2015年的6億4600萬元高出八成。不過,注冊局表示,這個增幅可能是放貸公司爲賺取行政費,反複向借貸人發放新貸款抵消舊債的惡劣行爲所導致。該局今年1月禁止放貸公司這麽做以後,貸款額已經減少,從去年第四季的3億6200萬元減少三成至2億3800萬元。
跟放貸公司借錢是下下策。雖然放貸公司必須遵守放貸人注冊局的利率管制,每月借貸利率不得超過4%、逾期利率不得超過4%,各類收費也不能超過該局規定,但有如之前所述,每月4%的利率等于一年48%,再加上逾期利率,你可能永遠無法還完貸款。放貸公司以“九出十三歸”的運作模式,每次借錢得支付10%行政費,也就是借1000元只有900元到手,然而歸還時卻往往不只1300元。
要貸款務必確保
放貸公司屬合法
向放貸公司借錢,還得面對相對激進的追債手法。銀行若追債,最壞情況是采取法律行動,放貸公司則通常委任收債公司討債,這些公司使用各種讓欠債人感到難堪的騷擾手段追債,例如不久前就有追債員到食閣攤位追債不遂,亂砸東西滋擾公衆而被判坐牢。
如果真的需要向放貸公司貸款,務必確保他們是合法的,並清楚知道自己有哪些法律權利。根據放貸人注冊局數據,本地有163家合法放貸公司,其中一家被暫時吊銷執照至明年4月。一些公司的網站設計非常專業,浏覽時讓人覺得很舒服,容易放下戒心,一些還會分享“教育信息”,例如辦一場婚禮所需開支,甚至鼓勵借錢投資、購買名牌奢侈品、度假。這類文章分享,比單刀直入“需要借錢嗎?”的廣告更具殺傷力,後者只對有需要的人奏效,前者則可能讓沒有需要的人也去貸款。
跟放貸公司借錢無需入息證明,利率雖高但勝在手續簡單,很快便有錢到手,如果有把握在短時間內還錢,是急需現金周轉者應急的方便之門。然而,借錢的出發點很重要,若爲貪圖享受是絕對不應該,理財專家也不鼓勵人們利用貸款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