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智商、情商的概念我們都接受了,情商裏面還分解出來一個樂商。 樂商是情商的重要重要組成部分。情商包含了喜怒憂思悲恐驚等表現形式。樂商則是喜與思的有機結合,是智力控制下的情感反應,指一個人從任何事情裏都能發現積極、快樂因素的能力。樂商高的人,不但自己快樂,還能把快樂帶給別人,走到哪裏就把快樂帶到哪裏,創造出令人愉悅、有趣的氣氛,並使得周圍的人一起高興。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樂商。
快樂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狀態,更是一種可培養的能力。樂商是快樂能力的一種通俗表達,是積極心理學發展到新階段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具體來說,樂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快樂的感受力,即人感受快樂的阈限值。如有的人只需要很少的外在積極刺激就能變得快樂起來,而另一個人要想達到同樣的快樂水平則需要更多或更強的外在積極刺激,前一個人的快樂感受力就強,而後一個人的快樂感受力就相對較低,這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笑點”相類似。第二,快樂的感染力,即個體自身的快樂能不能影響他人而使他人變得更快樂,這種感染力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從已有研究來看,快樂的感染力與一個人的快樂表達方式有關,表達比較合適,就更容易影響他人,反之則較難影響他人。第三,應對能力,指個體調控消極情緒、擺脫消極事件的影響並從中獲取積極成分或力量的能力。第四,品味能力,指個體對生活中的積極事件進行精細加工,以增強或延長積極情緒體驗的能力。
樂商高的人快樂更多
樂商高的人通常更容易獲得快樂,相比較而言是一個所謂快樂的人,也即快樂會相對更多。從心理學過去的多個研究來看,快樂多了(也即做個快樂的人)會帶來一系列好的結果。
首先,快樂的人更樂觀,因而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對生活滿意度也更高。樂觀是人們生活幸福和對抗抑郁的一個重要品質,如海尼茲(Kathrin Heinitz)等人2018年通過研究證實,樂觀且充滿希望的人主觀幸福感高,且不易得抑郁症。昆(Agota Kun)和高道奈茨(Peter Gadanecz)也在2019年的一項針對教師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及擁有的心理資源與他們的樂觀水平和希望品質有關。加德納(Gwendolyn Gardiner)等人2022年的研究發現,快樂的人更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事件的積極面,更愛微笑,舉止也更愉快。類似地,國內賈林祥、王保健等于2017年以心理韌性爲中介研究樂商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發現借助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可以間接影響研究生的主觀幸福感,認爲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增強需要提高其樂商。2018年,他們在隨後的研究中又發現樂商高的大學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積極面,善于從愉快的事件中體會到積極情緒,也能更快地從挫折和消極事件中恢複狀態,進而對生活現狀的滿意度更高。
其次,快樂的人有更好的社會性發展。居文(Cahit Guven)2011年通過對大約由15000人組成的長期性的德國社會經濟小組研究發現,越快樂的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澤德納(Moshe Zeidner)2020年通過研究發現,在天資聰慧的學生中,那些感受到快樂並爲美好生活做努力的個體更可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巴紮爾恩-赫加茲(Shahrzad Bazargn-Hejazi)等人2021年的研究發現,樂觀、感恩、充滿希望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擁有更多支持性的關系,更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最後,快樂的人身體更健康。身體健康是人一個重要的追求目標,尤其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身體健康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柴(Choy-Lye Chei)等人2018年研究了近5000名超過60歲的新加坡老年人後發現,快樂的老年人壽命更長,身體相對更健康。威爾羅斯(Emliy C. Willroth)等人2020年通過在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也發現,快樂的人身體更健康。
如何有效提高樂商
從社會層面來說,國家可以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公衆提高樂商,通過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引導和鼓勵民衆去關注自身積極力量。當前,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精神心理世界也表現出了更多的關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國家衛生計生委、中組部等22個部門在2017年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要提升公衆心理健康素養,引導公衆培育積極心態、預防不良心態。可見,從心理層面來體現對國民的人文關懷已經是我國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導向。
從學校層面來說,應當將學生獲得幸福生活作爲教育的價值追求,教給他們獲得快樂的能力。首先,學校可以通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積極品質來提高學生的樂商。樂商的內涵與24種積極力量息息相關,如感恩、寬恕、幽默、希望等。大量研究表明,通過培養積極品質、發掘個體優勢可以讓人變得更快樂。薩爾塞斯-庫比羅(Isabel María Salces-Cubero)等人2018年的研究發現,進行感恩和品味的訓練可以提高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赫克倫斯(Johannes Bodo Heekerens)等人2022年在對432名德國成年人進行積極心理幹預後指出,增強個體快樂和感恩的水平,其積極想法也會增多。此外,卡特(Paul J. Carter)等人2016年對小學生開展研究後發現,讓孩子們寫一周日記每天記錄三件積極事件,可以增加幸福感、減輕抑郁症狀。因此,學校應該開設積極心理輔導課程,如給學生安排一個時間段內每周至少2次的感恩日記練習,或讓學生記錄每天的積極事件等。其次,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在學習之余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通過公益活動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快樂。卡哈娜(Eva Kahana)等人2013年的研究發現,志願服務和非正式幫助等利他行爲會讓人開心。再次,學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或課外活動中安排正念冥想的體驗,讓學生學會通過正念冥想進行自我調控,獲得甯靜、明晰和專注,從整體上增加積極情緒,在壓力下從容生活。馬丁-艾倫(Jesse Martin-Allan)等人2021年在研究中指出,正念或慈悲冥想可以增加人的積極情緒,使人感覺更快樂。當然,學校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樂商,也應重視培養教師的樂商。美國教育哲學家諾丁斯(Nel Noddings)認爲,如果要學生在學校裏快樂,他們的老師也應該快樂。教師的幸福感與品味提升了,才能以更快樂的狀態感染和影響學生,給學生做積極樂觀的示範。
從家庭層面來說,父母一方面應該在日常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和學校教育一樣,注重培養孩子的積極品質;另一方面,父母應該處理好夫妻關系與親子關系,與子女平等交流、耐心溝通,讓孩子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感受到親密與融洽。首先,父母應該多和孩子交流,給予孩子愛的陪伴。在孩子小一些的時候可以陪他們遊戲,大一些的時候可以帶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參與戶外活動。其次,父母平時應多用積極鼓勵的言語與孩子對話,不要吝啬肯定,應合理地給出表揚或懲罰,要給予情感上的關愛與支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沈波等人2016年通過研究發現父母的支持可以提高學生在公共活動中的快樂感。貢努爾(Buse Gonul)等人2022年的研究發現,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爲孩子提供更開放的環境來分享他們對事件的看法,從而增加他們好的行爲。再次,夫妻之間應該以身作則,及時妥善處理好情感關系,盡量保證讓孩子在父母有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拉莫斯(Amanda M. Ramos)等人2022年研究後指出,孩子的快樂與父母間的溫暖有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劉迪,作者單位:中國美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圖片:原文配圖)