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搭乘巴士之前,先透過手機應用叫車,然後才到巴士站等車。類似優步和Grab等私召車的服務將來也可能出現在公共巴士,業者甚至可能使用無人駕駛巴士提供載客服務。陸路交通管理局日前宣布,從2022年起在非繁忙時段,在榜鵝、登加和裕廊創新區試行定時的無人駕駛巴士服務,並且探討試行“隨需而至”(on-demand)的服務,即使用無人駕駛巴士往來地鐵站之間,加強這三個新鎮的銜接性。
陸交局其實已在不久前招標,准備在明年測試“隨需而至”、不按固定路線川行的“動態”巴士服務。
這類服務到底是否可行?真能減低營運成本?無人駕駛技術又具備了怎樣的發展潛能?
非繁忙時段測試“隨需而至”巴士服務
在一個星期三下午約1時許,記者從珊頓道安順路的巴士站搭乘新捷運402號巴士,車上的乘客寥寥無幾。
這輛從珊頓道巴士終站出車、沿著丹戎巴葛和濱海南途經13個車站再回到同個終站的巴士,不到30分鍾的車程總共只載12人。另一輛同樣從珊頓道終站出發、部分路線與402號巴士重疊的400號巴士,乘客量更少,整個車程僅有四人。
這兩條巴士路線是陸路交通管理局初步選定進行“隨需而至”巴士服務測試的路線之一。
所謂“隨需而至”,顧名思義,就是乘客需搭車時才呼叫的“動態”巴士服務。它不按固定路線川行,讓乘客在非繁忙時段使用手機應用,在劃定服務區內的任何巴士站叫車,也可在區內任何車站下車。
應用會尋找最靠近的巴士,不會限定叫車的最低人數。巴士也不一定川行于原有路線,而會根據乘客實時需求規劃最好的路線。
陸交局初步選定了三個地區進行測試,分別是裕群(253、255和257號巴士)、榜鵝北/榜鵝西(84號和382號巴士),以及珊頓道/濱海南(400號和402號巴士)。
陸交局發言人受詢時透露,這七條巴士路線在非繁忙時段(上午11時至下午3時,及晚上8時30分後)的使用率一般低于30%。
這項測試將在一個預設的“地理圍欄”(geo-fencing)範圍內進行,出發點和目的地取決于乘客叫車的情況,巴士所川行的路線也不一定一樣。
當局希望使用動態路線技術,爲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此同時也更善用資源和減低營運成本。
陸交局指出,數據分析和移動科技的進步,讓當局可根據乘客需求而動態劃定公共巴士路線,並透過應用的計算程序(algorithm),爲車上所有乘客規劃最好的路線。
“這麽一來,巴士業者可節省資源,特別是在非繁忙時段,因爲巴士再也無需川行于沒有需求的固定路線。”
明年開始測試 預計最少六個月
有關測試預料明年下半年展開,預計最少六個月。陸交局說:“通過這項測試,我們希望研究乘客對隨需而至巴士服務的反應,有關測試將在非繁忙時段進行,固定路線巴士將繼續運作,以照顧到那些對這類服務較不熟悉的乘客,但巴士川行會較不頻密。”
除了上述巴士路線,陸交局也邀請業者就隨需而至的夜間“動態”巴士服務提出獻議,以取代現有川行固定路線的夜間巴士。
目前全島共有13條夜間巴士服務,包括SMRT提供的七條“午夜巴士”(Night Rider)和新捷運的六條“夜貓巴士”(Night Owl)路線。這些巴士的使用率一般低于25%。
每周有約三天會從珊頓道終站搭乘402號巴士到濱海灣金融中心的呂盈瑩(29歲)相當期待有關測試趕快進行。
她受訪時說:“這條路線的巴士無論什麽時段都沒什麽人搭。要是到車站時剛好錯過了巴士,有時得等上20分鍾,如果可以預先通過應用叫車,會比較方便。”
在濱海南一帶工作的陳姓乘客(67歲,清潔工)則對原有固定路線在非繁忙時段的間隔時間會較長感到關注。“我對應用不熟悉,擔心不會叫車,到頭來只能在車站苦等。”
無人駕駛巴士減少人力依賴
隨著無人駕駛技術日益成熟,有朝一日,無人駕駛巴士也極有可能取代人手操作的傳統巴士,在一些選定路段提供“隨需而至”的巴士服務,以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目前有至少10家公司和研究機構在本地參與無人駕駛車的測試,並計劃最早在明年推出無人駕駛德士,以及從2020年起測試無人駕駛巴士。
南洋理工大學的無人駕駛車測試與研究卓越中心(簡稱CETRAN)已從今年4月起,在潔淨科技園(CleanTech Park)測試小型的無人駕駛巴士。
解決巴士車長不足問題
這款由法國公司Navya制造的無人駕駛冷氣小巴,可載最多15人,預料不久後將川行于潔淨科技園和南大校園之間,測試路段約長1.5公裏。
它裝有環球定位系統(GPS),以及多個激光影像監測器,提高探測與避開障礙物的能力。載客時須有安全技術人員在車上監督,以策安全。
南大也計劃在明年中引進較大型的無人駕駛巴士,並在後年開始“試跑”,最終的目標是要提供“隨需而至”的服務,讓教職員和其他上班族可通過應用呼叫巴士。
CETRAN項目主任德波爾(Niels de Boer)受訪時說:“無人駕駛巴士的最大好處是,可解決巴士車長不足的問題,這是推動無人駕駛車發展的最大動力。”
“舉個例子,每次地鐵發生故障時,得馬上調動車長駕駛巴士提供接駁服務,有了無人駕駛巴士,就沒有這個問題,在運作上也比較靈活。”
他指出:“當局希望長遠能把85%的公共交通車程的時間,縮短到一小時內完成,無人駕駛車有助實現這個目標。”
陸交局日前透露,探討將來在榜鵝、登加(Tengah)和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這三個新鎮,試行“隨需而至”的無人駕駛接駁巴士服務,在東北線、南北與東西線及建造中的湯申—東海岸線之間提供交通連接,加強這些新鎮居民往來地鐵站的“第一及最後一英裏路程”的銜接性。
陸交局說,這類服務對年長者、有幼童的家庭以及行動不便者特別有幫助,他們可在需要搭車時用手機應用呼叫巴士。
此外,實裏達航空園也將推出“隨需而至”的巴士服務。
德波爾指出,“隨需而至”的無人駕駛巴士可與按固定路線和時間行駛的巴士相輔相成,兩者可同時共存,在非繁忙時段輔助傳統巴士的服務。
除了南大,新科工程旗下的新科動力(ST Kinetics)也會對兩輛無人駕駛巴士進行試驗,每輛巴士可容納40人。
海外測試:有些城市失敗
“隨需而至”的巴士服務概念在外國並不新穎,好些城市也准備測試這類服務,但也有些城市試過了卻失敗。
澳大利亞巴士集團Transit Systems與美國需求應對科技公司Bridj合作,准備于本月底在悉尼進行六個月的試驗,提供介于私家車與公共交通之間的服務。
用戶可使用Bridj應用叫車及預訂座位,也可實時追蹤巴士所在位置;應用會根據實時路況規劃路線,並只在車上乘客需下車的地方停站,縮短車程時間。
類似服務也已在美國紐約、芝加哥、波士頓,以及堪薩斯城等推出。
其實,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最先推出這個巴士服務概念,當地政府早在2012年就推出“優步版”的巴士“拼車”服務,讓前往同個方向的乘客共乘一輛小巴。
但由于營運成本太高,赫爾辛基當局在約三年後決定停止服務。
對于這個服務概念在本地是否可行,新躍社科大學高級講師樸炳俊博士說:“這是否真能節省營運成本,仍有待觀察。或許整體的效益不會很顯著,要看當局准備使用多少巴士來提供服務,這會直接影響乘客等車的時間。”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也說:“隨需而至的巴士服務在人口密度不高、公交系統較不發達的地方,比較行得通。新加坡的巴士發包經營模式其實已做得不錯,巴士按實時需求川行載客究竟能帶來多大效益,我持保留態度。”
Grab自行測試探水溫
陸交局的“隨需而至”巴士測試招標已在上月截止,私召車業者Grab受詢時證實參與了競標,它在本月初也自行展開了“隨需而至”的巴士測試,試探水溫。
這項在榜鵝一帶推出的GrabShuttle Plus服務,讓乘客通過應用呼叫巴士往來該市鎮任何兩個車站之間。
有別于Grab之前與政府科技局(GovTech)聯合推出的GrabShuttle服務,GrabShuttle Plus並非川行于固定路線,也不按照編定時間表載客。
用戶只須在應用注明上下車的地點、所需的座位數量,以及搭車時間和日期,可在要用車之前或最多三天前叫車,每趟收費1.20元,巴士運作時間介于早上6時至晚上10時。
Grab目前出動了七輛小巴提供這項服務。不過它受詢時並未透露GrabShuttle Plus推出以來的乘客量。
至于GrabShuttle,推出至今共有130條路線,當中有近40條是應乘客要求而開辟的“衆啓”(crowdstarting)路線,車費介于3元至5元6角之間,視車程距離而定。
這些路線包括從兀蘭、三巴旺前往南洋女子中學和附近的學校,以及從榜鵝前往中央商業區,每條路線只有幾個停靠站,乘客可通過應用選擇路線。
發言人指出,這些新路線讓巴士網絡覆蓋率更廣泛,銜接到交通服務不足的地方如軍營、學校和工業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