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教育部牽頭發布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消息一出,網友們喜大那個普奔呐。
“課外負擔”“校外培訓”,這些字眼仿佛滲透著血和淚,讓探報哥和很多80年代後出生的人一起想起了被“補課”支配的日子。
在人民日報發布《通知》的微博下面,一些網友競相控訴著:
“可憐孩子眼睛也快瞎了,沒有快樂童年!”
“家長血汗錢也沒了,學一堆沒有用的東西!”
“你媽媽買菜用函數嗎?!”
這些說法透著戲谑和歡樂,可見人們“補課”被荼毒之深。
這一次,看來教育部要對“校外培訓機構”下重手了。
《通知》對治理行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包括:
●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爲;
●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挂鈎的行爲;
●堅決查處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爲。
這些舉措能把陪伴著幾代學生一起成長的“補課”規範化嗎?
很多人都在觀望。
因爲大家知道,課外培訓市場是一個多麽龐大的“怪獸”。
媒體曾經報道,僅在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
多少家長和學生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
但是在那些控訴培訓機構“血盆大口”的林林總總之後,
也有人發出天真之問,
既然孩子這麽討厭補課,爲什麽家長還要掏錢讓孩子去補課?
這也是探報哥想搞清楚的問題——
●到底是什麽壓力逼著家長和孩子卷入補習的血盆大口?
●到底讓家長和學生焦慮的是什麽?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采訪了9位家長,聽他們講述對于孩子補課的真正想法。
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他們的職業有的是滴滴司機、縣城裏的家庭主婦,有的是工廠小老板、銀行高管;
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但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都是孩子的家長。
聽完這九個故事,你可能會明白點什麽。
1
她是一名生活在小縣城的家庭主婦、高二孩子的母親,親戚家侄女表演的詩朗誦讓她覺得恐慌——
“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今年過年,一個遠房侄女在我們家年飯上表演的詩朗誦,讓我很是感慨。
我當時想,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女孩爲什麽能夠把這麽長的詩歌背得這麽好?我兒子今年高二,根本背不下來。
我聽完詩歌,就轉過頭來看兒子,他跟我眼神接了一秒後就轉開了,低頭去夾菜。
後來小侄女的爸爸跟我說,說她去年報了四門補習班,語文、英語、數學、詩詞鑒賞。每天放學後會到老師家中補習當天的作業,或者提前上新課,周末上午也要去。我兒子也有補課啊。讀初一的時候,我就給他報了兩個的補習班,一直到他讀完整個初中。
爲這個他常常抱怨說負擔太重,沒有時間做他感興趣的事,母子倆也引發了不少矛盾。
無奈之下,他讀高一的時候我就取消了他的補習班,徹底讓他解放。讓我意外的是,不補課了,他的成績並沒有下滑,而且還在慢慢進步,這對我們這個單親家庭來說,無疑是好消息,每年就可以節約一萬多塊。
可是,到了高一下學期,兒子考試名次開始下滑,高二第一學期的時候成績降得很厲害,甚至滑到了班上20多名。
我知道,他是不進則退。他身邊的同學都在補課,沒有周末,甚至很多還請了一對一的家教。
我不知道是不是沒有堅持補課,讓他的成績下滑,我那時候就感到了很不安,很後悔,不該爲了讓他輕松點,取消他的補習。
高二寒假,我一口氣又給他報了物理、數學、英語、化學四門補習。從那以後,每天早晨都會聽到兒子的抱怨。
即使這樣,我覺得作爲一個母親,我的做法沒有錯,因爲別人都在補,我只能硬著頭皮上。
所以,對我而言,相關部門是否整頓補課市場並不重要。只要有競爭,只要別人都在補課,我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落下的。
2
他是深圳的一名滴滴司機,高二孩子的父親,他女兒補一次課的費用需要他跑50單滴滴才能掙回——
每周三、周五的晚上8點,我會關閉訂單,准時去接上補習班的女兒回家,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一年多了。
在車裏,我會問她今天學了什麽,老師講得怎麽樣,她總會說很累。
我來深圳已經十多年了,女兒目前在深圳市龍崗區一所中學讀高二,在班裏的成績屬于中等。我們從四川轉學過來,怕課堂上無法跟上老師的節奏,從高一就開始補課,目前主要補習物理和化學。
我不知道補課對女兒的學習有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因爲周邊很多同事的孩子都在補習。曾經有同事告訴我,孩子的成績沒有下滑就代表補課有效果,我也不知道這麽說對不對。
每次看到女兒在車上很累的樣子,我就知道,她面臨的壓力很大。因爲她知道,一次兩小時的補習費用需要我跑50單的滴滴才能掙到。但她也從來沒說不補了。
3
他是一名小學教師、初三孩子的父親,他覺得“學校裏的老師故意不教好學生”是對老師的偏見——
一般我講完課,學生們說一句“老師,我懂了”,我會很高興。如果課堂上很悶,講完後學生一頭霧水,我會很喪氣,甚至懷疑自己的水平。
我看到了整治培訓班的新聞,很多人說學校裏的老師上課故意不教好學生,這是“牆外人不懂牆內事”。
其實,大多數老師都會認真對待教學,雖然不能做到無私奉獻,但至少達到了毫無保留,除非這個老師確實能力不行。
我當了10多年的小學老師,以我的從業經曆來看,幾乎很少遇到不負責任的同事。
問題是一名老師的授課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在現有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傳統下,學校不可能做到私人訂制的一對一的教學。
我女兒今年讀初三,在她初二的時候物理學得不好。她告訴我,她對這門學科不感興趣,在征得她的同意後,我爲她報了校外物理補習班。
讓我意外的是,一天補習結束後,她突然問我:“爸爸,你知道萬噸巨輪爲什麽不會沉入水底嗎?”
那時我就意識到,經過幾次的補習後,她雖然分數進步不大,但至少已經慢慢勾起了她對物理的興趣了,因爲她會越來越關心身邊的物理現象。
有需求,才有供給。在市場的推動下,各種校外補習機構應運而生。在我看來,爲了保證良好的秩序,相關部門的對其進行規範和整頓也是必要的。
整頓並不等于“一刀切”,各種補習機構也不應該是學生“負擔”的禍首。盲目跟風的“補習”,恰恰反映出在相對有限的教育資源和單一的考評體系下,激烈競爭環境所帶來的家長焦慮心態。
4
她是事業單位的基層職員,初二女孩的母親,她擔心不讓補課自己的孩子只能讀職高——
我女兒讀的是普通中學,不算好也不算差。她在的也不是重點班,有次考完試她告訴我,考試內容老師沒有講過,但她上重點班的同學又說老師講過了,這樣我就明白了,一定要送她去補習。
說實話我對公立學校的老師不放心,老師沒人監督,課本知識多講一點少講一點,學生不知道,領導也管不了,工資也不會多發少發,我擔心的是老師會不會不盡責。
我女兒現在補的是數學、物理和英語三門課,每年大概要花3萬塊,這筆錢在家裏的開銷不算小了,有一定壓力,但我很樂意花這個錢。如果有錢的話還要補得更多。
她也願意去補課,不補課的話她就在家裏玩手機,看著她無聊,浪費時間,我拿她也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不支持政府整頓校外補課市場。讀書本來就得花錢,補習是你情我願的事。整頓對學生和家長都不利,我擔心整頓之後培訓班要躲著上,培訓機構要逃避政府監管只能藏著掖著,那樣我們要花費的錢更多,對家長和學生都是壞事。
說實話一對一教學的話,再笨的人也會教好。現在這種上大課的方法,很依賴學生的自覺性,自覺性差的人,不補課她肯定跟不上,那只能在升學時被淘汰。我也不明白爲什麽政府不給家長補課,難道是想分流,讓我女兒這種自覺性不好的人去讀職高?
5
她是西北三線城市的一名國企職工、一年級學生的母親,他們家在娃身上的花費占全家收入七成——
除非沒有考試,否則再“減負”都是扯淡。
我們娃參加了跳舞、畫畫和英語班。舞蹈和畫畫是她的愛好,英語是我強加的,不學不行啊。英語學習必須得有語境吧,我們的水平不行,只能去輔導班灌耳音了。
其實哪個家長不心疼娃,光說減輕負擔,你別考試啊。中國人把成績看作第一位,怎麽減輕?
我們這邊本身比南方落後,英語普及沒有那麽好,如果不抓緊,以後娃肯定跟不上了。
畫畫和舞蹈班,我們尊重娃的意見,如果她不想學了,就停下,不過她倒是挺積極的,但英語,不給她商量的機會。
孩子的補課費現在一年不到兩萬,以我們三線城市的收入,夫妻兩人中一方的收入完全花在了娃身上。
另一個人的收入負責日常生活以及外出遊玩等,其實旅遊什麽的,也完全是爲了娃,給她長長見識,可以說,她一個人的支出要占全家收入的70%左右。
6
他是一名自動化工程師,初二學生的父親,他覺得不能讓補習班做“背鍋俠”——
看看周邊國家和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甚至越南,補習文化都很盛行,整個東亞地區“學而優”的傳統思想是根本原因,如果沒有形成另一套真正被大衆接受的教育觀,“補課”現象是無法改變的。
我孩子小學低年級時上過“公文教育”,非應考型,每周兩次,斷斷續續大概上了4年。這是一個日本數學方面的課,能夠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數字感覺,因此堅持了。
這個體系與國內數學是分離的,不産生競爭壓力,而且每次作業和上課時間短,孩子大部分時候都挺願意上的。但到後期涉及到初等代數的時候有了難度,同時社團活動也多,時間實在有些緊張,他就徹底放棄了。
我覺得課外補習視具體情況而定,有能力的話,最好是父母親自指導,這樣最有針對性效果也最好,但如果父母能力不足,補習班就成爲必然選擇。
補習班的宏觀管控不能用城管的辦法,必須用大禹的方法,我覺得現在補習班不是泛濫而是太少。高質量的補習班少,補習班的類型太少。
我認爲學生時代就是要拼搏,人,思想必須開闊、自由,但對知識的學習必須刻苦,這個世界不存在輕輕松松就可以高人一等的方法,中國教育總體而言大方向沒錯,但課程設計、知識結構等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因此其實是需要更多種類的體制外的補充的。
但一種現象必須根絕,就是利用公共教育資源進行的腐敗行爲。課內不講補習班講,擇校與補習班挂鈎等。我覺得如果不針對這個問題而泛泛論補習班問題是很陰險的,其實是讓補習班做“背鍋俠”而將視線從核心矛盾轉移開了。
7
她是一名工廠的小老板、兩個男孩的母親,她覺得家長之間已經形成“必須補課”的氛圍——
給孩子補習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氛圍,國家沒有那麽容易整頓的。一方面是應試教育造成的,考試只有一個標准,家長都擔心孩子被淘汰,就覺得補課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家長自己也很恐慌,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比較多了就想推著孩子走,開小竈。
我家有兩個孩子,大兒子比小兒子大9歲。大兒子現在讀高二,小兒子讀的是二年級。大兒子學習成績不好,課外補習很多,語文、數學、英語,哪科成績差就補哪科。補課還是因爲學習壓力的關系,成績差在學校有壓力,給他補習也是希望他更自信點,免得在學校擡不起頭。他自己倒不情願補,只能逼著。
小兒子讀小學二年級,還沒開始補習,但我會選擇給他上美術和跆拳道的興趣班。小兒子還沒到需要補習的階段,現在我更在意的是怎麽塑造他的性格,鍛煉他的意志。以後要不要補還很難說,可能只是因爲階段沒到,面對升學壓力誰都說不准。
應試教育就是用成績說話。爲什麽幼兒園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到了小學時就分個高低不同?因爲個性被埋沒了。
現在的老師喜歡在微信群和家長溝通,每天把表現好和不好的學生的學號在微信群裏公布,家長也會七嘴八舌的討論,這就會帶來一種比較的氛圍,家長恐慌,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最後就會讓孩子去補習。
8
她是一名銀行高管、四年級學生的母親,她覺得體育鍛煉時間不能被補習占用——
我的孩子沒有參加補習班,我覺得不需要上補習班。
原則上,公立學校的教綱是經過教育局多年研究而設計的,沒必要另外再找補習機構,應該信任學校與老師。
從客觀規律說,所有科目的基礎原理都在課本或基本練習冊內,補習機構老師未必是學科研究員,也沒有水平能逾越現有的教學理論,所以,不需要反複尋找不同的機構學同樣的理論。
小朋友應該勞逸結合,補習班時間太長,占用體育鍛煉時間。有無補習的差異,只是有無提前學;而真正能力的差異,體現在有無長期學習及對“已學部分”的深入掌握,而不是計較目前學的數量及提早學。
對于補習班市場的整治,要視乎整治手段,畢竟補習機構是商業行爲,有買賣方市場。
9
她是資深媒體人、高三孩子的母親,要不要補課這件事她會尊重孩子的意願——
我的孩子在廣州越秀區一家教育水平中上的公立學校讀高三,從初三開始,他都會參加一些校外補習班,目前補習的科目是物理和語文。
要不要補習,補習什麽科目都是他自己決定,我更多的是給他一些建議。他的物理一直在班上第一名,而語文相對薄弱,他選擇了同時補習這兩科。
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授課方法,對不同學生的授課效果也不同。有的課外補習機構的老師,授課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補課確實給他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必然少了許多課余生活,但我尊重他的想法,這也讓他在補習中更有獲得感。
在家庭的日常開支中,補課的花費占到了一定的比重,也是我花在孩子身上最大的一筆開支,尤其是一對一的補習,單科目一年下來會花兩三萬元,給經濟造成了一定壓力。
在我看來,一對一的補習費用高,效果不明顯,商議過後,他轉到了進行“一對多”的小班補習。
希望相關部門對與“招生挂鈎”的補習市場進行規範和整理,平衡教育資源。
探報哥期待有料的夥伴們掃碼進入我們的微信粉絲會,一起來討論當日熱點。如果你有新聞報料,也可以在這裏報料給記者哦!
【記者】朱紅鮮 陳晨 金祖臻
【校對】藍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