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華總商會●《中小企業意見調查報告》
韓寶鎮 報道 [email protected]
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仍然是廣受中小企業采納的政府援助計劃,共有85.4%參與調查的企業表示采納這項計劃。
中華總商會建議政府繼續爲企業提供援助計劃,協助企業轉型、加快數碼化進程,但商界領袖也提醒企業留意政府援助計劃所帶來的具體成效,不應該盲目采納。
商會建議政府延長與加強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s,簡稱PIC)與創新與能力贈券(Innovation and Capability Voucher,簡稱ICV)計劃,以延續提高生産力的勢頭。
根據總商會發表的2017年《中小企業意見調查報告》,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仍然是廣受中小企業采納的政府援助計劃,共有85.4%參與調查的企業表示采納這項計劃。
另外兩項受企業歡迎的援助計劃,還有跟培訓相關的一系列計劃(46.9%)與創新與能力贈券(32.9%)。
調查指出,申請政府援助計劃進行轉型與提升的企業,也從去年的61.7%,增至今年的70.4%。
此外,就政府提高生産力運動的有效性來說,有89.3%的中小企業表示看到小幅度的改善或更好的情況。
總商會工商業委員會主席、珍寶餐飲集團總裁黃建銘表示,政府給予企業資助給人大派紅包的感覺,但是否達到效益,值得探討。他認爲,從政府津貼獲益的,有時可能只有培訓公司或顧問公司。
他說:“如果說上上課就算是培訓與提高生産力,那麽就太單純了。我們要因此變得熟練,才能算是培訓。”
總商會科技委員會主席、新浦化學首席執行長曾憲相認爲,重要的是,員工受訓回來後,老板是否有跟進,若老板不聞不問,那麽也不會有效果。
他比喻說:“公司是病人,政府是醫生,不斷給你開藥。但你也要每天早上起來做運動,不能一直吃‘補藥’。”
對企業來說,有政府津貼是好事,這就如病人有服藥,總比沒服藥好。
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新加坡金鑽珠寶商會會長何乃全則建議,應該制定員工受訓後的跟進程序,如提交建議書,說明如何把課程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工作上。
員工需要上課
老板也應先去上課
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也表示,不僅員工需要上課,老板也應該先去上課,“老板要有興趣才行,至少基本的東西要知道。”
除了討論如何讓培訓課程更加有成效,商界代表也談到把政府援助計劃,如何應用在恰當的地方與領域,以取得最好的成效,以及在協助中小企業數碼化方面,本地資訊通信公司是否有充分能力給予支援的問題。
根據調查,來自制造業的44.2%企業,從政府提高生産力的運動中獲得中度或大幅度的改善。相比之下,獲益的服務業與建築企業則較少,分別是28%和30.9%。
黃建銘指出,政府的策略,總希望能夠立竿見影,但從這次調查結果來看,以自動化和機械化來說,制造業所取得的成效顯然比服務業大。
他以中央廚房爲例指出,許多餐飲企業盲目追求政府所提倡的這個概念,但實際情況是,若企業的規模不大,中央廚房反而會大大提高成本。
以他本身經營的珍寶餐飲集團來說,中央廚房的機器在10分鍾內就能夠制造600公斤的辣椒醬,而過去以人工來制造則需要半天的時間。
這也意味著,在制作了集團餐館所需的辣椒後,機器將被放在一邊不用。但是,由于該集團以辣椒螃蟹聞名,因此還能另外出售辣椒螃蟹醬,不致于讓機器閑置。
其他同行的情況則非如此,他參觀其他同行的中央廚房,看到同行“買了很多機器,都(用帆布)蓋著,說以後會用到。”
黃建銘也透露,該集團尋求數碼化,卻遇上能力不足的本地資訊通信(IT)公司,以致最終只好撤換對方的不好經曆。在他看來,資訊通信公司至少應該要給予公司引導,可是該公司卻無法辦到。
他舉例說,該集團要推行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承接制定系統工作的本地資訊通信公司最初表現還不錯,可是當工作更爲深入時,對方卻無法達成要求,結果原本只需一年半就能做完的工作,在經過三年後還是無法完成。
黃建銘本身是受過IT訓練,對本地一些提供解決方案的資訊通信公司表現無法達到要求感到失望。“我不得不中斷這些公司的咨詢服務,我不希望公司的ERP只是一頭大白象。”
總商會研究與出版委員會主席、普華古柏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吳紹均,則呼籲政府跨部門簡化合規要求,以下調企業的合規成本。
成本上漲競爭激烈員工短缺
仍是本地企業三大挑戰
盡管今年的商業情緒比去年稍微改善,但本地企業認爲經營成本上漲、本地市場競爭激烈和員工短缺,仍然是它們面對的三大經營挑戰。
根據《中小企業意見調查報告》,有72%參與調查的商家表示仍面對經營成本上漲的挑戰,比去年的62.3%多。商家也認爲,目前它們面對的三大經營挑戰是:經營成本上漲(68.4%)、本地市場競爭激烈(56.7%)和員工短缺(46%)。
不過,超過半數的企業采取積極態度來應對這些挑戰,報告顯示,有53.8%的商家到有增長潛能的市場尋找新商機,57.1%的商家則進行産品和服務創新,以應對目前所面對的經營挑戰。
此外,參與發布會的各行業領袖代表,在會上也分享了各自領域所面對的挑戰和困境。
油氣業:
總商會副會長、萬度力集團(MTQ Corporation)總裁柯文偉表示,油氣業陷入困境已有多年,雖然如今有些好轉,但過程緩慢。這是一個國際問題。
由于行業低迷,不僅外來員工減少,本地留守該行業的員工也不多,而年輕人更認爲該行業沒有前途而不願意入行,他擔心的一旦行業在將來複蘇,人手可能無法回彈,限制到行業的發展。
由于油氣業估計還需一段時間才會複蘇,他呼籲政府繼續給予該領域的企業援助,短期內不要取消援助。
建築業:
總商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長成工程董事經理白連源對建築業在正值轉型時出現不良競爭,感到關注。本地市場開放,吸引許多外來競爭者,但僧多粥少,造成不良競爭。例如,若工程標價低于公司須支出的成本,那麽公司的生産力也難以提升。
他說:“轉型必須投資建造新廠、采購與培訓,可是不良競爭卻可能會使得這些投入變成零。”
不過,他也表示政府已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也在探討未必要在工程競標中讓價低者得的做法,而是也要以品質爲考量。
他指出,轉型能讓建築業減少對外勞的依賴,可是在轉型過程中,行業對外勞還是有需求。該行業采用預制體積建設(PPVC)、預制浴室(PBU)、制造和裝配設計(DfMA)等先進科技,都需要具備相關技能的更多經理與工程師來處理。如何投入人力,又能同時平衡工資,須謹慎處理。
餐飲業:
總商會工商業委員會主席、珍寶餐飲集團總裁黃建銘表示,本地餐飲業的挑戰跟其他行業相似,主要是人力短缺與商業成本高漲。
以珍寶來說,它所面對的最大困境就是本地市場的增長有限,“這也是爲什麽我們決定進軍海外的原因;在海外,會更加容易找到低層員工與中層管理人員。”
珍寶可以在外地,采用集團已行之有效的現有標准作業方式與人力資源計劃,促成業務的增長。
食品制造業:
總商會總務委員會主席、大華食品工業董事經理白毅柏指出,不論是在本地還是“走出去”,本地食品制造商都面對外國對手的激烈競爭。除了成本方面的競爭,本地公司也面對周邊國家保護主義擡頭的問題。
此外,雖然本地食品制造企業的安全受到認可,但周邊國家的競爭者也不斷提升,削弱了本地企業的競爭力。
珠寶業:
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新加坡金鑽珠寶商會會長何乃全指出,由于當局多年前允許當店也能夠同時售賣新首飾,使得該行業當前面對嚴峻局面。此外,它們也面對培訓好的員工被挖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